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坡村
河南省焦作市孟州市南庄镇下辖村
桑坡村,河南省焦作市孟州市南庄镇下辖村,位于河南省焦作市孟州市城东8千米处,地理位置为东经112°52′,北纬35°54′,东西长1500米,南北宽1300米,距黄河四千米。面积32平方公里,耕地863亩。全村共有13个村民小组,5307人,全部信仰伊斯兰教,是孟州市最大的回族聚居村。主要语言为河南方言以及回族语言。
历史沿革
唐代至清代,桑坡村曾分别隶属河阳、孟州、孟县,至于村落建制却少有文字记载及口头传述。
民国初年,桑坡分东桑坡、西桑坡,各设村公所,下设五个甲。
1951年,桑坡村下设五个小组。
1953年,桑坡村政府改为乡政府,下设三个社。
1955年,桑坡为农庄大社。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桑坡改为营,下设连、班。
1959年,桑坡改为桑坡大队。
1961年,桑坡改为四个大队。
1963年,桑坡四个大队合并为桑坡大队,下辖15个生产队。
1966年,桑坡大队改为团结大队,下辖15个生产小队。
1968年,成立桑坡革命委员会,下设13个革命小组。
1980年,包产到户,桑坡改为大队管理委员会,下设13个生产小组。
1983年,废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制,改为乡村制。乡设乡政府,村设居民委员会,下设居民小组。桑坡村改名为桑坡村民委员会,下设13个村民小组,沿用至今。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桑坡村位于河南省焦作市孟州市南庄镇,地理位置为东经112°52′,北纬35°54′,东西长1500米,南北宽1300米,南经化工村;距黄河四千米,北邻谢庄、驸马庄,西邻田寺村,东与南庄接壤;蟒河贴村南流过,村北有省道新(乡)孟(州)公路贯穿东西,西上二广高速,东连京广澳高速。
气候
桑坡村气候四季分明,春暖夏热,秋凉冬寒,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6.4℃,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1.1℃,极端天气最高气温为44℃,最低气温-12℃,气温每年从8月1日逐渐下降,从2月下旬起逐渐回升。年均无霜期210天,适合一年两熟制的各种农作物生长。这里春季干旱升温快,夏季炎热雨充沛,秋季气爽日照长,冬季干冷少雨雪,旱涝灾害时有发生。
经济社会
人口
2010年,1446户6003人。
2011年,1474户6131人。
2012年,1498户6232人。
2013年,1524户6348人。
桑坡村是河南省焦作市孟州市境内仅有的纯回族村庄。
经济
20世纪60年代初期,桑坡开始发展小规模社队企业,实行“以农为本、以工补农”的政策。最初,由县统战部贾明智主导,由桑坡15个生产小队各派一名青年(女性居多),在已关闭的清真上寺北院办起了“养兔场”,养引进的安哥拉长毛兔,编制柳条筐、皮带。1965年桑坡大队办起了小型的皮毛企业——兔毛厂,专门生产儿童帽沿用的风毛,当年盈利2000多元。1969年,桑坡建立了第一个大规模的集体企业——桑坡皮毛厂,其后,又先后建起了砖瓦厂、机械厂、造纸厂、面粉厂等。“以农为本,以副补农”的经济结构开始向“以工为主,以农为辅”的经济结构过度,并为改革开放后私营皮毛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桑坡村皮毛加工历史悠久,素有“皮毛之都”的美誉,是亚洲最大的羊剪绒加工基地和集款地。产品主要是鞋里、汽车靠背、坐垫、地毯、羊剪绒系列和皮革服装系列,远销美国、日本、俄罗斯、韩国、瑞典,香港等19个国家和地区。桑坡村坚持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农旅、商旅、文旅”三旅结合,“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为指导,聚焦特色产业,围绕“电子商务+特色小镇”,遵循产业上“特而强”、机制上“新而活”、功能上“聚而合”、形态上“精而美”的特色小镇建设思路,打造融合皮毛产品线上线下销售、特色文化旅游、社区功能化等为一体的创新创业发展集聚区。至2000年,有生产加工生皮的各类企业120余家,其中年产值超过1000万元的5家,超500万元的12家,中外合资13家,有自营进出口权的17家,省级注册7家,焦作市级注册18家。除此之外,还有个体加工户200多家。从业人数达1万人以上,固定资产6000万元,流动资产17000万元。孟州市于2020年9月份全面启动桑坡·记忆特色小镇建设,依托该村现有资源,总投资20亿元,规划建设面积0.6平方千米。
桑坡村2000年产值4.5亿元,销售收入4.3亿元,出口创汇2300万美元,实现利润3400万元,上缴税金607.5万元,全村人均收入6000元,桑坡村的皮毛业已成为孟州市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
教育
1949年新中国成立,桑坡村校舍初设在小坡口丁殿先家院内,只成初级班,学生百余人。
1953年,在桑坡原校址上宣布成立了“桑坡回民完全小学校”,对旧房舍进行修补、改造并新建了东房和南房。是时,校舍50间,学生300人。
1958年,整风反右,教师中有的被化成右派。同年秋天,蟒河及猪龙河同发大水。濮水从南寨门冲入,学校全部被淹。
1962年,村里将校舍进行修缮,学生才返回原校。
1971年,桑坡村领导决定,把学校迁移至村北上坡,在桑坡上寺对面,处于桑坡中心地带的郭家坟上新建桑坡学校。新建的桑坡学校占地25亩,东部为操场,西部为教室和教师用房及其它校舍,计52间,开设12个班,教师22名,学生数百人。
1982年,村里筹资52万元加固了东楼,在学校的南边新盖了一栋钢筋水泥结构的两层新教学楼,计38间。
1986年,桑坡学校又累计投资百万元购置一大批教学器材,充实了实验室设施。当时学校设初中三个班,小学10个班,学前班两个班,有教师28名,学生600余人。
1987年7月20日,河南省教育委员会授予桑坡学校集资办学“发展教育,振兴中华先进单位”。并勒石鼓励。
在此后的几年间,随着桑坡经济的腾飞和人口的递增,桑坡村又发动企业集资百万元,在校园新盖北楼三层和临街西楼四层,建筑面积总计2765平方米。为与时代同步,让孩子从小就学会操作计算机,1996年又投资25万元购置计算机45台,建机房和多媒体室,基本满足了桑坡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需要。
2007年4月,国家整顿中小学教育,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对全省中小学进行合理撇并,重新规划布局,“桑坡回民完全小学校”改名为“孟州市国民中心学校”。
2009年,由孟州教育局牵头并拨款100万元,桑坡村筹资730万元,对桑坡学校进行重新统一规划,彻底改造,拆除了北楼和南楼(东楼已拆除),仅留下西楼(临街楼),为扩大校园活动空间面积,新建的北楼与东楼,楼址后移至学校的东北部边界。新建标准化教学楼及宿舍楼四栋,计200间,其中实验室、教学仪器室14间。扩建后,校园占地11478平方米,教学楼建筑6078平方米,体育场占地5400平方米(含投资的240万的塑胶跑道与灯光球场),校园建设于2013年竣工。
桑坡学校现有教职工50名,在编教师35人(其中11人为桑坡籍),返聘教师10名,设小学、初中19个班,在校学生800多名。学校有收录机、投影机、扩大器、彩色电视机等各种教学仪器及远程教育设备,实验室内仪器设备应有尽有。设电教室、微机室、实验室(物理、化学、生物)、仪器室、图书阅览室。教师休息室内设有卫生间,样样俱全,一个标准化、现代化的学校已基本形成。
农业
桑坡村的农田分村北与村南地,村北地土质松软,还有几眼老井;村南地靠蟒河水浇灌,滩地基本为早地。水浇地亩产小麦两百余斤,旱地亩产百余斤。桑坡农作物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兼种豆类及其它谷物杂粮,蔬菜有胡萝卜、白萝卜、茄子、豆角、黄瓜、西红柿之类。
主要景点
清真老寺
桑坡清真老寺于清代崇德年间创建,初期是在白閁南大路北建的是简易房舍。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秋,阴雨连绵,致多数房舍倒塌。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老寺移至白閁街路南重建。首建大殿、卷棚、沐浴室,继建南北讲堂及寺窑、大门楼,计房三十八间。白金龙阿訇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赴麦加朝觐,回来后任老寺教长,并为老寺重建执事阿訇,协同白明道社首,监督重建工程。由于建寺最早,在桑坡有“首坊”之称。1968年老寺在“文革”中被关闭,直到1979年下半年,老寺才成为桑坡村第一座开放的清真寺。20世纪80年代末,老寺开始重建。厉经百年的日晒雨淋,原建寺窑墙体发生裂痕,局部已经倒塌。丁望元阿訇与社首白丙祥协商决定,将寺窑拆除,在原址上重新扩建。先建南讲堂五间两层、沐浴室七间,又建寺窑(原三间)扩至五间,寺窑高30米。大殿卷棚(原五间)各扩建至七间,临街楼房十二间两层,继建东对厅七间两层。至此寺院房舍六十间,于1996年全面竣工。寺院建筑是钢筋水泥与砖木结构相结合的中国古典宫殿建筑。屋顶铺红绿琉璃瓦。老寺事先购置盖房用架排工具和宴席桌凳餐具,租供给村民使用,一年收入以供寺需,在桑坡开“以寺养寺”的先河。老寺占地7.5亩,现有坊民650人。
清真上寺
桑坡清真上寺,也称丁大寺,始建于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原址在西寨外下坡地带,是普通房舍。由于黄河泛滥,洪水把寺院冲垮,于清道光元年(1821年)寺院迁至上坡北寨门内路西,故丁大寺后称上寺。丁大寺于清嘉庆二十三年(1819年)重建竣工。据村里老人回忆,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以前桑坡仍有汉族人居住,后来为扩建上寺,将当时汉族人搬走后留下的“牛王庙”拆除,将其砖石木材用以扩建上寺使用,故有“拆牛王,建天堂”的传说。时寺院建房56间,星中轴状,中间通道,两边南北讲堂对称均等。院落东西走向,西端大殿卷棚、寺窑,一应俱全。寺院建造仿古建筑飞檐挑兽、灰墙绿瓦。寺院布局严谨,寺内藏有各色珍晶与精致瓷器。每逢圣纪节成有大型活动必将其摆出展览,屏上花、鸟、字、画,皆出于名人之手。这一寺院建筑群,及寺藏稀世珍晶,于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被张伯华率匪群十八支队放火焚烧,化为一片灰烬。解放以后,上寺坊民虽家境拮据但仍虔诚捐资,同心协力,在废墟上重建了上寺。受财力所限虽寺内房舍及设施齐全,但其气势远不及原貌。该寺在1958年宗教改革时,一度被关闭,文革中被大队占用,1980年落实民族宗教政策后重新开放。1986年至1994年,先后建大殿七间,卷棚七间,沐浴室6间,南北讲堂14间,1995年又建临街楼房三层计21间(含寺正大门一间)。1997年又扩建寺窑至五间,窑高30米,寺窑高高耸起与老寺寺窑遥相呼应,成为桑坡的两大亮点。现寺院房舍计60余间。桑坡上寺占地8亩,现有坊民2130人。
上寺坊老女寺
桑坡上寺坊老女寺建于清光绪年间,原建系土坯墙房舍,虽几经维修,但因年久,房顶木朽瓦破、土坯受潮、硝碱肩蚀。于1999年春季拆除重建。新建西房大殿六间两层,上层高4米系通间,东房六间,北房两间为女阿訇住室,余四间为沐浴室。大殿及所有房舍均铺小青瓦房顶。整个小寺院,设计紧凑,地面利用率高。
上寺坊新女寺
桑坡上寺坊新女寺,又称寨里新女寺,紧靠上寺北边由上寺拔地二亩。新建寺院东西长中间有隔墙,分前后院。后院建大殿五间,北房九间在内院(阿訇住三间,寺侍夫住一间)。前院北房五间,临街房两层,楼上四间,楼下三间出租,寺门走廊占一间。临街房砖混结构,房顶琉璃瓦,飞檐挑角。建寺窑五间,窑高20余米,分三层,两层五间通间,可供250人礼拜。新女寺于1996年春季动工,当年竣工。
西大寺
桑坡西大寺,原称桑坡西寺,创建在桑坡村西头、马岗南大路路北。清道光四年(1824年)西寺被洪水淹塌,于道光五年(1825年)搬至桑坡杨庄。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又在原大殿后增建大殿五间,建有大殿、卷棚、沐浴室、门房计39间。寺院坐西向东,中间影路两边沐浴室、讲堂、阿訇海里凡住室。院东大门五间,大门外有八字影壁墙。大殿内南北墙上有水墨画。卷棚前四根立柱,上书:“修己克已安分守己,行几件天理事情多福多寿;忍人让人切莫害人,存一点公道心肠积子积孙”。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西寺大门及北讲堂被张伯华匪军及十八支队烧毁,仅剩大殿、卷棚及沐浴房。解放后,西寺经过维修,坊民仍在这里进行正常的宗教活动。1958年,宗教改革,西寺被迫关闭,桑坡学校被洪水淹没,随之西寺被学校占用。1969年,西寺又被当时大队办皮毛厂占用,直至1982年皮厂搬出,西寺重新被坊民启用。随着坊民人口的增加,寺院不能满足坊民宗教活动的需要,再加上寺院年久失修,许多房舍破旧漏雨,亟待整修。随着改革开放桑坡经济的发展,桑坡西寺坊民与村委协商,决定将西寺搬迁至桑坡八家庄路西的开阔地。2003年破土动工,耗资800余万元,一座具有阿拉伯建筑风格的寺院拔地而起,于2005年竣工。由于规模大,故名西大寺,西大寺占地12750平方米,建筑面积9756平方米,其中大殿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10米高的楼顶上有四项造型。钟楼高48米。大殿内可容納2000余人礼拜。北楼两层,每层12间,为教长室及教室,西边餐厅6间。南楼两层,每层12间,楼下为沐浴室,楼上有大型餐厅,供村内红、白事宴席用。西边4间为洗殓室及卫生间。临街楼三层,每层19间,正大门占3间,其余出租使用。桑坡西大寺占地19.1亩,现有坊民1500人。
桑坡西女寺
桑坡西女寺,也称马岗女寺,建于清光绪年间,原在村西头马岗街南头坡下路东,有大殿5间,水房5间,讲堂及阿訇住室各3间。文革中被生产队占用,以致破烂不堪。1995年在西大寺南邻新建西女寺。西女寺现有大殿5间,北讲堂及阿訇住室6间,水房4间,南大门及仓库6间(均两层),计房21间,全部钢筋水泥结构,设计新颖,寬敞明亮,于2003年5月竣工。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桑坡村是孟州市最古老的村落之一,村名桑家坡因姓氏而来。明《怀庆府志》记载,村名来自五代时期后晋(936年~947年)宰相桑维汉葬在村北清风岭阳坡上,因北高南低,自然成坡,故取村名桑家坡,简称桑坡,所以说桑坡之名由来已久。
历史事件
后晋开运三年(946年),张彦泽派人杀死桑维翰。桑维翰死年49岁,葬于河阳桑家坡。
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桑坡部分居民迁往豫南新野横提铺、太康及晋北等地。
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桑坡汉族居民全部迁出。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黄河泛滥,桑坡下坡地带大部分房舍被水淹塌,是年,桑坡人口锐减。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农历4月17日,伪县长张伯华与李振翰、任生荣率部血洗桑坡,烧杀掠抢,制造了震惊中原的“桑坡惨案”。同年,萧德珍、艾敬之携王静斋阿訇写的状纸,赴重庆告状。同年,孟县发生历史上早见的旱灾与蝗灾,庄稼绝收,天灾人祸,桑坡人大量逃亡,饿死人口百余,村里仅剩不到200户,人口不足900人。
1949年新中国成立,桑坡农会分四个小组,领导村里的分房舍、分土地运动。同年,桑坡党支部成立。
1965年,在桑坡上寺办起养兔场、编织厂,并成立了桑坡兔毛厂,为桑坡副业第一次创收。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桑坡所有清真寺被关停。
1998年8月,《北京经济报》刊登《探访中国网络第一村》介绍桑坡。同年10月,《河南日报》刊登桑坡为《出口创汇第一村》。
2000年,孟州市皮毛商会在桑坡民族文化宫挂牌成立。
2008年5月8日,中国皮革协会与市政府举行共建“环境友好型毛皮基地中国皮毛之都——孟州桑坡”签约仪式。
文化活动
解放初期,桑坡村每年都组织武术队参加县里举办的春节文艺表演活动。
1993年,村委投资30多万元建有线电视:开设党的政策宜传及政务公开专栏“远程教育课”,播放有教育意义的电视片。随着传媒技术的逐渐完善,又办起了“中国,桑坡”网站,对外宣传桑坡,释放正能量。
2011年,郑州穆斯林书画院到西大寺举行阿拉伯文书法艺术展,展期三天。
2012年,洛阳穆斯林书画院到桑坡上寺举办书画展,书画家们现场作画,做文化交流。
风俗习惯
伊斯兰教义规定,凡理智健全的青年穆斯林,均有结婚的义务,并规定了严格的离婚程序。男女双方婚姻自主,反对强制、买卖和包办婚姻。主张男女在婚姻关系建立后送聘礼,但反对彩礼。穆斯林也可以娶外教女子,但结婚前必须改信伊斯兰教。
新生婴儿出生后,即请阿訇给婴儿起“经名”(即列圣及圣贤女的名字)由阿訇念唤礼词后,向婴儿右耳吹,再由阿訇念成拜词后,向左耳吹,然后接“嘟啊”为新生儿祝福,起经名毕。第三天,即有近亲前来探望。第九天是隆重的庆贺日子,众亲朋好友、邻居,皆送礼物及现金表示祝贺,事主也备糕点、糖果及花生等以回礼,还要摆桌,设宴招待。
不准吃猪肉、自死动物肉及血液;不准吃有鱼名无鱼型的水产晶;不准喝酒及吸食麻醉品;不准披麻戴孝;不准放高利货;不准诽谤他人;不准虐待老弱、妇女、儿童;不准穿奇装异服,妇女穿着不得裸露;斋月里没贺斋的人,不准在大街上吃喝;不准自杀等等。
民族团结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桑坡村的经济靠传统的皮毛加工重迅速发展起来了。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往和理解。2015年中,外省、市、县每年在桑坡村打工人数已达1万多人,本市外乡镇、村在桑坡打工人数1000多人。为使昌汉共同致富,促进民族的经济共同繁荣,桑坡村把传统的皮毛加工技术传授到周围4个乡镇18个村,相继有25家工厂,600余户搞起了皮毛加工业,走上了回汉共同富裕之路。多年来,桑坡村与城关镇的柳湾一直友好往来,桑坡富裕之后,不断扶持柳湾村的经济发展。1994年柳湾村建校期间,桑坡村资助柳湾村3万余元,用于建校。友好的交往使两村的友情不断加深,并结为“金兰友谊”村,柳湾村树碑1座,纪念同汉民族之间的深情厚谊。1996年8月,团市委主持在石庄乡举办了桑坡、石庄小学60名少先队员“手拉手”夏令营活动,连接了回汉儿童的情谊。随着经济的发展,少数民族素质不断提高,为增强民族团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96年桑坡村成立了“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通过举办各种联谊活动,进步促进了民族之间的大团结。
荣誉称号
1994年,桑坡村跨入河南省“十佳明星村”行列。
1995年,桑坡村被焦作市政府定为小城镇建设试点村。
1996年,桑坡村被河南省建设厅授予“中州新村”,被国家民委命名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
1999年,桑坡村被国务院文明办授予“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
1999年9月,桑坡村被国家文明委授予“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先进单位”称号。并多次被省、焦作市评为“民族团结先进村”,被国家命名为“民族团结进步先选集体”。
2009年1月,桑坡村被国家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村镇”称号。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12 16:31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