桦树皮制作技艺(鄂温克族桦树皮制作技艺)
内蒙古自治区根河市地方传统技艺
桦树皮制作技艺(鄂温克族桦树皮制作技艺),内蒙古自治区根河市地方传统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历史渊源
桦树皮文化不是单一现象,而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化。从地理分布来看,北纬40℃~70℃的广阔范围,包括了几乎整个北寒温带和部分北寒带,属于桦树,生长的主要地区。这一个地带同时是桦树皮文化的分布区,生活在该地带的,古今中外的很多渔猎民族都拥有桦树皮文化。因此,这一地带被称为“桦树皮文化带”。中国的东北地区、内蒙古北部和新疆北部地区正处在这一文化带上。东北地区属于中国桦树皮文化的核心地带。历史上生活在东北地区的,鲜卑、突厥、室韦、契丹、女真、蒙古、满等少数民族均拥有桦树皮文化。近代以来的赫哲、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等民族则继承和延续着桦树皮文化,并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地改革创新,将之发扬光大。
较早记载使用桦树皮的文献为《隋书》《北史》。《隋书室韦传》载:“又北行千里,至钵室韦,依胡布山而住,人众多北室韦,不知为几部落。用桦皮盖屋,其余同北室韦。”隋唐时期,室韦各部分布在今黑龙江、嫩江和额尔古纳河流域,正是中国桦树皮文化的中心区域。20世纪50年代,生活在这一区域的鄂伦春、鄂温克、赫哲等民族仍在使用桦树皮建造房屋。《通典》《新唐书》《太平御览》《三朝北盟会编》《大金国志》《元朝秘史》《长春真人西游记》《清史稿》等史籍关于突厥人、拔悉蜜人、驳马人、女真人、蒙古人、满族人使用桦树皮的记载俯拾即是,充分说明了古代北方地区桦树皮文化的源远流长。
工艺特征
鄂温克族聚居区有大量的白桦树,桦树皮的防水、抗腐蚀性能非常好,以此制成的器皿轻便、易携带,不易破碎。还装饰有象征吉祥、喜庆、平安、丰收的图案,这些图案大多来源于鄂温克族人的生产、生活之中,动物纹有驯鹿纹、蝴蝶纹、兽角纹等;植物纹有花草;几何纹有山、水、大地等等。装饰技法多以压花、画花、刻花、点刺花和拼贴为主。与其他几个同有桦树皮文化的狩猎民族相比,最具鄂温克族特色的是用桦树皮做的服饰,如桦树皮帽、桦树皮鞋等。
工艺流程
鄂温克族桦树皮制作技艺:
(一)剥取
每年的农历五六月份,桦树皮水分最大,干枝与外皮之间因含有大量水分而形成一定的空隙,树皮柔软湿润,易剥落,是剥取桦树皮的最好季节。剥取的工具和程序都很简单,早期使用薄石片作为工具,后来改用金属制的猎刀。首先选择树干笔直、树面光滑平整、无结疤的树,然后在树干的上下左右各划一刀,划出一个方形或长方形,树皮自然裂开,即可顺势用手将其揭下来。或者在树干上下各划一圈,中间竖向划一刀,即可将整张桦树皮剥落下来。
(二)处理
对于剥落下来的桦树皮要进行精心细致的加工处理。桦树皮刚刚被剥落时,质地柔软,可以直接用来制作物品。如果是保存起来留待以后使用,首先要将树皮表面的硬皮削去,放在平坦处,用物体压住,使之变得平整挺直。制作物品时,将桦树皮翻转过来,用较为光滑的里面作为物品的表面。其次,放置一段时间后,水分被蒸发,树皮变得干脆,制作前,要进行柔软处理。一种方法就是蒸煮,将树皮打成捆(以防止蒸煮时变形),放入盛满清水的锅中,用重物压住树皮,确保树皮完全浸入水中,蒸煮时间约为12小时,水温要保持在100℃左右。将煮好的皮子放在架子,上晾干,留待使用。另一种方法是火烤,使其变软。还有一种比较简单的处理方法,就是将树皮放在水中浸泡,待变软后使用。
(三)制作
不同桦树皮制品的制作方法是不同的,但树皮的裁剪与拼接等工序是相同的。根据制作物品的形状,对桦树皮进行裁剪,然后进行拼接。裁剪需要娴熟的功夫和丰富的经验。裁剪前,要对制作的物品有基本的估量,这样裁剪下的料才能适合尺寸,而不浪费材料。裁剪时,先用剪刀,再用刻刀或刀裁下毛边。裁下来的料有时候还需要进行修整,以使料子表面光滑平整。
拼接主要采用三种方法。一是缝合法。即将桦树皮器不同部位缝合在一起。最初使用骨针、骨锥,后来使用钢针、钢锥。缝合使用的线是用马尾与线麻混合搓成的线,其坚韧不易腐烂。二是折叠法。制作碗、盆等小型器物时,将一张方形桦树皮的四角剪开,四边分别向上折起,对接口用马尾线缝合。这种方法也可归到缝合法中。三是咬合法。在需要对接的桦树皮边沿剪出或刻出榫头和榫眼,两块树皮对接,榫头和榫眼咬合在一起。对于接头和缝隙,以前用松树油或兽油涂塞,后来使用沥青粘缝,然后都要用火烘烤,使之软化,完全堵住缝隙,防止渗水和腐烂断裂。至于各类桦皮器的具体制作方式,上文对个别主要桦皮器的制作方法略有提及,此处不再赘述。
(四)装饰
鄂温克族人桦树皮器的装饰手法主要有压划、剔刻、压印和点刺等,并以压划装饰手法居多。压划装饰手法就是用以兽骨或铁做成的尖状工具在桦树皮器表面进行压制刻划,并在划槽内涂抹各种颜色。剔刻是按照事先绘好的线稿,将多余部分剔除,留下图案部分。压印和点刺技法与其他民族相同。在色彩运用上,鄂温克族人多用红、绿、蓝、黑、白等颜色,少量以油敷彩,具有自己独特的色彩审美意识。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鄂温克族桦树皮制作技艺是珍贵的民族工艺瑰宝,它继承祖先三千多年的优秀传统,成为鄂温克族人的民族文化符号,具有民族学、历史文化和民族手工艺史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
传承人物
吴旭升,男,鄂温克族,内蒙古自治区根河市人,桦树皮制作技艺(鄂温克族桦树皮制作技艺)传承人。 2017年12月28日,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
保护措施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公布,根河市文化馆获得“桦树皮制作技艺(鄂温克族桦树皮制作技艺)”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桦树皮制作技艺(鄂温克族桦树皮制作技艺)项目保护单位根河市文化馆评估合格。
社会影响
社会活动
2003年4月28日,内蒙古自治区鄂温克草原深处的“家庭展览馆”展出鄂温克族用桦树皮制作的盒、桶、碗、盆、箱、挎包等生产生活用品有几十种。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8-28 15:58
目录
概述
历史渊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