梆子腔系是指传统戏曲声腔系统。以硬木梆子击节为特色而得名。源于明末的西秦腔,是戏曲中最早采用板式变化结构的声腔。西秦腔与各地方言和民间音东结合,逐渐衍变成梆子腔支系,其中历史最早、影响较大的是陕西的同州梆子和山西的蒲州梆子(今蒲剧),之后又有秦腔、汉调桄桄、中路梆子、北路梆子、豫剧、山东梆子 、
河北梆子等 。
基本信息
它以硬木梆子击节,并以不同形制的板胡主奏乐器;调式多为徵调式,唱调为上下句式,多有华彩流畅的花腔乐句为辅;曲调以七声音阶为主,旋法上多跳进,常用闪板,整个音乐风格高亢激越,悲壮粗犷。
梆子腔系的板式,一般剧种均为8种(正板5种:原板、慢板、流水、快流水、紧打慢唱 ;辅板 3 种:倒板、散板、滚板)。河南梆子分得更细,如慢板又包括金钩挂、迎风板、连环扣。秦腔的音阶和调式的特色,在各梆子腔系剧系剧种中较为突出,所有板式(除滚唱外)均有欢音和苦音两种变化,从而丰富了调式色彩。山西的上党梆子则更多地运用了五声音阶及其移宫技法,在北方梆子腔系中别具一格。
主要特点
戏曲声腔系统。以硬木梆子击节为特色而得名。它包括的剧种均以不同形制的板胡为主奏乐器,唱词主要为七字或十字的
上下句对称体式,音乐上采用
板式变化体结构,又有多种华彩流畅的花腔乐句为辅(又称“腔儿”或“嗨嗨”、“采腔”),曲调以七声音阶为主,旋法上多跳进,唱词节奏常用闪板(前半拍休止的节奏型),整个音乐风格有高亢激越、悲壮粗犷等特点。梆子腔在各地流传和衍变中名称不一,有称“桄桄”、“弹戏”的,也曾一度被称作“乱弹”。
流传和衍变
梆子腔源于明代的“西秦腔”,是戏曲最早创用板式变化结构的声腔。西秦腔在各地流传,与当地的方言和民间音乐相结合,又逐渐衍变派生为各地的梆子腔支系,其中历史最早,最有影响的是陕西的
同州梆子和山西的
蒲州梆子(今
蒲剧),它们对梆子腔基本音乐风格的形成和艺术形式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梆子腔的流传和衍变情况:①在发展中保持单声腔剧种的传统。如今陕西的
同州梆子、秦腔、
汉调桄桄;山西的蒲州梆子、中路梆子、北路梆子;河南的豫剧(河南梆子);山东的
山东梆子(曹州梆子)、章丘梆子(山东讴)、本地侌(枣梆);河北的
河北梆子、老调梆子、
武安平调(平调梆子);安徽的淮北梆子等。②在发展过程中已与其他声腔相结合,形成双声腔或多声腔的剧种,如浙江的
绍剧、山东的
莱芜梆子、山西的上党梆子等,已与徽戏或其他声腔合流,但仍保留着浓厚的梆子腔的风格。③在某一剧种中作为一个独立声腔出现,仍有它自己的传统剧目及独立演出形式,如
川剧中的“弹戏”,
滇剧中的丝弦腔。④早与其他声腔合流,尚保留有某些梆子腔的因素。如
皮簧腔系中的西皮腔(有称北路、襄阳腔或梆子的)。不但曲调变化大,主要伴奏乐器也改用了鼓板和胡琴。
异同
如将各梆子剧种的上、下乐句作比较,可以看出它们之间的异同之处。所谓同,主要是调式方面多为徵调式,基本节奏形态及伴奏形式有些相似。所谓异,主要反映在乐句尾部的延伸旋律(拖调行腔),以及旋律线条、过门曲调的不同。
梆子腔尚有叫“腔儿”的华彩乐句,曲折婉转,起伏顿挫,相传有“九板(式)十三腔(儿)”,这些腔儿各剧种多寡不同,名称不一,旋律线条也各异。如秦腔“采腔”、“苦中乐”、“苦腔子”、“三环腔”、“麻鞋底”、软硬“三滴水”、“倒板序”等,
晋剧有“三花腔”、“五花腔”、“走马腔”等,
河北梆子有“十三咳”、“哭相思”、“哭迷子”等,贵州本地梆子原来也有“大坝儿腔”、“七句半”等。
在音阶、调式方面,大部分梆子腔剧种均用七声音阶及徵调式,但也有某些不同之处,如秦腔、同州梆子、蒲剧、
川剧弹戏等有“苦音”、“欢音”之分,而河南、山东、安徽许多梆子剧种则无此区分。河北梆子有“反调”,其他剧种则无。另如山西上党梆子,则不用fa音而出现si音,具有向下方四度临时移宫的特点,而五声音阶本质不变。浙江绍剧的主要曲调〔二凡〕,也有这种特点。
板式,一般梆子剧种均分成八种(正板五种:原板、慢板、流水、快流水、紧打慢唱;辅板三种:倒板、散板、滚板)。河南梆子却分得很细,如慢板还包括“金钩挂”、“迎风板”、“连环扣”,在〔二八板〕中又有“联板”、“狗嘶咬”、“垛子”、“呱哒嘴”(对偶句)等。绍剧的〔二凡〕,全部采用散拍子,只有速度及伴奏形式的差异,它是全国所有剧种中,唯一全部采用散节拍的。
特殊性
河北梆子的慢板分两种,一种称〔小安板〕,用一板三眼,稍慢速度;另一种称〔大安板〕,采用加赠板的八拍子形式,或作双四拍子处理,速度极慢,它的强弱关系是“强、弱、弱、弱,次强、弱、弱、弱”,一般只唱三句,每句均可转入〔小安板〕。如不立即接〔小安板〕,首句的第一句后可接〔十三咳〕,第二句可唱〔哭相思〕,第三句后则一定要接〔小安板〕。这种加赠板的节拍形式,与昆曲的赠板很有相似之处(见
曲牌联套体)。
河南梆子豫东调的唱腔较为高亢、激越、活泼、跳动,调式主音为徵音,旋律多在sol-re音之间展开,俗称为“上五音”,演唱多用二本腔(假声),花腔较多;豫西调的唱腔比较低回、婉转、哀怨、悲壮,调式主音为宫音,旋律多在do-sol音之间展开,俗称为“下五音”,唱法采用“大本腔”(真声),感情上比较朴实。这两大类曲调在长期发展中,已有逐步融合的趋势。
秦腔的音阶、调式的特色,在梆子腔各剧种中甚为突出,所有板式(滚唱除外)均有“欢音”及“苦音”两种变化。两者均为徵调式,苦音的徵调式又含有商调式的因素,或者有“以闰为宫”的移宫,从而丰富了调式的色彩。
山西的上党梆子,在发展过程中,曾与昆曲、卷戏、罗罗、皮簧等声腔合流,以梆子腔为主。但它的梆子腔又与西北、华北地区各梆子剧种不同,更多地运用了五声音阶及其移宫技法,即当出现si音时,作“以变宫为角”的下四度宫调的变换;当出现变徵音时,则有辅助音或色彩音性质,但不用清角音。这种音乐风格与中国古代的五声音阶的变化手法极为相近,与江浙一带的民间音乐的移宫手法,音阶特点也很接近,在北方梆子腔系中别具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