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为1944年叶连俊、关世聪所命名的
碧口群之下部,叶氏的碧口群包括了自下古生代到前震旦纪几套地层,将其时代定为前泥盆纪;1971年四川省地质局二区测队将碧口群下部改称通木梁组;1977年四川省地质局区测队在1∶20万平武幅又重新厘定了碧口群的范围及涵义,仅将叶氏划分的碧口群下部称碧口群,时代为元古代,其上部细分为震旦系(阴平组、木座组、蜈蚣口组、水晶组)和寒武—志留系茂县组;《四川省区域地层表》编写组(1978)改称通木梁群;1983年张洪刚亦称通木梁群,并细分为太阳坪组(上部)和通木梁组(下部);1983年陈嘉弟又改用1977年四川省区测队的划分仍称碧口群,自上而下细分为阴平组(新元古代)、桂花桥沟组和大沙坝组;四川省地矿局(1991)沿用张洪刚的意见,并将通木梁组分为三个段级非正式单位。本典暂按陈嘉弟的划分及命名。桂花桥沟组代表碧口群中部的组级单位。
主要出露于四川省西北部平武—青川一带。其岩性下部为绿色变质基性火山岩,并夹有石英片岩;中部为绿色变质基性火山岩与灰色中酸性变质火山岩互层,以基性岩为主;上部为绿泥阳起片岩、绿泥石英片岩与绢云石英千枚岩不均匀的互层,夹变基性火山岩。厚720m。与上覆阴平组(青白口系)及下伏大沙坝组均呈整合接触。火山岩中锆石U-Pb年龄值为1367Ma,时代大体为蓟县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