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景是建筑艺术园林构景方法之一,空间景物不尽可观,或则平淡间有可取之景。利用门框、窗框、树框、山洞等,有选择地摄取空间的优美景色,形成如嵌入镜框中图画的造景方式。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建筑的门、窗、洞,或者乔木树枝抱合成的景框,往往把远处的山水美景或人文景观包含其中,这便是框景。框景是中国古典园林中最富代表性的造园手法之一。
简介
框景是传统园林造景手法之一。利用门窗洞、柱间、廊下挂落、乔木枝干等组成边框,将园内景色有选择地收入其中,有如一幅画框嵌就的图画,称“框景”。框景充分利用作画构图之原理,以简洁幽暗的景框为前景,撷取园中众多景物中有特色的部分,摒弃散乱平淡之物组成风景画面,画面构图完整,主体突出,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
框景在园林创作中把要观赏的景物用门、窗洞、框架等,或由乔木树冠抱合而成的空洞围合起来,如同镶嵌在画框中的风景画。
如清代画家李渔曾经设计一种湖舫,在密闭的船舱中,左右开两个扇面窗。坐在舱内,两岸湖光山色,寺观浮屠,云烟竹树,往来游人,连人带马尽入扇面之中,俨然天然图画。又在家中创尺幅窗和无心画,利用窗框作画框,透过窗洞观赏屋后的假山,如同一幅山水画。框景的创作,可以把不需要观赏的景物屏除在画框以外,使视线更加集中在需要观赏的景物上,主题更为突出,把自然美升华为艺术美。
框景的类型
框景总体可分为入口框景、端头框景、流动框景、镜游框景、模糊框景等多种形式。其中最常见的是镜游框景,它是以各式窗户框起的景色,但最富艺术魅力的也许要算模糊框景了。模糊框景又称漏窗,它是在窗内装有各式的窗格或砖瓦拼成的各式的窗格或砖瓦拼成的各式图案,因而使窗外的风景依稀可见但又不甚清晰,具有一种“似实而虚,似虚而实”的模糊美,同时,漏窗本身也有一定的欣赏与审美价值。在中国传统园林中,窗是框的主要元素,其中窗有什锦窗和漏花窗两种。顾名思义,什锦窗本身窗框形状各异同,具有观赏性的同时也主要用于借景。漏花窗则主要是沟通内外空间,造型上精致小巧,本身极具观赏性,通常在无景可借时运用。两种窗通常为木制雕琢或砖瓦砌就。
框景赏景
与其它景物观赏一样,要获得好的赏景效果,赏景方式、视距与视角等十分重要。框景在景物高度的两倍距离以上设框容易获得最佳观赏视距,视角则宜在26°~28°之间。框景若先有景而后有框,则框的位置应朝向美丽的景物;若先有框而后有景,则应布置景物在与框相对应的位置上,并使景物恰好落在26°的视域内,便可成为最佳的画面。
框景的多样性
“框景”犹如一个容器,容纳古往今来的雕栏玉砌、春花秋月,是传统古典园林中一抹沉静的绯红。而在当代园林如火如荼发展的今天,框景也从庭院深深中款款而来,分花拂柳,盈盈芳华。当今,框景手法运用形式更为多样,无论是在景观的布局,还是材质的使用上都有了新的突破与发展,并形成了“框”与“景”不同的新组景方式。在当代园林中要算“框”的属性拓展速度最快,范围也更广。不同“框”有不同的材质、色彩、形状、尺寸,框的生成方式也更为灵活,更具想象力。“框”既可以是街道边精致的景观橱窗,公共建筑物的巨大
玻璃幕墙,墙面上反复的框构图,也可能是景观小品或重复引导的“框”的构筑物,甚至是曾经废弃的桥洞或转瞬即逝的流动的空间框等。“景”也从静止的美丽的自然景物变得更为生动活泼,可能是街道上过往的人群,百货店中庭的喷泉,或是橱窗里时常更新的图样或流动空间里转瞬即逝的景致。动感的景,流动的景,有人参与的景变得更为普遍。总的说来“框景”变得更加的外向、生动,兼具了更多使用的功能。
框景在当代园林中的运用
框景,一个是“框”,一个是“景”。这是框景的两个要素。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的框景艺术从曾经的私家园林走向更多的公共景观当中。“框”也从曾经的拘泥的门窗框延展到一个更大更为抽象的层次,用于厨窗设计、建筑立面设计、废弃构筑物还有立交桥的处理上等。现代园林中的框景大致可以分为按景设框、按框设景、框自成景、无框成景、无框无景。
按景设框
在“景”与“框”中,“景”占主导地位,景是主要要素,这里的框是景的展示平台。美好的景致需要有一个观看的场所,景观和视线是最主要的,景观的形成更多讲究的是框对景的协调与契合。常见的山景房、湖景房、海景房等都是采取的按景设框的框景模式;橱窗的设计也是属于按景设框的典范,对街景设窗,路上游人均入窗中,好似一幅流动的人物画,立于窗前或人行窗外,均十分有趣。该模式适合用于街景或其他有美好可观景致的地方。
按框设景
在“景”与“框”中,“框”占主导地位。景是对框的点缀。这里的“框”经常是构筑物中一些不可避免的存在,是一些尺度与场景有些不协调的构筑物,这里主要处理的是“框”的空间,考虑的是尺度,在较大尺度下怎么去营造适宜的景观,使景观具有可观性和可使用性。在这之中“框”是重点,是需要处理与美化的景观,使景与框相得益彰。按框设景经常用于城市如立交桥、废弃的工厂、废弃构筑物等处。
框自成景
“框”本身就构成了完整的景,这是对框本身的利用和解读。这里的框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单独的框或连续的“框”组图,对人们形成视觉上的刺激或引导;二是“框”本身成为一个利用的空间,“框”在这里泛化成一种可供使用的场所,容纳了相应的活动。
“框”的图样运用:常见的景观小品中单独的框,还有以连续的框的结构,用构筑物的形式形成视线的引导,这是对框本身结构的运用,常用于公共园林景观中,一般与场地的轴线重合、平行或者垂直。在建筑表面,设计师将“框”以某种逻辑规律进行重复布局,单一的“框”在构图中不再占据主要位置,追求的是建筑表皮所呈现的整体效果。完整的“景”在若干个“框”的分解下已不能展现全貌,无论人们是静止还是在建筑中行走,脑海中获取的是各个“框”呈现的“景”所拼贴而成的意象。此方法多见于建筑表皮处理。无论人们是静止还是行走中,脑海中获取的是各个“框”呈现的“景”所拼贴而成的意象。
“框”活动的空间:景观主要不是框外景而是框内景,“框”中天地宽。这里主要是对“框”空间的运用。这里的框更抽象为一个空间“框”的空间内部存在的活动,以及框内框外的互动,是对城市中的一些消极空间的使用。多用于城市景观桥下、立交桥下,如韩国首尔清溪河上的景观桥,这里的22座桥有其自身的使用功能,他们是连接街道两边的交通枢纽,桥本身是清溪河上瑰丽的景观,桥洞是景色中的框,人在框中自成画。人在框中、框外,成了框的使用者,也成了框景的造就者,框外人框内人互成景观。
无框成景
景观依旧在,框遁无形。这里的“框”可能是不易捕捉的或者抽象化的。如巨大的
玻璃幕墙。也可以通过透视关系使原本不在同一平面的物体呈现“框”的形式。在建筑内部,通过建筑自身来形成的超大尺度的“框”在人眼里是难取全貌且不易被察觉的,人在“框”前显得十分的渺小,视线常常难以将边界尽收眼底。但框到的“景”却是真实而完整的,也可能是概念化、轮廓化的,“框”更加的抽象化、意识形态化、轮廓化。如韩国某公园景观便借用色彩的对比,以红叶和道路形成概念性的框,以整形的绿色灌木形成框中之景,形成生动的无框成景。在现实生活中,“框”也常通过虚实明暗对比来强化框中景。这种轮廓线与芦原义信关于建筑轮廓线的两个概念——“第一次轮廓线”和“第二次轮廓线”如出一辙。通过透视关系也可以使原本不在同一平面的物体呈现“框”的形式。老子说“大音稀声,大象无形”,这种无形寓于有形之中,如天地,如永远追逐不到又永远存在的曼妙的天际线。无框成景上升到了一个哲学的层面,这也许是框的最高境界。
无框无景
这里的无框无景并不是景观的不存在,而是“景”与“框”存在于流动的时间状态里。景观在这里是连续性的不断变化的,相对的无框无景。其无限连续的先锋主空间打破了传统六面体空间的概念。所有空间都无以名状、界限模糊、互相穿插与渗透,这种不确定的空间关系使人对空间产生了运动和视觉上的全新体验,被称为“流动空间”。其本质在于空间与空间相互关系的模糊性。这里的框景使景观相融,使空间流动。这里的“框”是一个个动态的空间转换媒介。“景”随其后如行云流水。流动空间的使用越来越广泛,是对时间、空间,对景观的瞬间动态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