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文
汉语词语
桓文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huán wén,意思是:春秋 五霸中 齐桓公 与 晋文公 的并称。
释义
春秋 五霸中 齐桓公晋文公 的并称。
例句
《孟子·梁惠王上》:“ 仲尼 之徒,无道 桓 文 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
《荀子·议兵》:“故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秦之锐士,不可以当桓文之节制;桓文之节制,不可以敌汤武之仁义;有遇之者,若以焦熬投石焉。”
三国 魏 曹植 《登台赋》:“惟桓文之为盛兮,岂足方乎圣明!”
《三国志·魏志·荀攸传》:“今直刺杀之以谢百姓,然后据殽、函,辅王命,以号令天下,此桓文之举也。”
《三国志·吴志·鲁肃传》:“今汉室倾危,四方云扰,孤承父兄馀业,思有桓文之功。”
《三国志·吴志·鲁肃传》:“今之曹操,犹昔项羽,将军何由得为桓文乎?”
《后汉书·皇甫嵩传》:“上显忠义,下除凶害,此 桓 文 之事也。”
《后汉书·公孙瓒传》:“若大事克捷,罪人斯得,庶续桓文忠诚之效。”
《晋书·文帝纪》:“惠襄之难,桓文以翼戴之劳,犹受锡命之礼,咸用光畴大德,作范于后。”
《晋书·文帝纪》:“令大魏之德,光于唐虞;明公盛勋,超于桓文。”
《周书·文帝纪上》:“西辑氐羌,北抚沙塞,还军长安,匡辅魏室,此桓文举也。”
唐 李白 《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诗:“节制非 桓 文 ,军师拥熊虎。”
宋 邵雍 《天人吟》诗:“羲轩尧舜虽难复,汤武桓文尚可循。”
宋 彭汝砺 《春秋成字韵》诗之一:“秦楚空强力,桓文漫主盟。”
金 赵秉文 《三台怀古》诗:“贪与卯金成舜禹,不知典午笑桓文。”
元 王恽 《九门道中》诗:“睥睨五雄间,霸业几桓文。”
《三国演义》第四四回:“惟桓文之为盛兮,岂足方乎圣明?”
明 江源 《赠同年邵文敬》诗:“譬之桓文师,节制雄五霸。”
明 邵宝 《都昌谒陶桓公祠》诗:“公在国与立,桓文下风斯。”
明 王世贞 《满歌行》:“桓文假仁,乃霸四海。”
明 胡应麟 《挽王元美先生二百四十韵》:“桓文名藉藉,绛灌目睊睊。”
明 魏学洢 《读史杂述》诗之五:“当时生桓文,杨家作伊霍。”
清 叶燮 《原诗》:“若徒窃汉唐之规模,而无桓文之才术,欲自雄于世,此宋襄之一战而败,身死名灭,为天下笑也。”
清 屈大均 《感事》诗之一:“恨绝生降虚百战,桓文事业委东流。”
黄遵宪陆军官学校开校礼成赋呈有栖川炽仁亲王》诗:“桓文节制师,苏张纵横策。”
曾广钧阳朔舟中寄刘谷怀》诗:“桓文霸业埋芳草,景武功臣继将坛。”
杨圻和孝威将军酬罗斯福总统诗》:“兴灭继绝居何等,桓文事业诚区区。”
历史人物
齐桓公
齐桓公(-前643年10月7日),春秋五霸之首,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春秋时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吕氏,名“小白”。
齐桓公是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齐僖公第3子、齐襄公弟,其母为卫国人。在齐僖公长子齐襄公和僖公侄子公孙无知相继死于齐国内乱后,公子小白与公子纠争位成功,即国君位。
齐桓公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齐国逐渐强盛。桓公于前681年在北杏同宋、陈、蔡、邾四国诸侯会见,是为了平定宋国的动乱。后宋国违背盟约,齐桓公以周天子的名义,率几国诸侯伐宋,迫使宋国求和,此即为“九合诸侯”的第一次。前679年,诸侯与齐桓公在甄地盟会,齐桓公从此成为天下诸侯的霸主。另外,齐桓公还灭了谭、遂、鄣等小国。
当时中原华夏诸侯苦于戎狄等游牧部落的攻击,于是齐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九合诸侯,北击山戎,南伐楚国,成为中原第一个霸主,受到周天子赏赐。
齐桓公晚年昏庸,管仲去世后,任用易牙竖刁等小人,最终在内乱中饿死。
晋文公
晋文公(前671年或前697年-前628年),姬姓,名重耳,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前636年至前628年在位,晋献公之子,母亲为狐姬。晋文公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
晋文公初为公子,谦虚而好学,善于结交有才能的人。骊姬之乱时被迫流亡在外十九年,前636年春在秦穆公的支持下回晋杀晋怀公而立。晋文公在位期间任用狐偃先轸赵衰贾佗魏犨等人实行通商宽农、明贤良、赏功劳等政策,作三军六卿,使晋国国力大增。对外联合秦国和齐国伐曹攻卫、救宋服郑,平定周室子带之乱,受到周天子赏赐。前632年于城濮大败楚军,并召集齐、宋等国于践土会盟,成为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开创了晋国长达百年的霸业。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26 15:33
目录
概述
释义
例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