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霉病主要危害苗圃幼苗及留床苗,分布在我国广东、广西、海南及云南等省(区),以两广地区较常见。
分布与危害
灰霉病是华南地区
桉树(Eucalyptus)苗木的常见病害,可导致苗木嫩茎、嫩枝及叶片呈腐烂型坏死或全株死亡。
感病苗木多是苗床上高10cm以下的幼苗,或生长4~5个月的移栽苗。苗床幼苗发病时多呈斑块状,先是几株或十几株苗木发病形成发病中心,渐向周围发展,最后可形成直径约10~20cm的病区。病区内的幼苗从内向外逐渐全部死亡。移栽苗木开始多是单株发病,亦可向外扩展并形成发病中心,但一般仅引起几株或十余株苗木死亡。苗床幼苗发病率一般可达15%~30%,1991年热带林业研究所一个约50m2的苗床上,发病率高达90%以上;移栽苗木发病率一般可达10% 15%。感病部位一般为幼苗或苗木中下部的嫩茎、枝条或叶片。
症状
发病初期,病部组织呈浅褐色,水渍状软腐,后期溃烂。叶片病斑大小约0.5~3.0cm不等,甚至全叶感病。茎部或枝条上的病斑长度可达0.5~2.0cm,病斑散生,形状不规则。小的幼苗多数在1~2天内全株感病,大的苗木则可形成多处发病点。感病苗木往往从感病腐烂部位折倒,最终导至全株死亡。病斑初期呈浅褐色,以后颜色逐渐加深。在潮湿条件下,病斑表面可长出许多白色、密集排列的毛状物(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长约1.5~2mm,约经5~6小时后,即转变成灰黑色或浅灰褐色,后期还可散发出许多灰黑色粉末(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病株在潮湿条件下呈湿腐状,在干燥条件下呈干腐状。
病原
本病由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侵染所致,病原菌的有性世代为富克尔核盘菌[Botrytinia fuckeliana(de Bary)Fuck.],在上述地区的桉苗病株上,未发现有性世代产生。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着生于病斑表面的菌丝体上,大小为280~2 000μm×12~24μm,丛生,呈不规则的树状分枝,直立,有横隔,分格处稍内缩,无色至淡色,成堆时棕灰色。分生孢子着生于分生孢子梗及小枝顶端的膨大部分,聚生呈葡萄状,单孢,近无色,成堆时淡黄色,近球形,梨形或广椭圆形,表面光滑,大小为7~9.5μm×9~14μm。
在自然条件下,灰葡萄孢菌具有较强的腐生能力,可在多种基物上营腐生生活,如爪果、蔬菜及各种植物病残体上,一旦条件成熟,其孢子或菌丝体借风雨或人为传播,对生势较弱的或已有伤残的多种寄主形成侵染,引起果实腐烂或幼嫩部位的组织死亡。除蔬菜、瓜果外,许多花卉及苗木也常见受害。
病害常见于尾叶桉(E.urophylla)、细叶桉(E.tereticornis)、巨桉(E.grandis)、柳桉(E.saligna)、赤桉(E.camaldulensis)等良种桉树,各种源及家系之间看不出有抗病性差异。国内常见的窿缘桉、柠檬桉等则较少发病。
发生规律
病害发生与苗木生势及苗床等环境条件关系甚大。发病严重的地方往往是播种量过大,幼苗密集或移栽苗堆放过密,通风透光条件较差,或幼苗生长过旺,枝叶幼嫩的地方。两广地区每年2~3月正是促苗生长的时期,由于气温回升,加上施肥淋水,苗木迅速生长;而此时也正是阴雨天气最多的季节,这种条件不仅有利于病原菌的繁殖,也有利于病原菌对幼嫩苗木的侵人。在相同条件下,播种密度适中,通风透光良好,苗木健壮的苗床则较少发病。
防治方法
加强苗床的栽培管理是预防病害发生的重要措施。苗床或营养杯使用的基肥应经过充分腐熟,以减少其中病原。苗床播种或移栽苗木的排列密度不宜太大,以利通风透光,降低湿度。经验证明,每m2出苗3500~4000株的播种密度较为合适,若以每克种含有效种子250粒计,每m2播种15~17克为宜,不仅苗壮,病害亦少发生。合理施用肥料,适当少施氮肥,增施磷钾肥,对培育壮苗增强抗病性亦有较好效果。在发病期间还应根据气候情况,控制淋水次数及淋水量。此外,还应注意苗圃地及周围的环境卫生,清除苗床及其周围的植物病残体或垃圾、杂草等。
化学防治可用50%的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或25%多菌灵500~600倍液,亦可使用58%甲霜灵800倍液喷雾,每7天喷施一次,连续使用2次。此外,还可试用50%速克宁(Sumilex)1000~2000倍液,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喷洒,也有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