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树断梢病是由
杯盘菌属真菌引起的、发生在
桑的病害。桑椹成熟期,在新梢基部2-3厘米的皮层上,病初呈点斑,再变为块斑,后发展成为周斑,病斑内的木质部及皮层大部分坏死,失去输导作用,整个病斑干腐,向内凹陷,遇风吹雨打,采叶挪动时从凹陷处脆断,吊挂树上,枝垂叶枯。
桑断梢病病原为杯盘菌属(学名:Ciboria sp.)真菌,属
子囊菌亚门、盘菌纲、柔膜菌目、核盘菌科。与桑小粒性菌核病菌(学名:Ciboria carunculoides (Siegl. et Jenk.) Whetz. et Wolf)的形态相似。病原菌的菌丝灰白色,有隔膜和分枝,在病椹内形成菌核。菌核黑色,不规则多面体,颗粒状,大小为4.5×3.5毫米。子囊盘在3-4月份,由菌核萌发产生,杯状或盘状,赤褐色,柄部长,平均长度14.8毫米,
子囊盘直径平均为5.56毫米。子实层外露,由平行而整齐排列的子囊和侧丝组成。侧丝为丝条状,无隔,长113微米,宽2.5微米,上端有分枝。子囊为棒状,灰白色,大小119.49微米×12.99微米,内有8个子囊孢子。
子囊孢子无色透明,长椭圆形,大小为42.5微米×6.5微米。
桑树断梢病主要发生在桑树春发新梢(枝)基部2-3厘米处,当桑椹感染桑椹小粒型菌核病,果柄逐渐变成黑褐色时,靠近果柄的新梢基部皮层病原菌由内向外侵染,逐渐在外部呈现黑色斑点,再变为块斑,渐渐扩展为周斑,斑长约1-4厘米,淡灰褐色,表皮纵裂。感病桑果菌核初形成时,剖开新梢皮层,其韧皮部与木质部表面均变为黄褐色。发病轻的新梢,病斑处产生愈伤组织,呈灰褐色龟裂状的疖瘤,枝梢继续生长,对桑叶产量和质量影响不大。发病重的新梢(枝),病斑干腐向内凹陷,病斑的木质部及皮层大部分纤维组织坏死,失去输导作用,韧度减退,遇风雨天气、采叶触动或在自然重力的作用下,枝条极易折断,少部分病枝直接断离树体,但大多数枝条断后仍有少量木质部和树体相连,倒挂树上,桑叶仍能保持一定时间的绿色,但最终整枝桑叶枯死,严重影响桑产叶量。
病原菌侵入桑雌花,引起初次侵染,产生白椹(病椹)。当白桑果掉落于树冠下土表,果腐烂后,仅留下黑色颗粒状菌核。每个白椹内,有数粒小粒菌核,以菌核在土壤表面越冬。次年2月下旬或3月初,越冬菌核开始萌发,初成杆状,再膨大成球状,然后开展成杯、盘状。一颗菌核可抽出子囊盘1-2个,最多可达11个。桑树开花期,子囊盘发射子囊孢子侵染雌花。一般每日中午发射,每个子囊盘可发射子囊孢子10天左右。子囊孢子随气流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