控梦
心理学概念
已经证实的能力,也被称为“清醒梦”(或“清明梦”)。心理学上将能被意识到是在做梦的情形称为“清醒梦(lucid dream)”,这个概念最早在1968年由哲学家Celia Green在他的《清醒梦》一书提出。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Stephen LaBerge在20世纪80年代第一次用科学研究的方法揭示了清醒梦和快速眼动睡眠(REM)之间的关系。从他的博士论文——清醒梦:睡眠的意识研究开始,在数十年的研究中LaBerge不断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推进对清醒梦的了解,例如如何利用光线线索等来诱发快速眼动睡眠中的清醒梦。还有很多有关清醒梦的研究发表在有关梦和意识的科学期刊上,例如《Dream》和《Journal of dream research》。
诠释
纵使在过去几十年以来它才获得公众的注意,清醒梦并非一个近代的发现:
(1)就有关旧约雅歌5章2节中有否提及到清醒梦一事,就在争议当中;
(2)所知最早有关清醒梦的书面记载在公元五世纪,那是圣奥古斯丁在415年所写的一封信;
(3)早至八世纪,藏传佛教徒就盛行练习一种认为可以在睡梦中保持完全清醒状态瑜伽
(4)据相关史料记载,历史上很多的伟大建筑最初的设想是在梦中完成的。
理论基础
现代科学已经证实“做梦”与大脑皮层密切相关,科学家将人的入睡划分为几个阶段,浅睡眠阶段,深度睡眠阶段和快速眼动睡眠阶段。而人能回忆起的做梦大多发生在快速眼动阶段,也就是异相睡眠阶段。这阶段最奇怪的是眼球不停地左右摆动 ,脑电波状况与清醒时相似,呈低电压快波,这表明神经元递质正在大量传递信息,人正在做梦。这期间意识完全抑制,无意识参与创建形形色色的梦境,倘若神经元递质传递了一个信号:“这是梦”,也就是意识混入了无意识中,骗过了大脑,一起参与创建梦境,则可以达到自由控制想要的梦境的目的。
浅睡眠与“迷迷糊糊”
人在刚刚睡下或将要睡醒时,总会觉得“迷迷糊糊”,感觉自己起床了其实还躺在床上,感觉迷糊了很长时间其实也就几分钟,这表明无意识被意识大量挤压逐渐退居幕后,理性渐渐回归本体,这是浅睡眠阶段一个较为典型的行为特征。在向深睡眠过渡时,意识又将慢慢褪去,一般来说只有全部的理性被压抑,梦才会出现,但偶尔有例外,下面是几个不成熟的意识未完全压制干净的案例(并未进入快速眼动期):
1.迷迷糊糊觉得自己起床了上了厕所,结果因为尿床而惊醒。
2.闹钟响起后起床刷牙吃了饭,正欲出门时听见“滴滴答答”的声音,原来自己没有起床。
这些类似的案例表明人经过某些训练也学能够控制意识出现的时机,在做梦时理智善存
无法绕开的事实
如果浅睡眠期间的迷迷糊糊尚不能证明梦境可控的话,那么下面的这个事实几乎任何质疑“控梦”的人都无法绕开,因为它发生在快速眼动期,是真真正正的无意识造梦阶段:
“我知道这是梦......”
对,只有这一句话。人群中几乎所有人在他一生做过的梦中,总有几个梦他会觉得当时已经知道自己在梦中,这一丝意识“我知道这是梦”确凿无疑地表明即便在无意识地做梦阶段,意识依然可以躲过大脑的审查混进无意识的梦中,但能否在基础上更进一步,让更多的意识混进来尚不得而知。
清明梦与灵魂出窍
清明梦,可不是清明节做的梦,而是“清楚明白的梦”。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做梦的时候“知道自己在做梦”。网络上甚至将清明梦描述成一场真人版的虚拟游戏,自做梦的一刻起便开始逼真的虚拟体验,但是人却清楚地知道自己是在这“一场游戏一场梦”当中,还可不断升级,在梦中飞行、穿墙而过。为了提高清明梦的质量和段位,还提供一系列训练方案:追梦日记,预设的线索,甚至鬼压床特异功能也可促进清明梦的出现。乍看上去,几乎就是现实版的“盗梦空间”,而且无需造梦师和外界设备的帮助,只要多加训练,慢慢便可将“造梦”的技术达到登峰造极。
大家对清明梦的热忱源自对梦捉摸不定的好奇。一直以来,梦境似乎都是生活的一面镜子,却又让人捉摸不定。而“清明梦”尝试控制梦境,让人们感到原来梦也是可以受到意识控制的。更有甚者,认为清明梦是“伪装了的出体现象”,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形式的“灵魂出窍”。有的人可能会问,那么真的有可以被我们自己书写的脚本操纵的“清明梦”吗?“清明梦”真的是“灵魂出窍”了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归根到底,“清明梦”的本质就是“梦”,有的人在经历清明梦时可能会有一种“灵魂”从“肉体”中“脱离”而出的感觉,甚至能够漂浮在空中,看见正躺在床上睡觉的自己的“肉体”,其实那不是你真的身体,是你潜意识创造的身体的幻象。
因此,清明梦与灵魂出窍是否有关系,科学界以及心理学界并没有共识,有一些试验证明人类是有灵魂的,有一些则说实验无法确实证明。
庄子或许是大师
庄子是无为的代表,他的“梦蝴蝶”流传至今:“不知我是蝴蝶还是蝴蝶是我。”,如果用一个字形容庄子,我想再找不到比这个字更能代表庄子的了,那就是“虚”字,虚虚实实,实实虚虚,庄子的逍遥游或许是在梦中,如果按能力划分,也许是造梦级的大师。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05 08:34
目录
概述
诠释
理论基础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