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黄
锈革孔菌科桑黄孔菌属一类真菌的统称
桑黄(学名:Sanghuangporus spp.)是锈革孔菌科、桑黄孔菌属一类真菌的统称。子实体为担子果,均具菌盖,其呈不规则圆形或半圆形,菌盖比菌肉色深,有暗棕色、深褐色至灰黑色,新鲜时为木栓质,成熟衰老后为硬木质。桑黄菌盖相对的孔口表面蛋黄色至深棕色,菌肉同质或异质,厚2-8厘米。孢子卵圆形或近球形,淡黄色至暗黄色,壁厚明显,形状光滑。分布于中国、韩国、日本和缅甸。通常散生在喜光的山区,生长于较低温环境。
真菌学史
古籍记载
桑黄的药用记载最早源自两千多年前中国最早的中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的“桑耳”。《神农本草经》是累积秦汉以来诸多人之集体论述,因此该书中对于桑耳的说法可能混合了桑黄和木耳,或其他真菌(吴声华 2012)。桑黄这个名称最早出自唐初甄权所著的《药性论》,其主要功效为治疗妇科疾病。该功效也见于唐朝所颁布全世界最早的官方编修药典《新修本草》。明朝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也记载桑黄疗效。《本草纲目》把桑黄列于“菜部”,并说明菌质硬者为“臣”、“黄”,菌质软者为“鸡”、“娥”或“莪”、“鹅”。故桑黄的“黄”或指颜色或指质地,其中“桑臣”和“桑黄菰”可能为桑黄,但“桑耳”、“树鸡”、“树鹅”和“桑鹅”等可能是木耳类(吴声华 2012;包海鹰等2013,2017)。
日本及朝鲜半岛也有桑黄分布,两百多年前日本江户时代即把产于长崎县男女群岛之女岛,以及伊豆群岛之八丈岛桑树所长出的桑黄蕈当成汉方药。当地日本人把桑黄称为“Meshimakobu”(meshima指女岛,kobu指瘤),即女岛桑树上生长的黄色瘤状物真菌。朝鲜的古代医书《乡药集成方》和《东医宝鉴》均称桑黄如灵丹妙药。韩国人称桑黄为“sanghuang”,和中文的发音类似。台湾山区民众则称桑黄为“桑仔菇”(吴声华 2012)。
桑黄长期以来存在种类认知的争议,是药用真菌中少见的。原因是这类黄黑褐色、硬质的大型多孔菌种类颇多,且不易从外观来鉴别种类。邓叔群将桑黄定名为针裂蹄,拉丁学名Phellinus linteus (Berk.&M.A.Curtis)。有关桑黄的认定尚有争议,因此现阶段生产栽培的桑黄是多个种的统称,其中涵盖鲍氏针层孔菌(Phellinus baumii)、火木针层孔菌(Phellinus igniarius)和裂蹄针层孔菌(Phellinus linteus)等,属于针层孔菌属(Phellinus Quel)。吴声华通过形态学比较及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核糖序列的测定与比对,认定中国记载的桑黄是分布于中国、日本、韩国的物种Inonotus sanghuang,其野外仅存在桑属(Morus)的树干上。其团队根据桑黄类群及其核糖体DNA大亚基(LSUrDNA)和ITS序列测序分析的分子生物学结果及形态学特征,对桑黄类群进行了重新归类,建立桑黄孔菌属并命名Sanghuangporus Sheng H. Wu,L. W. Zhou & Y. C. Da,模式种为桑树桑黄(Sanghuangporus sanghuang Sheng H.Wu,L. W. Zhou & Y. C. Dai),因此,按照Zhou等对桑黄分类地位的成果,桑黄是隶属于真菌界(Fungi)、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伞菌纲(Agaricomy-cetes)、锈革孔菌目(Hymenochaetales)、锈革孔菌科(Hymenochaetaceae)、桑黄孔菌属(Sanghuangporus)的一类真菌的统称。
有学者试图从中国古籍的记载进行种类考证,如包海鹰等(2013,2017)进行了深入、详尽的考证,根据历代本草文献所记载桑黄的特点,进行了生境、形态特征和药用功效等方面的分析比较,认为古代本草文献所记载的中药桑黄种类,最符合粗毛纤孔菌(Inonotus hispidus (Bull.) P. Karst.)。然而,中国多本古籍的桑黄记载历经两千年,对于桑黄生境、形态特征和药用功效的说法出自历代许多不同的人,他们所讲述的桑黄并非单一种类,而是包含许多外观类似的不同真菌种类。古代没有显微镜可观察显微特征,也没有DNA鉴定技术,没有能力把这些桑黄相似种类区分明白。民众在野外见到的外观类似桑黄的种类,依据现代真菌分类学,它们可能属于Fomitiporia、Fulvifomes、Fuscoporia、Inocutis、Inonotus、Phellinus、Phylloporia、Porodaedalea、Sanghuangporus、Tropicoporus等相当多不同属的成员(Dai 2010)。可见这些相似种类鉴定不易,更遑论古人。因此,古籍中对桑黄的记载是不同人对于不同种类的各说各话,无法作为桑黄种类分类研究的依据。
粗毛纤孔菌在欧洲各国普遍分布,在中亚及中国西北及华北地区,以及北非和北美洲亦有分布。其子实体由生殖菌丝组成,质地相对较松软,且为一年生。虽然在桑树有发现,更多是生长在其他类别的阔叶树树种,例如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 Rupr.)和核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 Maxim.)上等,对寄主树种的专一性不强。然而,多数的桑黄相似种类,子实体除了有生殖菌丝,还有骨骼菌丝,因此质地坚硬,为多年生。粗毛纤孔菌在野生药用菌行业中经营者不多,价格不高。
现代研究
桑黄的故事在中国源远流传两千年,然而,桑黄在中华文化长流中却是若有似无般,始终不是中药的主流。现代桑黄引发的研究与兴起则是近半世纪的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由于美国向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掷原子弹后,导致当地癌症病例增加,但战后发现长崎女岛居民的健康情况明显好于其他地方,其主要原因是服用了岛上桑树生长的桑黄,1968年日本学者发表了桑黄的抗肿瘤研究功效,发现桑黄具有明显的抑制肿瘤的效果(Ikekawa et al. 1968;Shibata et al. 1968)。
日本首先以现代科技发现桑黄神奇的抗癌效果,后来韩国也加大了对桑黄的研究和开发,并于20世纪90年代将桑黄菌丝体列为抗肿瘤辅助药品。日本承认桑黄为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中国台湾也认可桑黄菌丝体为可食用真菌。桑黄在中华文化中流传两千多年,其有效性及安全性却是近数十年来在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得到认可,并得以合法商业生产与销售。反而在中国大陆,桑黄仍停留在野生农产品的经营方式。近几年随着中国各地普遍栽培杨黄子实体,几个省区开始进行中药饮片的申报,试图在产业形式上有所突破。
桑黄名称在中国流传了近两千年,且后期在日本和韩国流传和使用,但学术界对桑黄种类的认识和拉丁学名使用模糊。虽然从古代文献的记载中很难说明桑黄是哪个物种,但从东亚千百年来的民间使用经验以及日本学者在上世纪60年代的研究,可以判断桑黄为生长在桑树上、质地较硬、背面黑褐色、腹面黄色的一种多孔菌。中国高等真菌的现代研究开始于邓叔群先生在1939年发表的《中国高等真菌》(Teng 1939),2010年戴玉成发表了中国锈革菌科研究(Dai 2010)。在2012年前,没有任何学术记载及标本馆标本记录显示中国境内有长在桑树上的桑黄真菌。在本世纪初,中国大陆与中国台湾相关分类专家们共同的想法,仍认为桑黄可能是一些外观相似的种类,认为可能并非存在真正的单一桑黄种类。
根据日本学者Ito(1955)的说法,100多年前在日本即以Fomes yucatanensis (Murrill) Sacc. & D. Sacc.或F. rimosus (Berk.) Cooke作为桑黄的拉丁学名。Imazeki(1943)把Fomes yucatanensis改名为Phellinus yucatanensis (Murrill) Imazeki。Teng(1939)把P. yucatanensis处理为Phellinus linteus (Berk. & M.A. Curtis) Teng的同义名,因此日、韩学者曾经有半世纪多采用Phellinus linteus(裂蹄木层孔菌)作为桑黄的学名,Dai & Xu(1998)的研究发现P. linteus分布于中美洲,不产于东亚地区,当时他们认为中、日、韩所产的桑黄应该是Phellinus baumii Pilát(暴马桑黄),之后韩国Lim等人(2003)认同了这个结论,并在以后的10多年间P. linteus或P. baumii被普遍当作桑黄的学名。但顾名思义,暴马桑黄仅生长在东亚地区的暴马丁香树上而不生长在桑树上。
Teng(1939)首次报道Phellinus linteus在中国的分布,在多个省区的许多种阔叶树上有发现,但没有提到桑树,也没有提到这个种与药用菌桑黄有何关联。刘波在1974年出版的《中国药用真菌》一书中把桑黄的拉丁名称列为Phellinus igniarius (L.) Quél.。因此上世纪不少中国学者把火木层孔菌P. igniarius当做桑黄。后来刘波在1978年第二版的《中国药用真菌》中虽然把桑黄的拉丁名称依然列为P. igniarius,但也参考了日本学者对桑黄种类的研究,在附注中说明桑黄真正的拉丁名称应该是Pyropolyporus yucatanensis Murrill(即Phellinus linteus)(Liu 1978)。广义的火木层孔菌是一个复合种,截至2020年知道有15种,在中国有10种(Zhou et al. 2016b),长在许多种类的阔叶树,但没有报道长在桑树上。火木层孔菌在中国的野生药用菌中不特別受到重视,经营者不多。
由于真正的桑黄种类仍未清楚,吴声华邀请世界诸多多孔菌分类专家,对可能涉及的桑黄种类的标本材料进行了形态和系统发育研究(Wu et al. 2012),发现真正的桑黄是一个以前未描述的种类,为一个新种,命名为Inonotus sanghuang Sheng H. Wu,T. Hatt. & Y.C. Dai,该种主要分布于中国、日本、韩国和缅甸等,且只生长在桑属Morus活立木上。这项研究证实了中国确实有野生正宗桑树桑黄的分布,也验证了2000年来中国药用真菌桑黄医药传奇的真实性(吴声华 2012)。
真正的桑黄种类如此晚才被学术界发现与确认,是因为野生桑树桑黄数量少,过去数十年来中国学者又没有和使用桑树桑黄的山区民众接触和交流。韩国学者在2000年初进行桑黄种类研究(Kim et al. 2001;Jeong et al. 2005),其研究材料包括了真正的桑树桑黄,但他们仅做了分子数据分析,没有进行形态特征差异与寄主树种的关系分析。此外,他们的系统分析研究使用的相关种类太少,把桑树桑黄与杨树桑黄当成了同一种。
韩国是桑黄研究大国,在桑黄新种、新属发表之后,韩国学者Han等人(2016)承认韩国的药用真菌桑黄的拉丁学名是Sanghuangporus sanghuang,而非过去长期使用的Phellinus linteus。最近韩国学者Han等人(2018)发表了桑黄线粒体全基因组,也将S. sanghuang定为桑黄正式学名。在桑黄新种、新属相继发表后,日本及韩国学者均接受桑黄的学名是S. sanghuang,无人提出质疑。因此,藉由分类学研究厘清了桑黄相似种类间的区别,再根据日、韩学者过去的桑黄研究材料基原种类分析,以及桑黄相似种类间功效高下比较结果,加以日、韩学者的承认,可以确认真正的桑黄种类就是桑树桑黄:Sanghuangporus sanghuang。
桑黄过去长期列为木层孔菌属(Phellinus Quél.)的种类,而2012年桑黄被以新种发表时被认为是纤孔菌属(Inonotus P. Karst)的种类,这是因为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桑黄及其相近种类与纤孔菌属近缘。但纤孔菌属为一系菌丝系统,即子实体全部为生殖菌丝,故质地较软;木层孔菌属为二系菌丝系统,子实体由生殖菌丝和骨骼菌丝组成,故质地坚硬。然而,桑黄及其相近种类也为二系菌丝系统,因此其质地坚硬,故早期的分类研究依据形态特征将桑黄及相近种类列为木层孔菌属。
虽然桑黄及相近种类与纤孔菌属近缘,但在系统发育中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分支(Wagner & Fischer 2002),而形态特征与纤孔菌属不同(桑黄为二系菌丝,纤孔菌为一系菌丝),因此桑黄及相近种类可能为一独立的属。Zhou等人(2016年)收集了更多的锈革孔菌科种类,进行了多基因片段分析,该研究结果证实了桑黄及相近种类既不属于纤孔菌属,也不属于木层孔菌属,而是一个新属,并建立了桑黄孔菌属(Sanghuangporus Sheng H. Wu,L.W. Zhou & Y.C. Dai),桑黄的拉丁名称也组合为Sanghuangporus sanghuang (Sheng H. Wu,T. Hatt. & Y.C. Dai) Sheng H. Wu,L.W. Zhou & Y.C. Dai。过去认为和桑黄近缘的I. linteus(日本和韩国学者过去误以为I. linteus是桑黄)等种类也不属于纤孔菌属和木层孔菌属,也为一个新属,命名为热带孔菌属(Tropicoporus L.W. Zhou,Y.C. Dai & Sheng H. Wu)。桑黄孔菌属和热带孔菌属种类通常与其寄主树木之间具有专化性,例如暴马桑黄(S. baumii (Pilát) L.W. Zhou & Y.C. Dai)长在丁香属(Syringa),小孔忍冬桑黄(S. lonicericola (Parmasto) L.W. Zhou & Y.C. Dai)长在忍冬属(Lonicera),大孔忍冬桑黄(S. lonicerinus (Bondartsev) Sheng H. Wu,L.W. Zhou & Y.C. Dai)也长在忍冬属,桑树桑黄(S. sanghuang Sheng H. Wu,L. W. Zhou & Y. C. Dai)长在桑属(Morus),杨树桑黄(S. vaninii (Ljub.) L.W. Zhou & Y.C. Dai)长在杨属(Populus),锦带花桑黄(S. weigelae (T. Hatt. & Sheng H. Wu) Sheng H. Wu,L.W. Zhou & Y.C. Dai)长在锦带花属(Weigela)。截至2019年,世界范围内桑黄孔菌属有14种(Wu et al. 2019),其中长在桑树的只有桑树桑黄一种。
形态特征
桑黄子实体为担子果,均具菌盖,其呈不规则圆形或半圆形,菌盖菌肉色深,有暗棕色、深褐色至灰黑色,新鲜时为木栓质,成熟衰老后为硬木质,菌盖长径3-21厘米,短径2-12厘米。桑黄菌盖相对的孔口表面蛋黄色至深棕色,菌肉同质或异质,厚2-8厘米。孢子卵圆形或近球形,淡黄色至暗黄色,壁厚明显,形状光滑。
近种区别
桑树桑黄以外的各种仿桑黄种类一般在市面上称为杂树黄。在中、日、韩等国市场上销售最普遍的仿桑黄是野生或栽培杨树桑黄(简称杨黄),该菌生长在山杨(Populus davidiana Dode)活立木或倒木上,主要分布在东北亚地区,野生年产量约有十几吨,大概是桑树桑黄两倍。杨黄的简易识别特征是子实体背面边缘有一明显黄色宽带,质量较桑树桑黄轻,质地也比较软。野生桑树桑黄的价格约是野生杨树桑黄的8-12倍。暴马桑黄也分布在东北亚,通常长在暴马丁香树活立木上,该种的野生数量较多。暴马桑黄的特征是子实体略呈贝壳型,孔口面凹陷且褐色,而桑树桑黄和杨黄的子实体的孔口面通常为黄色。野生暴马桑黄的市价较野生杨树桑黄更低。大孔忍冬桑黄和小孔忍冬桑黄都生长在忍冬活立木上,孔口面也比桑树桑黄颜色更深,这两种也有少量野生子实体出售。大孔忍冬桑黄分布在中亚地区,而小孔忍冬桑黄分布在中国东北及西伯利亚远东地区,其子实体孔口是桑黄孔菌属中最小的。锦带花桑黄在中国分布地区较广,长在锦带花树活立木树上或基部,子实体通常平伏反转,孔口面浅褐色,目前市场也有少量出售。高山桑黄的外观也很像桑黄,但边缘较锐。上述提及的几种仿桑黄种类,子实体几乎不会像桑树桑黄可以长到1千克(甚至5千克)以上。
还有一种子实体外观与桑树桑黄很像的仿桑黄,孔面颜色较桑树桑黄略深一些,也可以长得相当大型,可达到1千克以上。该种由于长在紫油木(又称清香木)树干,民间称之为紫油黄或清香黄。不同的紫油黄子实体外观亦有差异,有些跟桑黄非常相像。紫油黄虽然具有与桑树桑黄非常像的外观,却不是桑黄孔菌属的种类,而是黄层孔菌属(Fulvifomes)中发表的一个物种。紫油黄与桑树桑黄最主要的差别是子实层无刚毛。野生紫油黄的产量较桑树桑黄多。
经验丰富的专家对于具有典型外观的野生桑树桑黄子实体可以从外观鉴定种类,但是不典型的野生桑树桑黄子实体的肉眼鉴定存在相当的难度。一些仿桑黄种类的子实体如果外观长的像桑树桑黄,也是可以乱真。
产地生境
真正的桑黄在野外只生长在桑属(Morus)活立木树干上,根据凭证标本的寄主记录、采集者的说明以及发表的文献,可以归纳出野生桑黄主要生长在鸡桑(Morus australis Poir.)这个树种上。鸡桑与其他桑树的不同在于叶片有时呈掌裂状。但依据日本的文献以及近几年在中国浙江、四川、云南、陝西等地发现桑黄也生长在家桑(主要是Morus alba L.)上。鸡桑广泛分布在中国、东北亚和南亚。调查表明已经在中国西藏、四川、云南、湖北、湖南、江西、浙江、山东、山西、河南、甘肃、陕西、吉林和台湾等地发现野生桑黄。韩国、日本和缅甸也发现了野生桑树桑黄。野生桑黄的分布与鸡桑的分布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可以推测印度、不丹、尼泊尔等南亚地区也可能有野生桑黄,因为鸡桑在这些国家有分布。桑属中其他的种类也可能生长野生桑黄,有待今后的研究确认(吴声华等人,2016)。
野生桑黄虽然分布广泛,通常散生在喜光的山区,故产量并不多。桑黄生长于较低温环境,在中国华南通常生长在中海拔山区,不生长在极低温的高山或高温的平原;在中国华北通常生长在低海拔丘陵,不生长在高海拔的山区;在中国台湾桑黄通常生长在海拔约1000米左右的山区,产量很少。在日本野生桑黄主要分布在中部及南部地区,然而目前日本的野生桑黄也很难找到。
栽培技术
桑树桑黄还很难栽培,该种生长于活桑树上,虽然桑树桑黄对于桑树生长有一定的危害,但两者可以共同生活多年,甚至100年,一旦桑树死了,生长其上的桑黄失去特定养分条件的支持而无法维持生存。因此,由段木或袋料培养桑黄子实体比较困难。接种桑黄菌种于活桑树上长出子实体,理论上可行,技术的突破只是早晚的问题。最容易栽培出子实体的是杨黄,以袋料栽培长出子实体较快,但子实体外观较不完整且质地较软。段木栽培的子实体生长缓慢,外观接近野生的子实体。中、日、韩皆有栽培杨黄子实体,市面上所谓的栽培桑黄子实体,大都是杨黄,并非桑树桑黄。过去由于学者对桑黄和杨黄种类认识模糊,普通人更是无法辨别,杨黄成功栽培后,得到了广泛推广。栽培杨黄子实体不必然需要杨树的段木或木料,许多阔叶树种皆可作为栽培材料。截至2019年,北方常用壳斗科的柞树、南方常用桑枝作为杨黄的栽培材料,主要是这些树种来源充足且成本较低。野生杨黄主要生长在中国东北山区,生长温度低。北方适合以段木栽培多年生杨黄子实体。南方较高温,并非杨黄的适宜生长环境,用段木栽培多年期生长的子实体较不宜,比较适合以袋料方式生产一年生长期以内的杨黄子实体。
固体培养是杨树桑黄菌种保存、筛选以及育种工作中重要的一环。杨树桑黄固体培养可以从菌丝或孢子开始,杨树桑黄与大多数食药用菌的差别是生长缓慢。杨树桑黄菌丝在固体培养基中生长时呈现毯状或放线状,杨树桑黄菌初生菌丝白色,然后逐渐变成淡黄色,杨树桑黄菌丝铺满整个培养基,衰老时培养皿中央生的菌丝黄褐色,相对年轻的边缘淡黄色。由于生产单位引种差异,栽培过程中菌种变异等原因,杨树桑黄菌丝的固体培养条件会有所差异。固体培养菌丝体,一般采用葡萄糖作为碳源,蛋白胨、牛肉膏作为氮源。发现培养基的成分与比例与品种关系较大,需要仔细对比,筛选出适合自己生产用种的条件。固体培养菌丝适宜生长温度28~32℃,没有报道变温培养对杨树桑黄菌丝生长发育影响的报告,整合培养过程需黑暗避光培养。
杨树桑黄液体培养主要用作生产种的培养,直接用液体菌丝作为原料进行加工与销售的还处于研发阶段。但是液体培养筒便、可控、规模化是当前药用真菌研究及应用的重要方向。在杨树桑黄液体发酵时,可以使用调节pH、装液量、接种量等方法优化杨树桑黄液体发酵培养条件。在杨树桑黄的液体培养过程中,调节发酵液的pH值和监控pH值控制发酵进程以及判断发酵终点的方法在生产种应用较多。当然也有很多研究以杨树桑黄的次生产物判断与调节液体发酵条件。一些研究表明玉米粉是杨树桑黄液体发酵培养基最合适的碳源,氮源采用酵母膏;或者加入桑叶或桑枝的水提物刺激以提高杨树桑黄菌菌丝体的生物量。但是我们认为液体发酵作为生产用种时,更应该考虑的是接种后杨树桑黄菌丝在发菌过程中的生长速度、强壮性以及污染情况。液体发酵培养基调整为pH6.5,装液量为三角瓶的1/3,培养温度控制在26~28℃,摇床转速设为150~200转/分钟的条件较为适宜。杨树桑黄的规模化生产已初步成功,利用连续进料不间断发酵的技术越来越多的投入生产应用中。
杨树桑黄人工子实体栽培在日本和韩国研究较早。在韩国,企业采用室外遮阴棚木段栽培杨树桑黄取得成功,杨树桑黄的人工栽培研究在日本也取得成功,并进行了产业化生产。中国国内杨树桑黄的栽植基本上有2种模式,一种是椴木栽植,选取桑树、栎树等杂木分段、消毒、接种、发菌最后到出菇。木段长度在20~30厘米,直径多为15~20厘米以上。一种是人工袋料栽培,配方以桑树木屑为主,木屑含量达到70~80%,配以稻壳或棉籽壳,加入玉米粉或麦麸,适当加入一定量蔗糖和石灰等,含水量很重要,要严格控制在60~65%。也有报道在人工袋料中加入豆粕,还有研究加入腐熟的鸡粪等,报道中添加的种类很多。杨树桑黄菌在菌棒发菌阶段应控制温度在26~28℃,置于黑暗条件下进行培养。一般在发菌室内采用恒温培养,35~45天菌丝即可长满菌袋。大约再过10~15天菌丝由白色和淡黄色转变成暗黄色时,杨树桑黄培养袋在部分区域呈现瘤状凸起,当室外温度超过20℃,就可以转移到出菇室进行培养。
杨树桑黄子实体的栽培设施主要为塑料大棚,大棚一般采用食用菌大棚专用的散射光薄膜,又称为绿白膜,能够起到降温与遮阳的目的。在菌棒入棚后可以在菌袋中上部以月牙形环割。杨树桑黄属于喜温型真菌,大棚内控制出菇温度25~30℃。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有利于出菇生长。研究和生产实践表明,可以通过灌溉的方法调节土壤湿度在50~60%,通过喷淋的方法调节空气湿度达90%左右。湿度过大容易造成棚膜滴水,并滋生杂菌,大棚湿度一般控制在90~95%为宜。杨树桑黄子实体形成和生长要刺激,白本合出菇大棚的需求,也就是光照强度1000勒克斯左右。杨树桑黄的生长需要呼吸,通风是子实体形成的重要环节,在高温季节,创造通风的环境也利于降低温度,有研究表明有意识增大白天与夜间的温差,有利于杨树桑黄生长。杨树桑黄大棚的通风要因地制宜,遇到风雨天气等特殊情况还应具体分析。当然现代化温室可以通过多种手段如采用喷雾降温或强力通风扇的换气的方式进行通风与降温。
下级分类
参考资料:
主要价值
桑黄在传统中医药中主要用于治疗盗汗、痢疾、血淋、脱肛泻血、脐腹涩痛、闭经、带下、脾虚泄泻等。桑黄含有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氨基酸、多糖、三萜、黄酮类、酚类等营养活性物质,具有增强免疫、抗炎、抗流感、抗氧化等药理作用。
保护现状
由于日、韩野生桑黄日渐稀少,因地缘接近,20年前(截至2019年)日、韩学者到中国东北地区寻找野生桑黄,后来因为日、韩能够栽培桑黄(其实是杨黄),后来不来中国找野生桑黄了。然而,这几位早期受托寻找桑树桑黄者,多年来仍在持续收集及销售野生桑黄。2012年桑树桑黄新种发布后,桑黄在中国的知名度逐年提高,也带动桑黄采集活络,从早期中国年采收约1-2吨,前几年3-5吨,这几年每年采集量达到5吨以上。野生桑黄在西藏南部及东南部产量较多,云南、四川、湖南、湖北、陕西山区也有些产量,河南、甘肃、浙江最近也零星采获。野生桑黄在中国经过多年的采收后,产量逐年减少,较大型的子实体需要10年以上长成,中国老产区的野生桑黄子实体多为较小型的。5年前在缅甸发现大量野生桑黄,因此近5年来(截至2019年)在中国营销的野生桑树桑黄,约5成是来自缅甸。桑黄新发现的产区才能采到大型的子实体。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09 09:15
目录
概述
真菌学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