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城故城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柘城故城,位于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城关镇北旧湖内,柘城故城层叠着从新石器时代至明代的文化遗存,总面积达288万平方米,是豫东地区文化内容最为丰富的遗址之一。
历史沿革
据《柘城县志》记载,上古时期,柘城为朱襄氏邑,春秋时期为陈国的株野,战国时期为楚国的株邑。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并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开始在这个城池设置“柘县”。
据历史记载,西汉时,柘县城的四周有夯筑而成的高大坚固的城墙,其城墙周长十一里,高二丈,墙宽一丈八尺,城外濠池也为一丈八尺。北城是以夯土堆积而成,坚固。每至阴雨季节,城外水势高涨,城内虽然地势低洼,但因城池坚固,大水也不至淹没县城。在西汉时期,故城城墙就已经多次修缮。
隋文帝开皇十六年(596年),柘城开始称之为“柘城”。
明成化元年(1465年),柘城县城墙坍塌。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柘城知县甄儒将城墙修缮。明正德六年(1511年),农民军刘六、刘七等作乱,署衙对城墙进行了维修增高,以抗乱军。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至嘉靖十七年(1538年)间,柘城历任知县胡世忠、于濠、高举、王瓒、艾景贤、冯钺等人,都对城墙进行过维修。像大多数古城池一样,当时的城门有四处,东门叫瞻鲁门,南门叫永安门,西门叫仰京门,北门叫长乐门。四门均建有城楼和女墙(城墙上的矮墙)。那时候的女墙,不再是夯土,而改以蓝砖砌成。因柘城居于黄泛区,随着黄河的泛滥淤积,柘城城墙外的地面被一次次地抬高。而城里,因为要挖土垒高城墙,又一次次地被降低。这个原理,与黄河成为“悬河”的道理基本上一样。久而久之,就造成柘城故城“北城土坚,水涨则外高而内下。”据清光绪年间《柘城县志》记载,明朝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七月,黄河自野鸡岗决口。河水沿着旧黄河从西北方向涌来,城墙坍塌。雨水夹杂着河水注入城内,官署民居被淹没殆尽,城内居民被迫移居南关。从那时开始,柘城这个县城开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柘城故城”,逐渐荒废。因为地势低洼,后来就形成了北旧湖。柘城故城被淹没后,居民逃至城南的高岗地带避难,很快形成了居民区。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师尚诏起兵作乱,当时柘城的知县姜寿倡为抵抗乱贼,率领刚刚形成居民区的居民在城南重新建了一座新城。柘城新城周长四里,高二丈,城墙宽一丈余,并在城外开凿了无水城壕,绕城一周,深一丈,宽三丈。建有四门,东为迎熙门,南为向明门,西为望汴门,北叫拱辰门。四门上修筑了城楼,在柘城故城的旧南门处建了县衙,用于署衙办公。
《柘城县志》载:“康熙二十八年,北城圮于水。知县史鉴损资修葺。北门桥亦圮,并新之。”“旧城虽废,遗址尚存,土刚坚固,足御水患,况河水自西北来,新城实赖以保障。新城土弱易颓,卒不可守,若更砖旧城,亦一劳永逸之计也。”
1957年,文物普查时发现柘城故城。
197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二队和商丘地区文管会对旧北门遗址进行考古调查。
1988年,上报“全囯文物分布图—河南柘城部分”文物材料时,将该遗址定名为“柘城故城”。
2002年底,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对旧北门遗址进行考古复查,采集有龙山文化、岳石文化、晚商等时期的遗物,确认为新石器、龙山文化的早期遗存。
遗址特点
综述
柘城故城,总面积约288万平方米,呈长方形,东西长1800米,南北长1600米。整个遗址低于周围地面约3~4米,最南部、西部部分、东部边沿均被城市建设及民居所覆压,北部较南部低洼,常年存有大量积水。遗存下来一些文化遗迹,如:故城城墙、夏御叔墓(白瓷塔)、歇鹤台遗址、朱襄氏祠堂旧址、柘沟春水旧址。
歇鹤台
歇鹤台又名锦鸡台、锦鸡园,是柘城县的七台八景之一。位于柘城县春水路北侧,是春秋时老子路经柘城歇息之处,是一处自春秋至明代延续不断的文化遗址。该园南北长约90米,东西宽约60米。历代均在此建祠修庙,祭拜老子,传播老子文化。光绪二十二年的《柘城县志》记载:“歇鹤台,相传老子歇鹤于此。”1996年,柘城县恢复了古歇鹤台景观,在锦鸡台原址上重新修建仿古建筑。在歇鹤台南北中轴线上依次建有山门、锦鸡亭、城隍殿,并筑有围院。院三周湖水环绕。
故城土城墙
柘城故城土城墙,位于故城的西边沿,是故城的西墙。西墙南北向,残存总长约230米、宽10~15米,高5~10米不等。
白瓷塔
白瓷塔位于故城内北侧湖心路东侧。原名白瓷堆,又称瓷神台,上有庙宇三间,内供奉白瓷姑娘神像,它是根据一个传说塑造出来的神话人物。2011年~2013年,柘城县政府复文化古迹,复建了白瓷塔。白瓷塔苑占地3600多平方米,设计为七层八角式,塔身高40米,是城县十大地标性建筑之一。在白瓷塔一楼,竖立着白瓷姑娘的汉白玉雕像,像高3.2米,重达约4200公斤,是由国内著名雕刻大师国家高级美术师刘宏立先生雕刻而成的。
白瓷塔的二层至七层,依次有当地书画展作品展示、文化传说介绍、白瓷塔建筑简介等内容。
区域分布
根据对柘城故城多年来出土的文物分析,文物部门把柘城故城分为四个区域类型:古城墙区。从故城北门口往西的一段城墙,土质坚硬,夯土层平均在十四厘米左右。里面的两汉、晋、隋、唐、宋器物标本较多,偶有战国铜镞、铁锛和汉代小薄砖墓出现。这些早期遗物的出现,可能是后人筑城提土带上去的。这说明,这段城墙至少可以追溯到战国时代。为“秦置柘县”提供了“城”的支撑。
汉文化区。从北门口往南至原来的朱襄王庙旧址,也就是北湖的北半部。这一带出土的早期文物大都是汉代、汉代以前和新石器时代的龙山文化遗存,尤其是旧湖东北区挖鱼塘时曾出土了汉代的下水管道。这标志着柘城在汉代已经具有了较大城市的规模,并且在城市建设中已经很重视环境设施了。
手工业作坊区。在故城的最南部,柘城县春水路北小街北端至文庙街北端一带。该处出土了大量的商代和秦汉时期的器物和更早一些时期的陶器,另有鹿角质磨制工具、烧骨、纺轮、网坠、三国时期的瓦当、曲尺型建筑构件,并有大面积的红烧土面,在烧土面近旁还发现了一块重50公斤的含有铜质的铁块。由此推断,这一带应该是早期的手工业作坊区。同时这一片还发现有多个时期的器物堆放在一起的现象,这可能是洪水从故城西北方向冲来,冲淤而形成的。
居民区。沿柘城县春水路向北至原水利局以西这一带。西关村委挖鱼塘时曾出土过水井、房基、钱范和陶器,说明这一带是居民区,也是重要的手工业作坊区。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城是不能随便建的,它也要遵循严格的等级制度。官大城墙高,天子的城天下第一。汉代城墙大都是土城。唐代以后,大都是砖城。明代盛行筑城之风。柘城故城的城墙宽大、高深。这也能从一个侧面佐证,历史上的柘城,人口众多,交通方便,商业繁荣。
文物遗存
柘城故城采集有蓝纹、方格纹、绳纹和附加堆纹泥质灰陶片,以及凿形足鼎、甗、甑、罐、盆、器盖等陶器残片。另外,还采集有少量骨器、蚌器、角器、纺轮、网坠、唐三彩等遗物。此外,在故城遗址北部的旧北门遗址上进行实地调查发现有典型的岳石文化陶片。如:夹粗砂褐陶甗、陶罐、泥质灰陶碗形豆、榫口鼓腹罐等。
研究价值
柘城故城是一处从新石器时期至明代延续不断的重要遗址,对研究柘城故城历史中的社会状况、城池的发展变迁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保护措施
2000年,柘城故城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3月5日,柘城故城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柘城故城位于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城关镇北旧湖内。
交通信息
自驾:自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柘城故城,路程约11.8千米,用时约21分钟。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18 15:40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