梆剧又叫河南梆剧、淮北梆剧、江苏梆子等,是淮河以北的亳州、淮北、阜阳、宿州、淮南、蚌埠、徐州等地百姓最喜闻乐见的传统戏曲剧种。源于
豫剧四大声腔之一的沙河调。因豫剧旧称
河南梆子,梆剧即豫剧在安徽北部和江苏徐州一带的俗称。
梆剧在音乐和唱腔上与豫剧相同,有慢板、二八板、飞板、流水板等板式。伴奏乐器有打击乐(大锣、小锣、战鼓、梆子、边鼓、钹、镲等)。民间管弦乐(竹笛、板胡、二胡、月琴、唢呐、笙等)。文武场曲牌有几百支之多。行当亦分生、旦、净、末、丑五行,修习“四功”、“五法”。亳县梆剧的传统剧目多达四百多个,主要有:《张羽煮海》、《李天保吊孝》、《洛阳桥》、《柳荫记》、《天门阵》、《大狼山》、《香囊囊》、《陈州放粮》、《穆桂英挂帅》、《西厢记》、《天仙配》等。
安徽省
亳州梆剧团成立于1950年,1956年5月被省委宣传部命名为红旗剧团转为国营。同年剧团创作并排演的《捻军颂》曾代表安徽省晋京演出,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五十余年来,亳州市梆剧团为发展党的文艺事业,活跃群众文化生活,遍涉苏、鲁、皖广大城乡,凭借优良的技艺独特的艺术风格,以优秀的团风、剧风、学风均赢得了观众的好评。先后在华东、安徽省戏曲大赛中荣获大奖37个。1988年亳州梆剧团与亳州二夹弦剧团合二为一。现剧团不单能够演出梆剧,还可以兼演稀有剧种二夹弦。2004年安徽第七届艺术节我团演出“三板正堂”,获得演员奖四个,优秀组织奖一个。2005年亳州梆剧团被
国家人事部、文化部命名为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单位。
淮北梆剧 原称梆子戏、高梆、土梆。1959年,定今名。阜阳、宿县等地梆剧团皆改今称。清嘉庆年间(1796—1820)由河南流入,后亳县(今亳州市)、临泉等地,举办窝(科)班。至上世纪30年代,阜阳等地即有正规的班社40多个。上世纪50年代,阜阳、宿县、淮南、蚌埠等地、市先后建立职业剧团30多个,拥有演职员1600余人。唱腔有慢板、流水、二八、飞板、坠子等十多种。声腔和乐器都是以高亢激昂为其特点。早期男女角色多以真假嗓结合发音,用本嗓唱词,,假嗓行腔。故形成红脸(净角)为剧种的主要行当。表演强调火暴、夸张、特技。如《寇准背靴》中丢靴落肩等。传统剧目约700多出,武戏占一半以上。著名演员,淮北五杰有顾锡轩、关仲翔等,名旦有顾秀荣、马凤兰等。新编和整理的剧目有《范进中举》、《捻军颂》、《刘海戏金蟾》,现代戏有《双赶车》等,1982年拥有20多个职业剧团,在淮北是一个比较大的剧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