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东新区位于柳州市三门江森林公园柳江以东,柳州北环城高速公路、桂柳高速公路围合的区域,主要包括三门江大桥以南的古亭山、阳和片区,以北以东的官塘、雒容地区。规划面积约230平方公里,至2020年11月1日,柳东新区有常住人口162909人,是广西重点发展的三个城市新区之一,也是柳州市“一号工程”和实施“再造一个新柳州”发展战略主战场,为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等,获得国家级绿色制造示范工业园区、国家第二批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等荣誉,位列2022年度国家高新区综合排名第66名,入围2022年全国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榜第64位。
历史沿革
柳州高新区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于1992年9月,建区宗旨为: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的基地,利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的示范区。1996年柳州高新区设立管委会,2005年起,柳州高新区开始进驻官塘,2008年与柳东新区合并,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合署办公。2010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新区概况
柳东新区规划面积约230平方公里,逾经多年高速发展,柳东新区形成以汽车产业为基石,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齐头并进的双核发展态势。
随着中欧产业合作示范区、官塘综合物流园、新材料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建设,柳东新区已成功构筑一区多园新格局,掀起产业多元化发展新浪潮,对外开放合作正迈向新的层次和领域,为国内外区域合作提供全方位发展平台,打造全新商机,聚留全面人才。作为城市发展试验区和科技创新先行区,展望未来,柳东新区始终秉承创建国内一流、世界先进新城为奋斗愿景,追求塑造产业新城与宜居新城融合的完美典范。
定位
※ 利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的基地和示范区;
※ 培育柳州市未来新兴产业基地;
※柳州城市的新型城区
中心园区
中心园区位于柳州市城中区柳江东岸,面积为12平方公里,区内环境优良,商场、学校、医院、宾馆、 高档住宅等生活服务设施一应俱全。设有国家级创业服务中心、律师事务所、人才交流中心、仲裁委员会、技术市场等服务体系及海关、商检、银行、外汇管理、进出口公司等涉外服务机构,为投资者和企业提供高效优质服务。
经过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该区域内形成了以新材料产业、
电子信息产业和机电一体化先进制造技术产业为重点的发展格局。随着城市的扩张和城区规划功能的调整,中心区将着力向总部经济、研发中心、孵化基地方向发展。
相关规划
期限
近期2006年——2010年;
远期2010年——2020年;
远景2020年——2050年。
本规划以远景2050年为规划期末。
柳东新区(以下简称本区)位于柳州市三门江森林公园柳江以东,柳州北环城高速公路、桂柳高速公路围合的区域,主要包括三门江大桥以南的古亭山、阳和片区,以北以东的官塘、雒容地区。总规划控制范围103.1平方公里。
规模
1.用地规模:本区规划用地面积131.5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设用地面积84.1平方公里。
2.人口规模:2020年柳东新区规划人口52万,规划期末2050年,柳东新区总人口72万
本区遵循中心强化、轴向延伸、组团发展的规划理念,采用核轴组团规划结构,柳东新区将形成“一轴、一带、两区、多核”的功能结构布局,其中以官塘片区为主体,滨江带为跳板,构建新区三路并进的建设格局。
功能分区
新区七个分区:根据柳东新区的土地使用规模和区位特点,整个新区划分为七个功能区,各自包含相应的主导功能。
1.官塘核心建设区:内部主要功能区包括商业服务区、高教研发区、工业生产区、生活居住区。官塘核心建设区是未来柳东新区的行政、商业、办公、文化、娱乐等综合功能城市中心;高教研发区位于该片区的西部,依托柳东大道设置,积极引进国内外著名院校设立分校、研究所等分支机构,建设产学研紧密结合的高教园区,成为区域性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2.滨江生活区:利用柳江东岸天然的生态环境,开发绿色、生态、高尚的居住社区和服务于整个柳州的滨江休闲度假区。
3.物流园区:包括货物的储藏、运输、加工、批发等功能,并配套相应的居住、工业等功能。
4.雒容建设区:依托雒容镇的现有发展基础,发展工业和相应的居住和配套设施,形成功能相对完整的片区。
5.会展服务区:建设工业展览馆及其配套功能,发展酒店、会议、会展、娱乐、休闲等设施,形成具备对外综合服务功能的中心。
6.古亭山-阳和综合服务区:为柳东新区南部的次中心,是未来城市东部形象展示的门户和窗口,具备居住、商业、办公、文化体育的功能。
7.阳和工业区:依托高速公路两侧布局工业用地,以汽车工业和工程机械、
通用机械等机械工业为主,扶持机电一体化、生物制药、环保、电子信息高新技术等产业的发展,同时配备相关服务产业。
为推动柳州市向特大城市发展,构建“一心二城”的城市发展新格局。2007年1月,柳州市委、市政府正式下文,成立柳州市柳东新区,设立柳东新区工作委员会和柳东新区管理委员会。
经济
2012年,
上汽通用五菱40万辆轿车基地顺利竣工投产;2013年,东风柳气新基地建成投产;2014年,涵盖年产40万辆整车、36万台发动机、20万辆新能源车、新研发中心的上汽通用五菱二期项目开工建设。至“十二五”末(2015年底),柳东新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81.29亿元,是“十一五”末的3.33倍,年均增长27.2%,同比增长13.3%;
固定资产投资额460.27亿元,是“十一五”末的2.84倍,年均增长23.23%,同比增长17.97%;财政收入32.68亿元,是“十一五”末的3.16倍,年均增长约25.9%,同比增长25.7%;招商引资市外境内资金到位150.24亿元,同比增长9.31%;外资到位10264万美元;“十二五”期间,柳东新区建成区面积达40.6平方公里,年均建筑量达200万平米。
2016年,柳东新区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综合实力大幅跃升。据统计,2016年新区本级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758.2亿元,同比增长22.07%;固定资产完成376.5亿元,同比增长15.9%;财政收入完成31.42亿元,同比增长26.6%;招商引资内资到位130.5亿元,同比增长18.4%;外资到位8340万美元,同比增长8%;融资到位226亿元;规上
工业增加值实现175亿元;可用财力8.1亿元,同比增长13.1%;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3647元,同比增长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5亿元,同比增长15.7%;上汽通用五菱骏基地汽车产量64.11万辆,东风柳汽基地汽车产量17.51万辆,汽车总产量81.62万辆。
2023年柳东新区生产总值增速排名柳州市第一,柳东新区本级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总量和工业投资总量均全市第一;新增上规入统企业10家,划转3家,规上工业企业在库总量187家;新签约项目投资总额、区外境内到资、制造业到资等三项招商引资指标完成量均居全市之首。
截至2023年,柳东新区拥有规上工业企业180余家,规上(限上)服务业企业127家。作为广西柳州汽车城,柳东新区拥有上汽通用五菱、东风柳汽、一汽解放、广汽集团新能源四大整车基地,国轩高科、瑞浦赛克、联合电子、玲珑轮胎等200余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在此投资兴业,新能源汽车三大主要零配件实现本地配套,已具备年产120万辆乘用车,45万辆新能源车,12万辆商用车的生产产能。2023年,柳东新区汽车产量完成54.9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22.8万辆,柳东新区小型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入选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荣列自治区新能源汽车特色产业园。现代服务业生机勃发,广西唯一的二手车出口基地实现挂牌,广西首家综合性文创园772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园开园运营,上通五宝骏基地入选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近年来,产业高质量发展成果逐步凸显,自治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39家,在库自治区“双百双新”产业项目30项,自治区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达40家,居广西各县区第一。
社会
柳东新区建成开放市科技馆、市群众艺术馆、国家一级图书馆市图书馆等市级公共服务配套,体育馆、文化广场、国家级网球训练基地柳州市网球中心、克里湾水乐园和欢乐世界打造市民休闲娱乐新标签,学院友邻汇、职教园友邻汇等6个社区综合体构成“15分钟生活圈”,三甲医院-柳州妇幼保健院(柳东分院)提供优质医疗保障。拥有中国西南最大的职业教育园区,包括3所本科院校、8所中职高职高专,每年输送人才近4万人。滨江生态公园、园博园、龙湖公园等在新区铺就一张山水相依的生态画卷,空气优良率稳居市区榜首。
现任领导
赵涛涛:柳东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
参考资料
赵涛涛.柳州市柳东新区管理委员会.2024-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