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柴达木梭梭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
德令哈市西南部,西至
大柴旦全集河,北与
青藏铁路相连,南与东西走向的额木尼克山为界。地理位置为北纬36°00′~37°24′,东经95°58~′97°52′。保护区东西长114公里,南北宽54公里,保护区面积3105平方公里。2000年5月始建为省级自然保护区,2013年7月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主要保护对象为梭梭林。
历史沿革
2000年5月由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2013年7月,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23年11月30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名录(第一批)》,青海德令哈柴达木梭梭林鹅喉羚重要栖息地入选。
地理环境
地形地貌
青海柴达木梭梭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地貌类型多样,有流水地貌,干燥剥蚀山地貌,湖积地貌,风成地貌等。风成地貌主要分为风蚀和风积地貌,在保护区西南靠近阿木尼克山一带有垄岗状,鼻状、覆舟状、泉状和锥状等类型的残丘,形成千姿百态,甚为状观的风蚀“雅丹地貌”,另外,保护区内还广泛分布有白刺和柽柳沙包及新月型沙丘,格状沙丘和流动沙丘等。
气候
保护区内气候极度干旱,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大。年平均气温3.4℃,年平均降水量为80.4—180.2毫米,年平均蒸发量为2500毫米左右,全年日照时数为3352.5小时。
土壤
保护区的土壤因受局部地形、地貌、气候和植被的影响,多形成灰棕模土、风沙土、沼泽土和盐土。其中以灰棕漠土为主,占保护区土壤面积的90%以上,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低,缺氮少磷,钾富足。保护区的土壤中普遍含盐,且偏碱性。
区域范围
保护区位于
德令哈市西南部,地理位置为北纬36°00′~37°24′,东经95°58~′97°52′之间,位于柴达木盆地中部,东西长200公里,南北宽150公里,范围涉及德令哈市、
乌兰县和
都兰县。总面积373391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130289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4.9%;缓冲区面积104737公顷,占总面积28.0%;实验区面积138365公顷,占总面积的37.1%。
保护目标
保护对象
生物资源
植物
保护区内主要保护树种为梭梭,梭梭荒漠面积约1458平方公里,占保护区总面积的47%。梭梭灌木林根据不同土壤类型分为戈壁梭梭,沙地梭梭、壤土梭梭三种类型。
保护区内药用植物有:枸杞、麻黄、黄芪、茵陈、白刺、锁阳、水麦冬、马泡、肉丛蓉等。主要灌木树种有:梭梭、柴达木沙拐枣、青海沙拐枣、西伯利亚滨藜、盐爪(细枝盐、尖叶盐爪)、盐生草、膜果麻黄、盐角草、刺沙蓬、唐古特白刺、齿叶白刺、俄罗斯白刺、驼绒藜、红砂、五柱枇杷、多枝柽柳、盐地柽柳、翠枝柽柳、黑果枸杞、中宁枸杞(柴达木枸杞)等形成天然的沙生植物园。
动物
保护区地处荒漠区,由于生态恶化,如
棕熊、毛腿沙鸡等已经绝迹。仅分布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蒙古野驴;二级保护动物岩羊、鹅喉羚、灰鹤等,一般经济动物有高原野兔、狼等。鹅喉羚在本地区分布数量大,每平方公里达1只,成群结队出现,在当地称为“
黄羊滩”。
保护区中共有陆栖动物115种,隶属于22目41科。其中两栖类极为贫乏,分别为1种和3种;鸟类77种,占总数的62.93%;兽类41种,占总数的33.62%。
以上数据截至2013年
管理措施
海西州州委、州政府十分重视梭梭林自然保护区机构建设,为加强柴达木梭梭林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已落实保护区人员编制134名。海西州上成立了青海柴达木梭梭林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处级公益性事业单位,编制为20名(含森林公安编制11名)。海西州政府在德令哈市成立了青海柴达木梭梭林自然保护区德令哈市管理分局和管理站,为科级事业单位,编制42人,其中,管理分局6人,旺尕秀管护站12人(含林业派出所4人),戈壁管护站12人(含林业派出所4人),怀头他拉管护站12人(含林业派出所4人)。在乌兰县成立了青海柴达木梭梭林自然保护区乌兰管理分局和管理站为科级事业单位,编制30人,其中:管理分局6人,灶火管理站12人(包括林业派出所2人),卜浪沟管理站12人(包括林业派出所2人)。在都兰县成立了青海柴达木梭梭林自然保护区都兰管理分局和管理站为科级事业单位,编制42人,其中:管理分局8人,管理站34人(包括林业派出所10人)。
保护区管理人员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积极宣传、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自然保护区的方针、政策、法规。积极开展科普教育,提高了全社会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农牧民认识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思想意识和科技水平。采取广播、电视、标语、网络等形式,以管护站为中心窗口,深入乡村牧区宣传《
森林法》、《
野生动物保护法》、《
森林防火条例》、《自然保护区条例》、《海西州沙区植被保护条例》等林业法律法规,发放宣传材料和图片。举办知识讲座,召集广大牧民群众着重讲解保护区的基本情况、保护对象、珍稀的野生动物资源,了解其梭梭的生物学特性,以及梭梭对防风固沙,土地荒漠化,维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作用。
开发利用
在上级业务部门支持的情况下,青海柴达木梭梭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对生长在保护区的野生灌木代表树种梭梭其更新演替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对梭梭等珍稀频危物种的生态学、生物学特性以及人工繁育技术的研究,为人工措施扩大其分布面积、增加植被盖度、恢复已退化梭梭林总结了一定的经验,先后在自然保护区进行了人工模拟飞播、穴播和挖坑点播实验、同时也进行了梭梭育苗及栽培方法研究。
生态价值
研究表明,梭梭林具有降低风速、阻截流沙、提高空气湿度等作用,生态价值极高。柴达木盆地以干旱荒漠化地貌居多,而梭梭是为数不多的荒漠植被群落的生力军,主要分布在德令哈、乌兰、都兰,由3大块相对独立的区域组成。梭梭资源和生物多样性聚集地共同构成柴达木盆地东部地区的生态屏障。
保护区除梭梭、柽柳、沙拐枣,麻黄、白刺和盐爪外,尚有15科41属65种沙生植物,这些野生植物大多在严酷的自然条件下经过长期自然选择而保留下来,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是特殊荒漠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在自然保护及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这些植物不仅对青海西部地区防风固沙,改变荒漠面貌和保护绿洲生态环境,引种驯化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而且在植物学、分类学、生态学等方面的学术研究,也有很重要的科研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