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绵蚧
毡蚧科昆虫
柿绵蚧(学名:Asiacornococcus kaki)是毡蚧科昆虫,俗称树虱子,又叫柿囊蚧、柿毛毡蚧,雌体长约1.5毫米,宽1毫米,椭圆形,紫红色,体节明显,体背有白色毛毡状蜡壳,介壳前端椭圆形,正面隆起,尾部卵囊由白色絮状物构成;雄体长约1.2毫米,紫红色,翅一对半透明,介壳较小,长椭圆形。
形态特征
成虫
雌虫体长1.5毫米左右,体节十分显著,呈紫红色。身体背部有刺毛,背部覆盖一层白色毛毡状蚧壳,长约3毫米,宽约2毫米;前端卵囊圆形,卵囊被白色的绒毛覆盖。雄虫体细长,大约1.2毫米,呈紫红色,触角细长,分为9节,其中3、4节最长。
卵圆形,长0.3-0.4毫米,紫红色,表面附有白色蜡粉。柿绵蚧产卵量随寄生时间与寄主部位不同,有所区别。第一代雌虫产卵82-191粒,平均128粒,第二代雌虫产卵103-436粒,平均242.8粒。在寄生果上最多产卵436粒,最少258粒,平均345粒。在寄生叶上最多产卵201粒,最少131粒,平均161粒。在寄生枝干上的最多产卵128粒,最少103粒,平均155粒。可见以在寄生果上的产卵最多。从时间来说,冬后第一代雌虫产卵较少,第二代便增多。这可能与营养、气候有关。
若虫
卵圆形或椭圆形,体侧有若干对长短不一的刺状物,触角粗短,由3节构成。初孵化时血红色,随着身体的增长,经过一次脱皮后变为鲜红色,而后转为紫红色。
分布范围
柿绵蚧分布于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安徽、广西等地。
生活习性
柿绵蚧每年发生3-4代,初龄若虫一般在3-4年生的枝条和当年生的枝条基部、主干树皮的裂缝或者果柄基部处越冬,待翌年4月中下旬出蛰,危害幼嫩枝条,一般每年的5-9月是各代若虫危害时期,主要危害果实,以第3代若虫危害最重。被介壳虫危害的柿子树,在柿子的成熟期会出现严重的落果现象,所以只有全面地了解蚧壳虫危害的确切时间段,才能进行有效的防治。
生长繁殖
5月中下旬成虫交尾、产卵。卵多产在果上,叶上较次,每雌可产卵10-300余粒,卵期9-11天。第1代若虫出现在6月上旬至7月上旬;第2代在7月中旬至8月上旬;第3代在8月中旬至9月上旬;第4代在9月下旬至10月下旬;越冬代10月下旬孵化,11月初开始越冬。
危害与防治
物种危害
以若虫、雌成虫群集枝梢、叶背、叶柄、果实及柿蒂与果实相结合的缝隙处危害,刺吸汁液。被害枝呈黑色、棕黑色凹陷,叶片畸形。黄化、早落,被害果害虫固着部位凹陷,变黑,提前软化并脱落,甚至龟裂,使果实提前软化,不适合加工和贮藏、运输,导致严重减产。柿绵蚧的天敌主要有黑缘红瓢虫和红点唇瓢虫等,对柿绵蚧的发生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第一代幼虫擅长爬行,常常爬到新梢和叶柄上,从叶背等部位吸取汁液,从2龄起就固定在柿蒂部、果面上,并产生蜡被;发育成熟并具有性别差异。5月中旬,进入成年期。当幼嫩枝条受到危害时,轻者出现黑斑,重者死亡。当叶片受危害时,会变得扭曲,并且会提早掉落。幼果受害后极易脱落,果实上虫体固着部位逐渐凹陷,木栓化,颜色发黑,严重时可导致果实开裂,极大地降低了果实的产量和品质。
防治措施
发生初期,如果在柿树上发现少量的柿绵蚧,可以用手或专用工具将其抹除。需要注意的是,清除时要彻底,将清除下来的果实、叶片等带出园外深埋30-50厘米,或焚烧处理,以免其继续危害。
如发现柿树上出现柿绵蚧,可以喷洒化学药剂防治,可选:
柿树进入冬季时,会进入休眠期,柿绵蚧也会将虫卵孵化在柿树的树皮中,在每年的2月下旬、“雨水”前后将柿树的树皮刮下来,将越冬的虫卵全部处理掉,然后喷洒1次有效成分总含量45%结晶石硫合剂100-200倍液整树喷施。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07 13:05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