柚苷是葡萄糖,鼠李糖和柚配质的复合体。为白色至淡黄色结晶性粉末。通常情况下含有6~8个结晶水,熔点83℃。在110℃情况下干燥至恒重得到含2个结晶水的晶体,熔点为171℃。柚苷可用作食用添加剂,主要用于胶姆糖,清凉饮料等。
简介
英文名称 Naringin
用途: 可用作食用添加剂,主要用于胶姆糖,清凉饮料等。
物化性质: 柚苷是葡萄糖,鼠李糖和柚配质的复合体。为白色至淡黄色结晶性粉末。通常情况下含有6~8个结晶水,熔点83℃。在110℃情况下干燥至恒重得到含2个结晶水的晶体,熔点为171℃。柚苷的味感极苦,浓度20mg/kg的水溶液仍有苦味。微溶于水,易溶于热水,乙醇,丙酮和温热的冰乙酸。结构中存在酚羟基,其水溶液呈微弱酸性。水解加氢后的产物“柑苷二氢查尔酮”为甜味剂,甜度约为蔗糖的150倍以上。
编号系统
CAS号:10236-47-2
MDL号:MFCD00149445
EINECS号:233-566-4
RTECS号:QN6340000
BRN号:102012
物性数据
1.性状:柚苷是葡萄糖、鼠李糖和柚配质的复合体。为白色至淡黄色结晶性粉末。
2.熔点(ºC):171
3.折射率: -84
4.比旋光度(º):-91
5.溶解性:微溶于水,易溶于热水、乙醇、丙酮和温热的冰乙酸。
毒理学数据
1、试验方法:腹腔
摄入剂量:2毫克/千克
测试对象:啮齿动物-鼠
毒性类型:急性
毒性作用:详细的毒副作用没有报告以外的其他致死剂量值
2 、试验方法:腹腔
摄入剂量:2毫克/千克
测试对象:啮齿动物-豚鼠
毒性类型:急性
毒性作用:详细的毒副作用没有报告以外的其他致死剂量值
生态学数据
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应给予特别注意。
分子结构数据
2、摩尔体积(cm3/mol):347.8
3、等张比容(90.2K):1103.4
4、表面张力(dyne/cm):101.2
5、极化率(10-24cm3):53.76
计算化学数据
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0.5
2、氢键供体数量:8
3、氢键受体数量:14
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6
5、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225
6、重原子数量:41
7、表面电荷:0
8、复杂度:884
10、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11
11、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3、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共价键单元数量:1
性质与稳定性
遵照规格使用和储存则不会分解。
贮存方法
食品级塑料袋外套牛皮纸袋密封包装。贮存于阴凉干燥处。
用途
柚果富含柚苷,其含量达1%左右,主要存在于果皮、囊衣和种子中,它是柚果中的主要苦味物质。柚苷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可用来制作二氢查尔酮类新甜味剂,以及防治
心血管疾病、过敏和炎症等药剂。
1.可用作食用添加剂,主要用于胶姆糖、清凉饮料等。
2.可作为合成高甜度、无毒、低能量的
新型甜味剂二氢柚苷查耳酮和
新橙皮苷二氢查耳酮的原料。
提取方法
柚苷易溶于酒精和碱液,也能溶于热水,根据这一特性,通常采用碱法和热水法提取。其生产工艺流程如下:柚皮→粉碎→浸石灰水或热水浸提→过滤→冷却沉淀→分离→干燥和粉碎→成品。
热水法
热水法提取过程如下:柚皮粉碎后,加3~4倍的水,加热煮沸30min,压榨得滤液。此步骤可重复2~3次。将滤液浓缩3~5倍后,静置(0~3℃)析出结晶,过滤分离取沉淀即为粗制品。可用酒精或热水精制。该法回收率低,沉淀时间长。近来
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橘研究所对该法作了改进,即浸提液用酵母或
果胶酶处理,缩短了沉淀时间,并提高产量和纯度达20%~30%左右。剩下的皮渣可用来提取果胶。
碱法
碱法是利用石灰水(ph12)浸泡皮渣6~8h,压榨得滤液。将滤液置于夹层锅中,用1:1盐酸中和至ph4.1~4.4,加热到60~70℃,保温40~50min。然后低温冷却使柚苷沉淀析出,收集沉淀物,用离心机甩干水分,置于烘房在70~80℃下烘干,粉碎磨成细粉即为粗制品。用热酒精重复结晶2~3次,即得纯品。
改进工艺
采用上述方法,由于提取过程中柚皮中的糖、果胶、蛋白质、色素等成分同时进入提取液,致使产品纯度低,需要多步重结晶使之纯化,因而提取时间长,工艺较为复杂,并使溶剂、能量和成本增加。为简化工艺,提高产品纯度,降低成本,人们对柚苷回收工艺作了许多研究。李炎等(1997)采用超滤法澄清柚苷提取液,经结晶所得产品纯度可从传统碱法的75%提高到95%,其超滤操作条件以压力0.15~0.25mpa,循环通量180l/h,料液ph9~10,温度50℃左右为宜。日本itoo(1988)成功地利用大孔吸附树脂diaion hp-20纯化柚苷,吴厚玖等(1997)也报道了几种国产大孔吸附树脂对柚苷具有良好的吸附和解析性能,可用于柚苷分离提纯。概括之,作者提出如下改进工艺,流程图是:柚皮→粉碎→热水浸提→过滤→超滤→超滤透过液→树脂吸附→解析液→浓缩→冷却沉淀→分离→千燥→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