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新化、安化,古为“梅山蛮”所居之地,汉代时属益阳、昭陵二县边界的地带。当时,这一带多深山密林、幽谷深涧和山洞,几乎与外界隔绝。相传,这里的居民乃盘瓠(盘瓠即神话传说中帝喾高辛氏的狗,据说为蛮夷的始祖)的后裔。历代史籍对其称谓不尽相同,春秋战国时称“
荆蛮”,汉代称“长沙蛮”,隋代称“莫徭”,唐代称为“梅山蛮”。
“梅山蛮”分为十峒,为首者称为“左甲首领”、“右甲首领”,或“峒主”、“峒长”等。峒民有扶、苏、向、兰、青、赵、卜等姓,还有为逃避战祸迁入梅山定居的外姓,如陈、邹、刘、罗等。
太平兴国元年(976年),北宋太宗在平定南唐之后,派兵进攻梅山,俘斩峒民数千,激起峒民的反抗。次年,梅山峒民在左甲首领扶汉阳率领下,攻打北宋边界。宋太宗令客省使翟守素调潭州兵镇压,俘斩峒民2万,仍未使“梅山蛮”屈服。
宋仁宗开始改变对“梅山蛮”的政策,庆历七年(1047年),潭州知州刘元瑜派人入梅山,招抚峒民四百余人。公元1063年,益阳知县张颉向朝廷建议开拓经营梅山,取消不准峒民耕种与益阳接界之地的禁约。
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湖南转运副使范子奇奏请朝廷,对“梅山蛮”“宜臣属而郡县之”。蔡煜继为湖南转运副使后,又奏请朝廷,主张对“梅山蛮”“使为士民,口授其田,略为贷助,使业其生,建邑置吏,使知有政”。宋神宗采纳臣下的意见,决定对“梅山蛮”实行怀柔政策,派专使进山言和。
熙宁五年(1072年),潭州知州潘夙、湖南转运副使蔡煜等受命和平解决梅山问题。他们又委托武冈县尹郭祥正等,分别与梅山各峒首领磋商,终于取得大部分首领的默许。这年11月(公历1073年1月9日),梅山正式归附北宋中央王朝。
《
宋史·梅山蛮传》记载:“上下梅山峒蛮,地其千里,东接潭(潭州,今
长沙),南接邵(邵州,今邵阳),其西则辰(辰州,今沅陵),其北则鼎(鼎州,今常德),而梅山居其中。”即以今天的新化、安化为中心的洞庭湖以南、南岭山脉以北、湘水与沅水之间成西南——东北走向的资水流域——雪峰山区。土地面积将近5万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