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屏球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中国传统文化要略》、《〈资治通鉴〉与领导艺术》专题讲座课程特聘教师。
人物经历
1960年12月出生于安徽铜陵县,1983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1996年获博士学位,曾任街道扫盲班与中文学教师及杂志社编辑工作,1990年开始从事高校教学工作,从1996年至1999年在复旦大学担任教学与研究工作,曾任中国古典文学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导。于2000、2006年赴韩国、日本讲学各一年。1999年9月任韩国釜山大学中文系专任教授,2011年回复旦大学任教。长期关注士人精神史与文学情感与语言表达的问题,最近研究兴趣多集中于文本形态、传播方式与文学关系研究,推崇史证与哲思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主要贡献
近十年论文目录:
1、盛唐经学的窘境——论开、天文化特点与经学发展关系,中国文化研究,2000;3。
2、“三元说”与中唐枢纽论的学术因缘,复旦学报,2000;2;64-73(人大复印资料转载)。
3、天宝河洛儒士群与复古之风,中华文史论丛,第六十五辑,2000-12;64-86。
4、俗书的重现——由出土简书看秦汉俗文学及早期小说书籍的流行,中国小说研究会报,2001(45);9-17。
5、李商隐《金钥》考述,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2;4;389-394。
6、由皎然与高仲武对江南诗人的评论看大历贞元诗风之变,复旦学报,2003;6;113-140(人大复印资料转载)。
7、新补《全唐诗》102首——高丽《十抄诗》中所存唐人佚诗,文史,2003;1;140-169。
8、原始阅读方式与早期的文本释读符号,云南大学学报,2004;1;64-71。
9、说理、说事、说梦——由一联唐诗的争论引出的学术思考,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4;4;116-123。
10、《二十四诗品》的另一传本——《枝指生书宋人品诗韵语集》考辨,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4;4;147-153。
11、时风、家风与陈子昂风骨精神,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05;3;21-27(人大复印资料转载)。
12、纸简替代与汉魏晋初文学新变,中国社会科学,2005;5;153-163(人大复印资料及新华文摘转载)。
13、李白“十月到幽州”解,(日本)中国诗文论丛,2005-12;24;70-84。
14、王荆公《唐百家诗选》的在宋代的流传与接受——时少章《唐百家诗选》评点的诗学渊源,橄榄(日本宋代诗文学会学刊),2005-12-01;13;165-211。
15、“赵倚楼”“一笛风”与禅宗语言——由杜牧等人对语言艺术的追求看经典语汇的形成,文学遗产,2007;4;33-40(人大复印资料转载)。
16、和刻本胡次焱《赘笺唐诗绝句选》之渊源与文献价值,中国典籍与文化,2007;3;41-49。
17、the substitution of paper for bamboo and the new trend of literary developmnet in the han,wei and early Jin Dynasties Frontiers of literary studies in China 2007;1;26-49。
18、文学的阐释与阐释的文学——王逸《楚辞章句》韵体注文的研究,文学评论,2008,2008—2。
19、作为审美的、人性的及当下话语参与的文学史写作,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6。
20、周弼《唐诗三体家法序》辑考,古典文学知识,2009/04。
21、西周金文与“修辞立其诚”原始意义,学术探索,2010;3。
22、唐人婚姻习俗与李白成名前的家庭生活,复旦学报,2010;5;41-52。
23、邻人眼光见细微——评内山知也《隋唐小说研究》,书城,2010/07。
24、名作效应与文学地理——杜甫鄜州影踪追考,古典文学知识,2010/04(人大复印资料转载)。
25、纸抄时代的书籍形态与《玉台新咏》体例及成书过程,(韩国)中国人文科学,2010;195-213。
26、礼与法的冲突与平衡——柳宗元《驳复仇议》与唐代传奇的法理意识,(韩国)中国研究第九辑,2010。
27、近世东亚士人的精神桃源——由退溪及朝鲜文人的诗画看武夷文化意象的传布,韩国民族文化研究38辑,2010。
论著目录:
唐学与唐诗——中晚唐诗风的一种文化考察,商务印书馆,2002。
从游士到儒士——汉唐士风与文风论稿,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夹注名贤十抄诗(整理与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隋唐小说研究(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科研项目:
上海市社科项目,早期书籍形态与文学之关系,2001。
国家社科项目,纸前时代书籍与文学,2003。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唐诗选本评点本与唐诗名篇序列之形成,2006。
出版图书
获奖记录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遗产》优秀论文奖,1999年(元王集团与大历京城诗风)。
上海市哲学社科奖三等,2000年(元王集团与大历京城诗风)。
上海市哲学社科奖三等,2001年(唐学与唐诗)。
上海市哲学社科奖一等,2005年(纸简替代与汉魏晋初文学新变)。
教育部人文社科奖三等,2009年(纸简替代与汉魏晋初文学新变)。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4-30 09:58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主要贡献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