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冬,东北某铁路工厂为支援解放战争,接受了抢修松花江铁桥的任务。开始,总工程师看不到群众的力量,对完成任务持怀疑态度。有的工人群众也存在雇佣思想。在这种情况下,厂长主动深入工区,深入群众,启发动员大家为修复大桥出谋献策,集中了大家的智慧和力量。为制造修复铁桥需要的桥座和铆钉,他们先修复了炼钢炉;第一次炼钢失败受挫,工人梁日升又想出了用耐火砖代替白云石的办法,并获成功。此后,工人们又克服一系列困难,造出了桥座和铆钉。为按时完成修复铁桥的任务,铁路工厂的工人们群策群力,响应上级号召,投身修桥工作,终于在松花江解冻之前,将大桥修复。
1947年冬,主持东北电影厂工作的
袁牧之、
陈波儿提出试拍故事片,为此,厂内的主创人员纷纷下部队、农村、工厂体验生活、搜集创作素材。时任东影编剧的于敏来到当时哈尔滨最大的工厂——哈尔滨铁路机车车辆厂。三个多月中,他亲眼见证了获得解放的工人阶级发挥出的劳动积极性,非常感动。在体验生活结束后,依据车辆厂厂长宋金声提供的素材,结合自己的感受,于敏完成了《桥》的初稿。
该片剧组中只有王滨和吕班两人曾从事过电影工作,其他演员没拍过电影,有的人甚至没看过电影。1948年冬天,导演王滨带领摄制组来到哈尔滨铁路机车车辆厂。他要求演员们尽早熟悉生活,吕班与厂长一起上班办公,扮演工人的王家乙、陈强等人到所饰角色的工种岗位上劳动,跟角色的生活原型交朋友,学习他们的思想、作风以及劳动技能。经过二十多天的磨练,演员们不仅学会了生产一线的操作技能,而且从服饰到言行都找到了创作依据。王滨还把剧本一段一段读给工人听,请工人帮助指点和修改。
与此同时,针对多数演员是初次拍电影的情况,王滨用一周时间给全体演员讲剧本,包括剧中每一个人物、每一段剧情,连灯光、摄影、录音等各工种该做什么、怎么做,都一一讲到。然后,他引导演员谈对剧本的理解、分析人物关系,研究人物性格,写角色自传。
该片拍摄时正值解放战争期间,拍摄条件非常简陋。拍外景时,演职员们在机车车辆厂的厂房里搭地铺,王滨等主创人员挤在一节破车厢里,白天当办公室,夜晚当宿舍。由于是缺少照明灯,场面大的戏只能照局部,但仍光线不足,只能用显光棒当照明凑和用。剧组唯一的摄影机是拍无声电影用的,没有取景框,再加上马达坏了,摄影师必须一边通过镜头看画面,一边用手摇马达。
回到东影厂拍内景时,厂房被敌人破坏得很严重,四周还有敌人逃跑前埋下的地雷。剧组人员挤在洗印间的二楼,在澡堂铺木板当床,将周围的几间房改为化妆室、服装室,拍摄用的原材料也自己动手解决。该片中有两场外景戏:一是工人高空作业抢修桥梁;一是大部队过江,后边是断桥,因为没找恰当的外景地,又缺人力,只能在摄影棚内拍。但当时东影没有特技摄影条件,如按实景大小搭景,棚内又容纳不下。后来,美工师想出办法,利用布景设计的缩尺法,在棚内搭制了小型断桥,用风吹雪、放烟雾的办法,拍摄了军队过江的场面。工人抢修断桥的戏,也采用相同办法,降低桥柱高度。
该片在主题、题材方面有了新的开拓,表达了一种可贵的政治感情,在艺术上也树立了一种平易质朴的风格。它的故事来自于生活,电影手法比较古朴,以近似于白描的电影语言来刻画人物,表现生活。这种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处于起步阶段的新中国电影的艺术风貌。在这点上,它具有一定的开创意义。从剪辑上看,影片的开头与高潮部分处理得比较精彩。影片开头,导演以一组短镜头生动有力地展示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这一组生气勃勃的短镜头组接得干净利落。高潮部分的情节安排与镜头组接也很有力,造成了一种急促紧张的气氛。(中国电影家协会研究员、中国影协电影史研部原主任孟犁野评)
该片力图为国产片开创出新的风格和创作道路,这种力求开创了工农兵电影的风格,对处于起步阶段的新中国电影无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影片在展示激烈的解放战争背景和高潮部分抢修桥梁的紧张场景中,较熟练地使用了蒙太奇手法,强化电影的节奏,营造急促紧张的氛围。同时该片也是新中国工人阶级群像的首度塑造和礼赞,对老中青不同年龄阶段、先进与落后不同思想觉悟的工人形象都有不同程度的刻画,但从整体上看,表现手法是比较粗糙的。(上海大学影视艺术系教授
金丹元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