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尔斯·韦伯
美国作家
查尔斯·韦伯(Charles Webb,1939年6月9日~2020年6月28日),在富裕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帕萨迪纳长大,并于1961年从位于马塞诸塞州的名校,在2017年美国大学排行榜上仅次于斯坦福大学排名全美第二位的威廉姆斯学院毕业。
人物生平
查尔斯·韦伯的小说《毕业生》完成于1963年,当时作者其实只有23岁。从《毕业生》的开篇即讲述本杰明的毕业回到家乡以及小说故事的发生时间就是1962年这些方面考虑,完全有理由认为,这其实是查尔斯·韦伯创作的一部半自传体小说。
实际上,查尔斯·韦伯与《毕业生》中的本杰明身上的雷同之处,远不止这些。现实生活中是否存在着一位真正的“罗宾逊夫人”更是成为一个饶有趣味的八卦话题。毕竟“罗宾逊太太”已然成为美国文化中空虚压抑、偷情放纵的中产阶级家庭妇女的代名词。在这方面,最权威的说法当然来自作者本人,在美国“AMC”频道的电视节目《震惊世界》中,查尔斯·韦伯揭示了真实的“罗宾逊夫人”:简·埃里克森,韦伯父亲的商业伙伴的妻子。这与《毕业生》小说中罗宾逊夫人的身份惊人地一致,唯一有所区别的是,在小说里,罗宾逊夫人处心积虑色诱比自己小20岁而不谙世事的本杰明,为的是填补空虚与苦闷;最终,在罗宾逊太太的不断挑逗下,本杰明与之幽会达数月之久。而在现实生活里,韦伯则坚决否认他与那位埃里克森夫人有染。
无论如何,在弱冠之年就成功创作一本引起轰动的中篇小说对于任何人而言都应该算是一个杰出的成就。但以作家自诩的查尔斯·韦伯却表示,他从来不喜欢《毕业生》带给他的关注,因为他觉得自己是一个“严肃的艺术家”。实际上,韦伯很少将自己与电影《毕业生》的宣传联系在一起。这可能是他的知名度远逊于其他热映电影的原著作者的一个原因。
另一个原因则可能出自《毕业生》小说本身。在小说中,人物对话占据了绝大多数篇幅,除此之外的文字几乎乏善可陈。毫不夸张地说,《毕业生》非但远不像另一位辞藻华丽的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在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里那样贡献了如“世界不会在意你的自尊,人们看到的只是你的成就。在你没有成就以前,切勿过分强调自尊”一般为人称道的经典名句;甚至可以断言,只需掌握CET-6的词汇量就几乎可以通读全书。就经典小说理应具备的文学性而言显然令其失色不少。
或许,《毕业生》这部小说暴得大名的原因更多地在文字之外。若要检视查尔斯·韦伯真实的文学创作水平,《毕业生》之外的作品可能更有参考价值。实际上,在《毕业生》之后,查尔斯·韦伯又创作了好几本小说,包括《爱,罗杰》(Love, Roger)(1969年)、《年轻股票经纪人的婚姻》(1970年)、《孤儿与其他孩子》(Orphans and Other Children)(1975年)、《克拉克盖博广场的废奴主义者》(The Abolitionist of Clark Gable Place)(1976年)、《豪饮》(Booze)(1979年)等。这些令人感到陌生的作品的反响相较《毕业生》自然难以望其项背。这从一个例子就可以看得出来。2003年,由韦伯的小说《新加的夫》(New Cardiff)改编的电影《春天的希望》(Hope Springs)票房惨淡(仅100万英镑),BBC辛辣地讽刺这是一部适合恋人约会时去电影院观看的电影(因为观众寥寥无几)。显而易见,此人的文学生涯走出了一条令人唏嘘的高开低走之路。
在查尔斯·韦伯诸多《毕业生》之外的作品中,最受人关注结果也最令人失望的莫过于《毕业生》的续作。毕竟,对于载着本杰明与逃婚的恋人伊莱恩(罗宾逊夫人的女儿)绝尘而去的公交巴士究竟会驶向何方是一个令读者产生遐想的话题。在延宕了40年之后,查尔斯·韦伯在2005年1月终于完成了他的新作《家庭学校》(Home School)。在这本书里,本杰明与伊莱恩婚后住在纽约韦斯切斯特县,由于对教育制度感到失望,本杰明决心在家中自己教授孩子(而不让他们上学),为此这对小夫妻不得不向丈母娘罗宾逊夫人求助,后者从加州来到纽约,想帮助她的两个小孙子学习成为医生。接下来这部小说画风大变,在伊莱恩在傍晚带着其他人离开的时候,罗宾逊夫人又一次获得了与本杰明独处的机会并尝试重温旧梦……
《毕业生》作者查尔斯·韦伯的个人生活,同样烙上了这一时代的印记。这位威廉姆斯学院毕业的精英对物质财富充满了厌恶。他不仅放弃了父亲(一位高薪的外科大夫)留下的丰厚遗产,还把自己的结婚礼物卖给了客人,并连续送走了四座房子。就连《毕业生》电影改编的版税他也拒绝接受(并声称他很高兴如此)。身为富二代的查尔斯·韦伯刻意过上了底层居民的生活,一直从事着清洁工,厨师和水果采摘员等工作,或者为大型连锁百货公司克马特(K-Mart)打工。2006年时,他们还因付不起房租(1600英镑)差点被扫地出门。
至于他的婚姻与家庭生活同样不走寻常路。他与爱娃相濡以沫超过40年,却不是作为夫妻——两人离婚的原因不是个性、财富或是其他原因,而是抗议美国缺乏同性恋者的婚姻权利或者婚姻制度本身。这对夫妇(或者更准确的说法叫做“生活伴侣”)有两个儿子。又与自己创作的小说情节雷同,韦伯把自己的孩子从学校里带走,让他们在家里自学。这在当时的加利福尼亚州是一种非法行为,为逃避法律的制裁他们干脆逃离加州,甚至一度在新泽西州管理过一个“天体营”,最后漂洋过海住在英国东萨塞克斯郡伊斯特本。而他们培养出的一个儿子现在成了一位“行为艺术家”,他曾经煮食过拌红莓酱的《毕业生》电影拷贝——令人目瞪口呆。
人物逝世
2020年6月28日,查尔斯·韦伯因血液病去世,享年81岁。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20 17:41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