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艳
中央电视台播音员,播音指导,主持人
梁艳,1972年10月16日出生于黑龙江省,籍贯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中国内地新闻播音员,播音指导,主持人。
个人经历
小学就读于山东省烟台市南通路小学、烟台二中;
初中、高中就读于山东省济南市的山东师大附中
1991年-1995年,就读于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
2009年-2010年,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
主要作品
主持节目
综艺节目
出版图书
个人评价
落花无言 人淡如菊 主播梁艳 真诚面对
作为一个新闻节目,多年来收视率仅次于《新闻联播》《新闻30分》以报道社会新闻见长,注重新闻的及时性、视角平民性,力求新闻贴近生活、贴近百姓。在几年的工作实践中,梁艳深刻地认识到,只有以百姓的视角去关注新闻、表现新闻,真诚面对,才能赢得观众的信赖。
播音员是媒体与百姓的纽带,是栏目形象的代言人,其平民视角不仅是栏目对播音员的要求,也是栏目平民视角的体现。尽管梁艳所学专业就是播音,但对一个刚刚走上播音岗位就面对30分钟的直播的年轻播音员来说,既要保证较高的准确性,又要体现平易、快捷、明晰的栏目风格,梁艳内心尚有一定的压力。善于思考又有股倔犟劲的梁艳,很快便找准了自己的定位,把观众当朋友——平等、互敬,吸引人们每天打开电视,像等朋友的出现一样,和朋友聊天,把朋友想知道的和自己想告诉朋友的事,说给大家。这点恰恰也是最难做到的。平时,梁艳注意多听多看,在每条新闻的导语上下功夫,长句变短句,变书面语为口语,甚至在小小的服饰上也力求精益求精,在化妆、发型、服装等方面追求平实、自然,在不变中求变化,让观众常看常新。
梁艳讲过这样一个例子:在她播报的新闻当中有一条导语是这样写的:“今天是学生营养日,一项旨在尽快改善我国中小学生营养状况的跨世纪工程——中国学生奶推广活动,日前在北京、上海、沈阳等城市展开。”此段话虽然说起来很顺口,但却让人感到有些生硬。与编辑反复琢磨和修改,直播时,此段话梁艳是这样说的:“学生营养状况,往大里说,事关整个民族的未来,我们中国人饮食有重口味不重营养的缺点,钙的摄入量普遍缺少。为改变这一状况,北京、上海、沈阳等城市开始了一项中国学生奶推广活动。”看似小小的改动,却大大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
时刻把观众放在首位,就会得到观众的认可和喜爱。有一次,她感冒了,声音有些哑,担心观众会有意见,出乎意料的是,几天后,接到一些观众的来信,有的向她表示关心和问候,有的向她推荐治疗方法,还有寄特效药的,却没有一个表示不满的。看到这些来信,梁艳被深深地感动了,她知道只有更加努力工作,才是对观众最好的回报。 电视也是遗憾的艺术,再精雕细刻,偶尔也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梁艳说,直播就像眼科大夫做手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每天直播完,她都坚持看回放,保留每天播出的导语和串联单,并在上面写下当天的工作总结,多年如一日。
梁艳是个好静的女孩。和许多播音员一样,她的业余生活也是工作的一部分。平时除了上班,便独自在家看书、看电视、听音乐、听广播。她说她特别喜欢看南怀瑾陈染的书,还爱看话剧。她说,一个优秀的播音员除了应具有科研人员缜密的逻辑性,还要有艺术家的灵气。一个优秀的播音员“广义背稿”是伴随其播音事业一生的。平时的日积月累,点点滴滴都能潜移默化地作用到她的工作中。一个充满朝气、充满幻想的女孩,避开繁华、喧嚣的闹市,独自沉浸在寂寞的世界里,智深勇沉、神闲气定,何其潇洒,何其悠闲。
珍爱这份工作如同珍爱生命,梁艳说,她把每天到台里上班不完全看成是工作,而是一种乐趣,一种幸福。因而,每天上班她都是最早一个到单位,下班了也不想马上离去。一个把工作当成乐趣,把观众视为父亲母亲、兄弟姐妹的播音员,剩下的只有真诚面对。
做自己挚爱的播音工作,读自己喜欢的书,用自己的笔和声音去诠释生命的美丽,这是一种如菊花般淡雅、从容、悠然而美丽的人生。品读梁艳,如同品味一首清丽的诗,一杯回味悠长的茶,一朵永不凋零的白菊……
人物活动
2018年4月,参与并主持第二十三次长安街读书会:不忘初心 学习恩来。
参考资料
新闻直播间.央视网.
文化十分.央视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5-04-16 14:14
目录
概述
个人经历
主要作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