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铭久,辽宁
海城人,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
万州区诗歌创委会主任,作协名誉主席,重庆市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当代著名诗人。
少年时酷爱美术。读中学时与同学组织了“狂飙”诗社。1964年入伍,任空军高炮一师三团作训参谋,转业后到万州。1983年开始诗歌创作。1983年散文组诗《浅刺集》刊在《重庆日报》。1987年7月16日散文诗三章《 巫峡行》在《人民日报》发表。1988年散文诗《岸》刊《散文》12期。后该诗等被《青年文摘》《中国散文诗大系》《十年散文诗选》《青年散文诗选》《探索散文诗选》《中国散文诗精选》《中国散文诗大系.》《写诗手册》等选入。1990 年散文诗集《沉思的风景》由重庆出版社出版。后又间断写了《时光之轮》132章。散文诗曾获《星星》诗刊“中国星星抒情诗大奖赛” 江西作协“牡丹亭散文诗大赛”等 奖。1986 年加入四川作家协会,当选为
万县地区散文诗学会会长;四川省散文诗学会理事。
1988年他转入诗歌创作,诗作不断地在《人民文学》《诗刊》《中国作家》《十月》《青年文学》《星星诗刊》《诗选刊》《诗潮》《上海文学》《萌芽》《中国诗人》《绿风》《北方文学》《扬子江诗刊》以及海外《新大陆》《明报》《笠》等发表。出版诗集《峡谷的风》《世纪的回声》《黛水之光》《情感的边缘》《神女峰背后》《叙述中的抵达》《红透的山谷》;主要作品有组诗《洪水退去之后》《原地旅行与回旋》《湘鄂西速写》《三峡,时光从心头流过》《大辽河》《神女峰日记》《柏铭久代表作21首》等。
曾获《星星诗刊》“中国新诗大赛奖”《诗神》“诗神杯全国新诗大赛奖”《诗刊》“全国新田园诗大奖赛”中央电视台“神州之光诗大赛”《芒种》“全国万家诗会”和第二届
重庆市文学奖等奖。作品选入《
中国诗歌精选》《中国年度最佳诗歌》《新中国五十年诗选》《中国诗歌年鉴》《中国星星四十年诗选》《中国新诗选》《
新世纪5年诗选》《92华文诗精选》《中外散文诗鉴赏大观》《90全国报刊集萃》《绿风诗刊百期集萃》《93中国诗歌年鉴》《00期集萃》《中国.四川新时期诗选》《星星抒情诗精选》《十年散文诗选》《青年文摘》《中国诗选》《中国诗歌精选》等。
他多次深入三峡,攀神女峰,与那里的山民生活在一起。创作大量独具特色,大气奇崛,充满生命意识的“三峡诗”。他说:“过去诗人创作的三峡诗主观成分太多” “诗人应该有双敏锐的眼睛看见他面前生存的大山;诗人的眼睛下面应该有双眼睛看清自己生命的突围与困扰的现状;诗人的背后应该有双眼睛透过现在看清过去;诗人面前还应该有双眼睛透过眼睛,看到未来和整个世界。”“三峡诗不只是地域特点,几个地名,更重要的是三峡人,他们的生活、生存状况,他们的喜怒哀乐。你的心与他们的心跳动在一起,与大山跳动在一起;你的生命血液与那里的历史与现实流汇在一起; 你的梦与他们梦梦在一起;你的诗就是没有三峡的词语,而你写的一草一木也能让人体味出三峡的滋味。”原《星星诗刊》《诗刊》主编著名诗人叶延滨在《柏铭久其人其诗》中写道:“柏铭久的诗,在四川诗界,可以说是一个寂寞的独秀峰。”“但他确实是四川中年诗人中的佼佼者,以其诗歌中的才情和品味和文化氛围,在诗坛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王晓初在《柏铭久:走向三峡深层的诗歌》写道:‘诗崇高的倾向在我看来,似乎一直也是同样的一种深入转化的对真实的介入’正是这种对真实的介入,或者说对真实的揭示构成了柏铭久的诗歌艺术。”
青年诗歌评论家向黎明在《纵横的诗 如梦的境》称:“古往今来,中国很少有诗人不写三峡,也很少有诗人把三峡诗作为一生的目标来写。像柏铭久把一生的大部分时间、精力、感情都用在了对三峡诗歌的深度挖掘是第一人”“柏铭久是三峡诗界的一块碑”三峡学院何休教授在《诗坛:悄然崛起的三峡诗群》一书中称:“《黛水之光》《神女峰背后》两部新诗集相继出版,标志着诗人诗歌风格的成熟,奠定了其在三峡诗群中的主力军地位”其中《大山交响》《一条漂满阳光的大河》《夔》《大风吹过》《红透的山谷》《神女峰日记》等气势恢弘,不可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