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家门镇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下辖镇
柴家门镇,隶属于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地处会宁县中南部,东靠八里湾乡,南连会师镇,西邻定西市安定区新集乡,北接甘沟驿镇,行政区域总面积279.3平方千米。
建置沿革
1949年前,属枝阳镇所辖。
1949年后,归一区(城关)所辖。
1958年,属城关公社。
1962年,始建柴门公社。
1964年,并入城关公社。
1980年,恢复柴门公社。
1981年,改为柴家门公社。
1983年,改为柴家门乡。
2005年,将原王家庙乡孙曲、宝川、寺南(原寺南、芦井)、冯严(冯严、堡子滩)4村并入柴家门乡。
2014年,柴家门乡撤乡建镇。
行政区划
2011年末,柴家门镇下辖11个行政村:柴家门、二十铺、鸡儿咀、何门、凡郭、阳坡、小西、孙曲、寺南、宝川、冯严;下设67个村民小组。
2020年6月,柴家门镇下辖4个社区、11个行政村:西雁社区、寨子社区、金湾社区、二十铺社区,鸡儿咀村、小西岔村、北二十里铺村、何家门村、阳坡家村、柴家门村、樊郭去村民、宝川岔村、寺南岔村、孙家去村、冯严村,镇人民政府驻柴家门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柴家门镇地处会宁县中南部,东靠八里湾乡,南连会师镇,西邻定西市安定区新集乡,北接甘沟驿镇,行政区域总面积279.3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柴家门镇地处陇中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地势东高西低。地形山川兼有,错乱交叉。境内平均海拔在1620米。
气候
柴家门镇属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8℃,年降水量340毫米,年蒸发量1500毫米。降水量集中在每年7—9月。
自然灾害
柴家门镇主要自然灾害有旱灾、水灾、风雹灾、霜冻灾、病虫害等。旱灾频繁发生,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1976年,全年连续5个月未下雨。
人口
2011年末,柴家门镇总人口21300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400人,城镇化率1.9%。另有流动人口360人。总人口中,男性11000人,占51.9%;女性10300人,占48.1%。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占99.9%;有回、满等少数民族,共213人,占1%。2011年,人口出生率17‰,人口死亡率7.4‰,人口自然增长率9.6‰。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76人。
截至2018年末,柴家门镇户籍人口为21669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柴家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3689元。
2018年,柴家门镇有工业企业60个,其中规模以上14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8个。
农业
2011年,柴家门镇农业总产值达到7900万元,比上年增长6.6%,占生产总值的50.4%。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荞麦、糜子、谷子、马铃薯为主。川区4村以地膜玉米、豆类、蔬菜等作物套种为主,山区7村以全膜玉米、洋芋、小杂粮为主。2011年,山区种植全膜双垄沟播玉米3.5万亩,种植马铃薯3.4万亩,年收入可达1405万元;灌区种植马铃薯套玉米1.2万亩,年收入可达938万元;种植蔬菜1000亩。全乡种植紫花苜蓿8303.5亩,退耕还林2.9万亩,荒山造林1.7万亩。畜牧业以饲养鸡、生猪、羊、牛为主。2011年,鸡饲养量25万羽,生猪饲养量3.5万头,羊年末存栏量1.6万只,牛饲养量998头。畜牧业总产值1586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0%。
商贸
2011年,柴家门镇有经济实体户280个;重点培育新型农民境外输转,年劳务输转达4600人(次),劳务收入达2300万元。2011年,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340万元,比上年增长6%。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柴家门镇有小学10所,在校生1710人,专任教师98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学校2所,在校生1850人,专任教师64人,初中适龄学生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2011年,教育经费投资650万元,比上年提高3.5%。
文化事业
2011年末,柴家门镇有文化站、文化广场各1个。村级文化活动中心2个,农家书屋11个,总建筑面积900平方米,藏书3.6万册。
医疗卫生
2011年末,柴家门镇有镇卫生院1个,村卫生室13个。医务人员19人,专业卫生人员11人,其中执业医师5人,执业助理医师1人,注册护士2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8%。
社会保障
2011年,柴家门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支出470.5万元,比上年增长49%;五保供养支出36.3万,比上年提高28%。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支出20.8万元,优抚医疗补助支出2.9万元,比上年增长20%。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4.8%。
交通运输
柴家门镇有312国道、207省道贯穿全境,境内总长206.5千米。
历史文化
柴家门镇因镇人民政府驻柴家门自然村而得名。
风景名胜
北二十里铺墓群位于柴家门镇北二十里铺村北二十里社。1982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1-08 19:04
目录
概述
建置沿革
行政区划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