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年代在格式塔心理学基础上产生,5060年代形成有影响的学派。早期代表人物有格式塔心理学创始人之一考夫卡,后期主要代表为美国的阿恩海姆。格式塔心理学美学从格式塔心理学的基本思想出发强调艺术作品的整体性和人的心理对对象的组织构造和整体化作用,即“完形”作用。考夫卡认为艺术作品各部分相互依存组成一个有结构的统一整体,这种整体结构对人发出要求,使人受到感染。阿恩海姆把
格式塔理论用于分析视觉艺术,系统阐述了该派美学的知觉的简化、似动运动方向性张力等重要原则,认为艺术建立在视知觉的基础上,艺术创作的关键是把握住事物在组织结构上的整体特征。美国的迈耶把信息论引入“完形”理论,认为音乐是一种具备了有序可能性的信息传递系统。奥地利的埃伦获韦格( Antonhrenzweig)把格式塔理论与精神分析美学结合起来用于研究视觉和听觉艺术。格式塔心理学美学能比较广泛地解释艺术创作与欣赏中的复杂心理现象,具有较大影响;但它的形式化倾向和“场”概念类比应用等则受到其他美学学派的怀疑与批评。该派的代表作有《价值在实际世界中的地位》(柯勒),《艺术心理学问题》(考夫卡),《
艺术与视知觉》、《视觉思维》(阿恩海姆),《音乐、各种艺术和观念》(迈耶),《对艺术视觉和艺术听觉的精神分析》(埃伦茨韦格)等。参见“格式塔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