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莫罗人
生活在马里亚纳群岛上的土著人
查莫罗人(Chamorro),又译查莫洛人。密克罗尼西亚人种,是生活在马里亚纳群岛上的土著人。他们喜欢纹身,崇尚染黑牙齿,以贝壳等作为服饰,烹饪方式原始。17世纪后,因为血腥的殖民战争,纯种的查莫罗人所剩无几。
基本概况
查莫罗人(西班牙语:Chamorro)是对马里亚纳群岛上土著人的称呼,大洋洲西北部的民族之一。其中最为人们所了解的是关岛查莫罗人。查莫罗人属于密克罗尼西亚人种,在民族学界对其起源存在较大争议,但一般认为查莫罗人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从东南亚迁徙到马里亚纳群岛,并在此定居下来。古代查莫罗人擅长远距离航海,同加罗林群岛存在贸易往来。17世纪后期,西班牙人在关岛建立殖民统治,引起查莫罗人的反抗。经过残酷的西班牙-查莫罗战争后,纯血种查莫罗人所剩无几。
约有7.3万人(1978年),主要分布在马里亚纳群岛(包括关岛),为密克罗尼西亚人的一支。体质特征与马来人相近,文化亦受马来人的影响。使用查莫罗语,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有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创文字。宗教信仰以死者崇拜和祖先崇拜为主,并相信巫术,巫师多为女性。
民族历史
相传其祖先于4000年前从东南亚陆续迁入。16世纪中叶西班牙入侵时,有十多万人,社会处在原始公社制解体阶段,已分化为上、中、下三个阶层,但仍保留母系氏族制的浓厚残余。经济以农业为主,种植水稻,使用挖掘棒(见掘土棒)、石锄和贝刀,兼营渔猎和采集。能制陶,善于造船,木船多为双身,用三角形草席做帆。衣着简单。喜用龟甲和贝壳作装饰品,有将牙齿染成黑色的习俗。贵族茅屋比较讲究,一般建造在石柱上;平民则住简陋茅屋,用树枝树叶搭盖而成。查莫罗人一年分为13个阴历月。航海以星辰确定方位。民间传说和音乐丰富。1565年西班牙殖民者入侵,查莫罗人奋起反抗。在殖民者历时30年的血腥征服中,原查莫罗人惨遭屠杀,仅幸存数千人。幸存者后裔与西班牙人及从菲律宾墨西哥和邻岛等地迁来的移民逐渐混合,形成现代查莫罗人。固有文化已受各种外来因素的排挤,居民多已改信天主教。1898年美西战争后,马里亚纳群岛中的关岛被美国占领;其余岛屿于1899年成为德国殖民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日本委任统治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美国托管地。1975年北马里亚纳决定在结束托管后,将成为美国的“联合邦”,现已成立自己的政府(首府设在塞班岛),负责管理内部事务。在安全和防务方面,仍受美国控制。
关岛原住民,20世纪末期约有50,600人,属于混杂了大量西班牙、菲律宾、和墨西哥及其他欧洲和亚洲血缘的马来亚—印度尼西亚血统。本地话称为查莫罗语,不是一种密克罗尼西亚方言,而是具有自己词汇和语法的独立语言。关岛现无纯血统的查莫罗人,但查莫罗语仍然在当地很多家庭中使用,尽管英语为官方语言。主要宗教为天主教。
文化艺术
查莫罗文化融合了西班牙、美国、菲律宾等各国文化,而古代查莫罗文化则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消失殆尽。查莫罗人是擅长航海的民族,人们平日以划船和冲浪为乐。最初到达马里亚纳群岛的欧洲人都记载查莫罗人体格强壮、身材高大。古代查莫罗社会属于阶级社会,全体查莫罗人划分为贵族(查莫里)和平民(马纳昌),而查莫里又可以分为上层(阿卓提)和中层(马图亚)。贵族和平民阶层禁止通婚。贵族居住在建立在石桩的长方形房屋中,而平民则住在直接建造在地上的圆形茅草屋中。在马里亚纳群岛仍然可以见到昔日石桩的遗迹。
风俗习惯
查莫罗人认为,将牙齿染黑是高贵的标志。
早期的查莫罗人各个膀大腰圆,肤色是浅咖啡色,男女都留长发,发色为棕红。纯正的后裔越来越少,大部分都已经为混血,但体格相比较一般人还是要强壮许多。传统的饮食习惯一直保留至今,只不过形式上发生了变化,变挖坑烧烤为BBQ。
查莫罗的传统服饰相当有特点:男士是块遮羞布;女士服饰则用贝壳制成,既遮羞又装饰。体型肥胖是查莫罗后裔的一大特征,无论男女,个个都非常健壮。在发型方面,仍有男士留着长发,保持传统的习俗。查莫罗人的烹饪方式十分原始。他们先在地上挖一个坑,再把各种生的食物埋放在上面,然后封闭起来直到烤熟为止。这种传统的食物烹饪方式,只有在模拟的生活场景中才能见到。除了地瓜等主食,像鱼肉等食物还需要用树叶包起来,这样做的目的,大概是为了保持鱼肉的水分。
查莫罗人喜欢纹身,有些图案类似于象形文字,而一些年轻人则喜欢纹中文,参观者对他们的文身常常特别感兴趣。
查莫罗人非常热情,对于每个来访的客人,都会列队欢迎,还会给客人做他们的美食。在查莫罗人家做客,看到的总是一张张亲切的笑脸,在这客人可以充分感受到宾至如归。
参考资料
大洋洲民族.中国传统文化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6 13:24
目录
概述
基本概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