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社
表现主义美术团体
桥社(Brücke)是德国表现主义美术第一个社团,1905年成立于德累斯顿。由德累斯顿理工学院建筑专业的学生基希纳埃里希·黑克尔、卡尔·施密特–罗特卢夫、弗里茨·布莱尔发起。这群年轻画家凭着乐观主义的热情和改革社会和艺术的信念,试图建立把生活和创作融合在一起的社团。桥社的画家们早期主要画风景和裸体,用写生直接抒发感情。
概念解释
“桥社”一词的含义是团结所有德国艺术家,共同起来反对腐败的学院派绘画和雕塑,建立一种新的同日耳曼传统有联系的而又充满现代情感和形式的美学,从而在艺术家和切实有力的精神源泉之间建立一座“桥梁”。1906年10月在一家灯具厂的临时陈列馆里举行首次展览。
历史背景
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欧洲现代艺术争辩和意识形态形成、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当时的德国,“表现主义”艺术成为最具代表性的现代艺术形式,甚至被冠以“德国表现主义”的称号。其中,“桥社”作为率先成立的德国表现主义艺术家团体,引领德国表现主义不断突破传统,并推动其发展成为一场更加广泛的艺术革新运动。“桥社”处于发展变革的时代和社会之中,艺术家抱有集结所有怀有相同理念和艺术理念的艺术家的目的,反对法国印象主义,渴望成为德国现代艺术乃至世界现代艺术发展的“桥梁”。在这一目标指引之下,“桥社”艺术家进行了大量的艺术实践活动,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团体和画家个人的艺术主张,最终达到了表现主义的顶峰。
“桥社”一词是由施密特一罗特卢夫从尼采的名著《查拉斯图拉斯如是说》中引用而来,作为一个旨在开辟艺术与生活新途径的艺术社团的名称,其含义是,“联结一切革命和活跃的成分,通向未来。”1905年,桥社发表宣言称:“凡觉得必须表现内心的信念,并是自发而真正诚意的表现者,都是我们中的一员。”1907年,桥社致函诺尔德说:“桥社宗旨之一是是容纳现在孕育中的一切革命因素。”
发展历史
德累斯顿
桥社的创立者是几位来自德累斯顿大学的青年,他们租下了位于德累斯顿工人阶级居住区的柏林人大街上的一处肉店作为画室。从这里,他们开始了一个连续不断、合乎逻辑的创作之旅。他们经常徜徉于德累斯顿国立画廊和铜版画陈列室。卢卡斯·克拉纳赫(Lucas Cranach)、巴塞尔·贝哈姆(Barthel Beham)、阿尔布雷希特·丢勒(Albrecht Dürer))和意大利早期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们的作品,以及赫尔克勒斯·泽赫尔斯(Hercules Seghers)、伦勃朗的素描和蚀刻版画带给他们丰富的精神力量。时任德累斯顿铜版画陈列室馆长的马克斯·莱尔斯是一个有着超前鉴赏力和长远目光的人,他制定了一项购买、展览现代外国版画作品的制度,使一些外国实验艺术家的作品,比如图卢兹-劳特雷克自1900年以来创作的最精彩的彩色石版画,都能在这里看到。这些已脱离了自然主义传统风格的版画作品,对于这些急于从外面的世界窥出点什么的年轻人来说,其作用正像是一座桥梁。
桥社成立前后的德累斯顿,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私人画廊,它们是这些年轻人了解现代艺术的另一个窗口。这些画廊所举办的展览,大多是当时超前于公众欣赏趣味的先锋艺术。比如阿诺尔德画廊(Galerie Arnold),在1905年展出了梵高的作品,1906年展出了乔治﹒修拉(Georges Seurat)、亨利-埃德蒙·克劳斯(Henri-Edmond Cross)、保罗·西涅克(Paul Signac)、埃米尔·博纳尔(Emile Bernard)、莫里斯· 德尼(Maurice Denis)、高更、菲利克斯·瓦洛东(Félix Vallotton)等人的作品。1907年又集中展示了维也纳分离派、艺术家之家(Kuenstlerhaus)及独立艺术家的作品,其中包括桥社艺术家早已通过杂志《春之祭》熟悉的克里姆特、威廉·里斯特(Wilhalm List)、卡尔·莫尔(Carl Moll)等艺术家的作品。此外,萨克森艺术协会(Saechsischer Kunstverein)于1906年举办了蒙克作品展;里希特艺术沙龙(Kunstsalon Richter)于1908年举办了梵高百幅作品回顾展及法国青年艺术家(包括野兽派画家弗拉芒克、凡·冬根(Kees Van Dongen)的作品)联展。这些展览使桥社的年轻人增长了见识,他们从这些画家身上汲取营养,从直觉中寻求灵感,创作出具有强烈表现力的作品。
桥社因其对当代艺术的革命性因素的注意力,吸引了许多有志于探索的画家,高更在阿旺桥的友人阿密特(Cuno Amiet,1868—1961),于1906年在德累斯顿举办展览,受到桥社成员的邀请。同时进入桥社的有诺尔德、佩施坦因(Max Pechstein,1881——1955)、加伦-卡勒拉(Axel Gallen-Kallela,1865—1931),这些画家经常在基希纳的画室举办展览。最后一个参加进来的是奥托·穆列尔(Otto Muller,1874——1930)。正如基希纳在编年史里记录的:德累斯顿富有魅力的景色以及古老的文化,给艺术家们以灵感的源泉。尤其是古代大师克拉纳赫(Lacas Cranach,1472—1553)、伯哈姆(Barthel Beham,1502—1540)以及其他中世纪德国艺术家的作品,给桥社成员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像《潘》这样的杂志,当时也复制了瓦洛东的木刻、蒙克的版画以及劳特累克、西涅克等人的石版画。无论是古代大师还是现代画家,他们对桥社成员的影响都是我们不能忽视的。在共同的作画中,出自民族心理的特征以及对社会现实所抱的责任感,他们放弃了通过一些展览而学到的印象主义和青年风格(Jugendstil)的手法,用粗犷的线条和富于表现性的色彩创造出有力而简明的桥社风格。桥社的宗旨十分明确,用施密特-鲁特路夫给诺尔德的信中的一句话来说: “吸引所有革命的刺激性的因素∶这就是桥社的宗旨。”这不仅是为壮大自己的队伍发出的呼唤,而且也意味着桥社画家渴求艺术的新因素。编年史上谈到第一次桥社展览没有取得多大成功,而1906年的第二次展览,却实实在在地在公众中引起了强烈的震动。人们看到的是美拉尼西亚人的装饰风格—包括德朗和弗拉曼克对黑人面具的收集,粗犷概括的素描以及毫无精雕细琢的大块平涂色彩。为了新的突破,画家们改变形体,并把哥特艺术的类型放进大胆的构图之中,以区别于野兽派的和谐曲线构图。
走向公众
代表画家
基希纳
代表作:《柏林街景》、《市场与红塔》
基希纳是桥社核心人物,他大胆而自信,在绘画上表现出精神的不宁静和痉挛感,他的灵魂源泉主要来自晚期中世纪德国木刻、日本版画、非洲和大洋洲雕塑、蒙克和凡· 高的绘画。他的明亮的颜色和奔放的线条,不局限于小幅作品,而运用于大幅绘画,形式欠缺稳定感,具有一种动势的力量。他从晚期哥特艺术中汲取了—种原始的符号,借以表现自己的心理状态。视体、风景、肖像不是画家的目的.
基希纳通过这些可视现实, 寻找表现内心感情的契机。由于新奇而神秘的语言的运用,他的画给人不安、焦虑、骚动的感觉,这在他的《有模特的自画像》(1907 年)中可以明见。为了表现一种具有社会意义的鄙视和不满情绪、基希纳加强了色彩的不和谐运用、笔触类似一种即兴的书法效果,因此在内在感情的表现上,他比里野兽派画家更猛烈、更激动。不规则而呈锯齿状的形式,是表现内心呐喊的形象符号;阴郁而晦涩的色彩,加强了形式的启发性力量。
卡尔·施密特–鲁特勒夫
代表作品:《月色初生》
鲁特勒夫是桥社成员中颇有活动能力的画家,他的绘画比基希纳的作品更概括,较之赫克尔的绘画更坚实,情感的表现更激烈。画家想用不多的笔触来把握现实对他的震动。用高度简化的形式来表现有力的构图,是施密特-鲁特勒夫的艺术特征。勿庸置疑,后期印象主义画家,如梵高的色彩表现以及表现—象征主义画家蒙克的反映心灵颤动的语言,是施密特-鲁特勒夫的滋养品。在阿尔森与诺尔德
埃里希·黑克尔
代表作:《桌旁的两个男子》、《弗兰德斯的春天》
黑克儿是表现主义者群体中比较克制的一位,在其早期绘画中,便有力地张扬了心理学上的顿悟和抒情的闪光。在他的戏剧性情节中,他擅长刻画人物病态的精神面貌与焦虑的心理状态。
1910年后,他转而更多地表现悲剧性的主题,以同情的态度描绘受苦受难的人。他的油画《桌旁的两个男子》)中,主要人物是两个中年人,他们面对面坐在一起,既像是在静默沉思,又像是在交谈,而透过他们脸上呈现神经质般的表情,可以看出一种拘谨、压抑与莫名的伤感。同时,这种病态特征在赫克尔画中甚至拓展到儿童身上。在他另一幅作品《坐着的小孩》里,用杂乱而纵横交错的笔触刻画出了一个孩子坐于椅子上正在哭喊,而眼睛里却流露出一种恐惧与绝望的神情,从而表现了动荡年代里人们惶恐不安的心理状态。他的另一作品《弗兰德斯的春天》(图34),以独特的表现手法向人们展现出战争的气氛∶画面中的视野从近处宁静的田野一直向远处伸展过去,右边的运河和左边的道路使这种延伸产生一种无尽的幻觉。但是,这种视线又被突然横在前面的树木和房屋所打断,一种错乱、悲凉的气氛应运而出。背景上的天空,厚重的云块,围绕着一圈苍白的光环,画面前部的色彩平静而温和,而越往后,天空越给人紧张的感觉,这种紧张感在明与暗、冷与暖的色彩对比下越发突出。画面上尽管没有一毫战争的场面,但却透露着一股强烈的战争气息。
风格评价
桥社画会从宣布成立到解散一共8年的时间,在此期间,他们为德国的现代绘画以及后来的德国表现主义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们把城市与自然中那种日益变化的炎凉世象,通过变形夸张的手法予以描绘,使得作品中的人物大多带有一种麻木、空虚、郁闷的神态,在纳粹势力的统治下,他们的这种表现被斥为“另类”与“颓废”。但不得不说,正是这所谓的“颓废”艺术,才更使得近现代德国最痛苦、最动荡的年代所带给人们心灵的沉重感觉真实地再现。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8-30 10:35
目录
概述
概念解释
历史背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