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
子夜》十一:他的希望,他的未尽磨灭的羞耻心,还有他的患得患失的根性,都在这
一刹那间爆发。
根性源于佛家,谓众生善恶的
业力和习性。《辅行传弘决》卷二指出:能生为根,数习为性。意谓能产生善恶的力叫“根”,善恶的习气叫“性”。如宋苏轼《胜相院经藏记》:凡见闻者,随其根性,各有所得。与“根性”相似的还有“
根器”。佛教认为众生根器有大小、高下、
利钝、善恶等区别。如唐李华《润州鹤林寺径山大师碑铭》:群生根器,各各不同;唯最上乘,摄而归一。所谓“
八万四千法门”,就是根据众生不同的根器而分别设立的。佛门主张观人的根器而“
对机说法”,做到有的放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