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故居
北京故居
梁实秋故居,有位于内务部街39号北京故居,有俊爱方市南鱼山路33号青岛故居,有重庆旧居。梁实秋是著名学者文学家。
纪念人物
梁实秋(1903年—1987年),现代文学评论家、散文家、翻译家,原名梁治华,笔名秋郎等,浙江杭县人。1915年考入清华学校。1921年发表第一篇散文诗《荷水池畔》。1923年赴美留学,留学期间受新人文主义者白壁德影响较深。1926年回国,发表代表性论文《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的趋势》,认为中国新文学应在理性指引下,从普遍的人性出发进行文学创作。1932年到天津编《益世报》副刊《文学周刊》。1934年任北京大学外文系主任。1935年秋创办《自由评论》。抗日战争胜利后回北平任师大英语系教授。1949年到台湾,任台湾大学、台湾师范学院教授。他的散文,旁征博引,左右逢源,融会古今中外的实例和名言轶事而得其自然与熨帖,不炫耀,有真色。文笔机智闪烁,谐趣横生,严肃中见幽默,幽默中见文采。代表作有《雅舍小品》、《看云集》、《秋室杂文》、《槐园梦忆》等,译有《莎士比亚全集》等,主编有《远东英汉大辞典》。
建造特点
内务部街属东城区朝阳门地区,是东四南大街路东从北往南数的第六条胡同。胡同自西向东沟通东四南大街与朝阳门南小街,长700多米。明代,称“勾阑胡同”,“勾阑”亦写作“勾栏”,原意是指戏剧演出场所,后引申为“妓院”的别称。光绪三十二年(1906),清廷改巡警部为民政部,衙署设在此处,遂称“民政部街”;民国时,北洋政府的内务部设在此处,改称“内务部街”;“文化大革命”中一度改称“瑞金路二十条”,后复称“内务部街”。
内务部街39号,旧时的门牌是内务部街20号,在胡同中段北侧,是一座三进四合院,坐北朝南,院门是被称作“如意门”①的屋宇式街门,院门外原有三步台阶,由于胡同内的地面增高,如今只剩半步台阶了。据梁实秋之女梁文茜回忆“梁实秋老宅与傅作义住宅后门正好南北相对,原为内务部街20号,现新门牌改为39号。实际相邻的37号和41号原均系梁家所有。37号是传达室和外客厅,41号是老师周香如住宅,39号是梁氏家族居住。”内务部街37号、39号、41号,旧时的门牌分别为19号、20号、21号,现为三个独立院落,共有房屋63间,建筑面积近1060平方米,大部分为居民住宅,其中39号临街的倒座南房为“内务部社区工作站”用房。
当年内务部街20号的建筑格局大致是由外院、里院、后院等5个院落组成的三进四合院。进入街门,两侧各有4扇绿色屏风门,东侧屏风门内是一个独立小院,且另有门牌,为“内务部街19号(今37号)”,梁家人称其为“外院东院”,有北房、南房各3间。西侧屏风门内有北房3间、耳房1间、南房3间半,梁家人称其为“外院西院”。“外院西院”的西墙为绿色屏风隔断墙,穿过隔断墙的屏风门,又是一个小院,梁家人称其为“西小院”,有北房、南房各两间。外院与里院由“垂花门”②沟通,里院有北房3间,耳房两间,东、西厢房各3间。里院东厢房东侧至院墙之间的庭院与后院相连,形成一个曲尺型的院落,后院只有北房3间,还有水井一口,其余的便是花草树木,相当于一个小花园,是梁宅的清静之处。
出生地
1903年1月6日,梁实秋出生在里院西厢房,待到1948年他离开这个院子时,则主要住在“西小院”,北房是卧室,南屋是书房。梁实秋的客厅是“外院西院”的南房,客厅的南墙上挂着徐悲鸿的“奔马”,上书“哀鸣思战斗送实秋文豪”。
内务部街20号是梁实秋的出生地。对于梁实秋而言,“故居的一枝一叶,一草一木,是那样的引人动情。”梁实秋在故居卧室后面建有一个在当时属于很讲究的卫生间,卫生间的外面有一棵大枣树,品种是北京的特产——郎家园尜尜枣的,枣树至今仍在。1981年,梁实秋的女儿采了一枝挂满青枣的树枝,作为家乡的礼物送给身在台北的梁实秋。引起文人伤感,“青枣一枝传佳话,掀起游魂未了愁”。
梁实秋的祖籍是浙江省杭县(今余杭市),但梁家早已入了北京籍;所以,北京是梁实秋的故乡。梁实秋称北京是他“儿时流连的地方,悠闲享受的所在。”梁实秋怀念全聚德的烧鸭(烤鸭)、六必居的酱菜、玉华台的核桃酪、信远斋的酸梅汤……梁实秋怀念北京的豆汁、灌肠、老豆腐、羊头肉……以致抗战胜利后回到北平的家中,听到胡同里卖羊头肉的吆喝声,已经快入睡的他,还是披上衣服跑到外面买了一包,回来躺在被窝里,品着蘸有椒盐的羊头肉进入梦乡。
眷恋北京
梁实秋眷恋北京,但他还是离开了这座城市,直到客死他乡也没有回来。梁实秋说:“1948年冬,北平吃紧,风雨欲来,我想以避地为佳,仓皇南下,临行留函告之诸友。”
梁实秋是“新月社”③的主要成员,主编过《新月》月刊。在20世纪20年代末期至30年代初期的“关于文学阶级性”的论争中,梁实秋主张文艺是超阶级的,一是反对以功利的眼光看待文学,二是认为文学应该表达亘古不变的人性。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像鲁迅所批评的梁实秋一类人,他们虽然在口头上提出什么文艺是超阶级的,但是他们实际上是主张资产阶级的文艺,反对无产阶级的文艺的。”
为什么毛泽东专门指出“像鲁迅所批评的梁实秋一类人”呢?实在是鲁迅对梁实秋批评的太狠,说他是“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职业比刽子手还更下贱”。其实,梁实秋对鲁迅的批评又何尝不狠呢?!河北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的《回望鲁迅丛书》的《围剿集》,所收录的文章以梁实秋的最多,且冠以“梁实秋等著”。所收录的文章有梁实秋的《论鲁迅先生的“硬译”》、《答鲁迅先生》、《“无产阶级文学”》、《资本家的走狗》、《鲁迅与牛》。
梁实秋在《鲁迅与牛》一文中写道:“鲁迅先生究竟现在是吃哪一家的草,属于哪一个党,我并不知道,也并不想知道。”接着,引用《萌芽》月刊第五号有关批评鲁迅的一段文字:“鲁迅先生……将旧礼教否定了……将国家主义骂了,也将无政府主义,好人政府,改良主义……等劳什子都骂过了,然而偏偏只遗下了一种主义和一种党没有嘲笑过一个字,不但没有嘲笑过,分明的还在从旁支持着它。”引文之后,梁实秋发表评论:“这‘一种主义’大概不是三民主义罢?这‘一种政党’大概不是国民党罢?”这一段文字是耐人寻味的。
须知,那是一个对红军进行疯狂军事围剿的年代,那是一个对共产党人“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个”的年代!
看来,论争的双方都超出了学术范围。不过,就学术而言,在那个特定的年代,也是存在是非曲直的。《〈雅舍小品〉现象——我观梁实秋的散文》的作者陈漱渝的观点是有启迪作用的:
“梁实秋的文艺观与当时那种‘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文艺观,分属于两种截然对立的文艺体系,彼此发生冲突就是完全合乎逻辑的事情,绝不是仅仅出于某一方的‘误解’和‘栽诬’。在那样一种敌人的刺刀对准了我们民族胸膛的血与火的年代,爱国作家究竟是应该‘拿笔杆代枪杆,寓文略于战略’呢,还是应该继续恬淡闲适之中来寻求艺术的人生情趣呢?如果我们谈问题不脱离特定的历史条件,应该是不难作出正确判断的。”
①如意门,是北京四合院采用最普遍的一种宅门形式。
②垂花门,在府邸、宅院建筑群中常作二门,起着联系分隔内宅和外宅的作用。
③新月社,1923年在北京以聚餐会形式形成的文学社团,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梁实秋、闻一多等,1928年3月至1933年6月出版《新月》月刊,形成一种文学流派,被称为“新月派”。
东四是北京东城一个热闹的所在。从东四往南,过了几条胡同,便拐人了一条僻静的小街,名唤“内务部街”。虽说是街,其实宽不过六七米而已。那儿原叫“勾栏胡同”,后来因为清朝内务部设在胡同里,人们改口称之为“内务部街”。街道两旁,一溜灰墙,一色青砖平房,门牌的号码已经改过。不过,很容易就找到了梁实秋先生的故居,如今梁宅大门口挂着白底黑字的“内务部街居民委员会”木牌,当年那儿则挂着“梁治耀律师事务所”的牌子。梁治耀是梁实秋之弟,梁实秋原名梁治明,上小学时改名梁治华,实秋是他的字。 大门依旧。门口那对石狮子还蹲在那里。大约常有孩子骑在上面玩耍,青石表面泛着青光。
据梁文茜(梁实秋的长女)回忆,大门上原有一对铜门环,现已不见踪影,门上的对联“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横匾“积善堂梁”,无从找寻。大门旁开了个小小的个体户饮食店,正在卖油饼。
布局特点
步入大门,里面成了个大杂院,住着十九户人家。虽然院子里搭建了许多小棚屋,但原先的老屋仍在。那是北京典型的四合院民宅,分前院、后院、正院以及左、右跨院,一色平房,院子里铺着青砖。梁家原住北京东城根老君堂,梁实秋的祖父梁芝山在广东做官后,手中有了些钱,返回北京买下这幢有三十多间房屋的老宅——内务部街二十号。一九○三年一月六日(光绪二十八年腊八),梁实秋就出生在这里。
历经风风雨雨,柱子、门、窗脱尽油漆,房子还保持原样,只是几家合住在此院,廊下堆满杂物,十分凌乱。据梁实秋自云:“我生在西厢房,长在西厢房。”他的儿时,是在西厢房内那个大炕上度过的。“这西厢房就是我的窝,夙兴夜寐,没有一个地方比这个窝更为舒适。”——步入晚年的梁实秋,仍念念不忘儿时的“窝”。其实,认真点讲,梁实秋应称作“北京作家”,他是土生土长的老北京。一九五○年那时这儿成了《大公报》的宿舍。后来,《大公报》的职工迁往香港,这儿由房管所接管,分配给一般的居民。在西跨院的南房,是梁实秋当年的书房。据梁文茜告知,那儿原本满墙是大书架,堆叠着许多书,如今已找不到那些书架和书,但她保存着当年书房中所用的铜镇尺、小香炉,后来转送到台北,梁实秋见了旧物,欣喜不已,勾起心中无限的回忆涟漪。
书房对面的北房,是梁实秋的卧室。文茜说,屋里原是一张很大的木床,床上搭着很大的木架子,看上去像间小屋。这样的大床,原是当年江南农村流行的式样,不知怎么会搬入梁府,成了梁实秋的眠床。屋后有棵枣树,迄今仍青枝绿叶。文茜说,那是因为附近有个化粪池,使枣树长得格外茂盛。后来,文茜之妹文蔷从美国西雅图来北京,从这棵枣树上摘下一棵青枣,还带着几片绿叶。文茜把这枣子送到父亲手中,梁实秋抚爱良久,曾写道:“长途携来仍是青绿,并未褪色,浸在水中数日之后才渐渐干萎。这个枣子现在虽然只是一个普通干皱的红枣的样子,却是我惟一的和我故居之物质上的联系。”诚如陶渊明所云:“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历史人文
梁实秋晚年,常常想念北京故居,因为那儿是他的出生地,是他金色童年度过的地方。他曾写道:“想起这栋旧家宅,顺便想起若干儿时事。如今隔了半个多世纪,房子一定是面目全非了,其实人也不复是当年的模样,纵使我能回去探视旧居,恐怕我将认不得房子,而房子恐怕也认不得我了。” 梁教授离世了,未曾实现他的还乡梦。他的故居亦“不复是当年的模样”。人世沧桑,浮沉莫测。倒是那棵枣树历尽千变万化,依然亭亭如盖,依然春华秋实。
西厢房下旧时光
京城东四往南,穿过几条胡同,拐进一条僻静的小街,即“内务部街”。虽说叫街,其实不过是一条胡同,原名“勾栏胡同”,后来因为清朝将内务部设在这里,人们改称为“内务部街”。
街道两旁,一溜灰墙,一色青砖平房。
来到20号院门前,大门已经拆掉,据说准备安装防盗门。门上原来写着对联“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如今已不见踪影。门口放着一对门墩,青石表面泛着青光。步入大门,里面成了个大杂院,住着20来户人家。虽然院子里搭建了许多小棚屋,但原先的老屋仍在,乃是北京典型的四合院民宅。
我来到西厢房,这里已成几家合住之地,历经风风雨雨,柱子、门窗脱尽油漆,廊下堆满杂物,十分凌乱。然而在梁实秋看来,内院的西厢房最亲切,也最温暖。1903年1月6日(旧历的腊八),他就降生在西厢房那条温暖的大炕上。“这西厢房就是我的窝,夙兴夜寐,没有一个地方比这个窝更为舒适。”他依偎在父母身边,在西厢房嬉戏玩耍,度过了一生中最难忘的童年时光。
直到步入晚年,每当想起西厢房,他还禁不住心情激动,老泪纵横:“我生在西厢房,长在西厢房,回忆儿时生活大半在西厢房的那个大炕上。炕上有个被窝垛,由被褥堆垛起来的,十床八床被褥可以堆得很高,我们爬上爬下以为戏,直到把被窝垛压倒连人带被一齐滚落下来然后已。”
绿叶青枣寄深情
在20号院里度过了美好的童年,梁实秋考入了清华学校,逐渐走上了文学道路。旅美归来,梁实秋投入了与鲁迅旷日持久的论战。
1937年北平沦陷,梁实秋逃往昆明,后转重庆。也正是在此期间他写下了脍炙人口的《雅舍小品》。那些文字,读来让人感觉如同在冬日煦暖的阳光下品一杯芬芳的红茶。1949年,梁实秋去了台湾。1974年,老伴程季淑因偶然被梯子砸中头部而去世,相伴48年的恩爱夫妻从此生死两隔。随着韩菁清的出现,梁实秋摆脱了丧妻之痛,他的心情变得明朗起来,然而北京的旧宅始终让梁实秋牵挂。
“想起这栋旧家宅,顺便想起若干儿时事。如今隔了半个多世纪,房子一定是面目全非了,其实人也不复是当年的模样,纵使我能回去探视旧居,恐怕我将认不得房子,而房子恐怕也认不得我了。”据说他晚年曾无数遍地吟咏杜甫的诗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1982年秋,梁实秋的次女梁文蔷得到了一个去北京探亲的机会。归来时,姐姐文茜在内务部街20号故宅的一棵枣树上剪下一束枣枝,交妹妹带给父亲。在台北,文蔷把这一特殊礼品送给梁实秋时,他兴奋得热泪盈眶。他亲切地端详这从生身之地携来的枣枝,见上面还有一个枣子,梁实秋抚爱良久,惆怅地写道:“长途携来仍是青绿,并未褪色,浸在水中数日之后才渐渐干萎。这个枣子现在虽然只是一个普通干皱的红枣的样子,却是我唯一的和我故居之物质上的联系。”
跨海寻梦终难圆
故园让梁实秋魂牵梦绕,一道海峡,却无情地阻挡住了梁实秋的归途。他写道:“人谁不爱自己的家乡?我生在一个四合院里,喝的是水窝子里打出来的甜水,吃的是抻条面煮饽饽,睡的是铺席铺毡子的炕,坐的是骡子套的轿车和人拉的东洋车,穿的是竹布褂,大棉袄、布鞋布袜子,逛的是隆福寺、东安市场、厂甸,游的是公园、太庙、玉泉山,——能说我不是道地的北平人么?”那一腔炽热的真情,即使是铁石心肠的人也难免为之泪下。
1987年,台湾当局宣布允许岛内民众赴祖国大陆探亲,梁实秋心情大快。他离开北京近40年了,这是一个多么漫长的岁月。故园时常在他的梦中,那里有他的亲人,有他的骨肉同胞,有他的同窗学友,有他青年时代许许多多的朋友。
梁实秋希望韩菁清为他回大陆、回北京探亲访友打前站,韩菁清也已收到在祖国大陆的侄子、侄女——哥哥韩德厚子女的信,他们都希望尽快与久别的亲人见一面。尤其是梁实秋,耄耋之年更是思乡深切,他怀念北京内务部街的故居,他回忆小时候在北京喝豆汁儿的情景:“我小时候在夏天喝豆汁儿,是先脱光脊梁,然后才喝,等到汗落再穿上衣服。”他写信给在北京的长女文茜,希望给他带点豆汁去。
然而,“故人故情怀故宴,相望相思不相见。”正当他的夙愿即将实现的时候,11月1日晚11时,他突然感到心脏不适,11月3日8时20分,梁实秋的心脏停止了跳动,带着他未曾实现的还乡梦离世了。
地图信息
参考资料
梁实秋介绍.宁波大学图书馆.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27 10:48
目录
概述
纪念人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