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箐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
贵州省桐梓县狮溪镇境内,与重庆市南川区金佛山自然保护区相邻。保护区距桐梓县城约150公里,距离重庆市南川区主城约50公里。保护区的地理坐标为北纬28°48′至28°55′,东经107°02′至107°13′,占地面积约4200公顷。该保护区气候多样,包括中温带、南温带和北亚热带气候类型。
简介
柏箐喀斯特台原林区是由柏枝山喀斯特台原和箐坝大山喀斯特台原两部分组成,位于贵州省桐梓县境内最北端的狮溪镇,与重庆市南川区金佛山自然保护区毗邻,距桐梓县城150余公里,距重庆南川区主城50余公里。地理座标为北纬28°48′~28°55′,东经107°02′~107°13′,面 积4200h㎡,该 区 雨 量 丰富,年降水量1382.1,mm,年均气温6.4~10.3℃,冬季长达200d以上,具有长冬无夏、春秋相连的气候特点。
狮溪河自北向南,箐坝(箐坝山)在河西,柏芷坝(
柏芷山)在河东,两地相距20公里,1985年被列为县级自然保护区。柏芷坝(
柏芷山)牛角寨,海拔2227米,是
大娄山山脉的最高峰。
自然资源
该保护区属典型的中亚热带
常绿阔叶林,其植被保存完好,植物种类繁多,森林覆盖率达91.6%,天然非布植物1280种,植被类型以中亚热带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为主,由于保护区内地形起伏大,植被类型依据海拔梯度呈现灌草从一竹林或灌丛一次生山地
落叶阔叶林一原始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演替规律。保护区内珍稀植物种类多,种群数量大,分布集中,属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银杉( Cathayuargyrophylla)、珙桐( Dauidiain-uolueratlavarinoluerala),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香果树( Emmenopterys i henryi)水青树( Tetracen-lronsinense)等。
柏箐自然保护区内林下土壤质地为黄棕壤,通透性好,腐殖质层厚,林内又通风透光,湿度大,有利各种大型真菌的生长繁殖。根据1987年对该地区大型真菌的调查所采集到大型真菌标本记录资料夕经整理鉴定,定种178种,隶属79 属,36科,其中2种为国内首次报道,23种为贵州新纪录。其中食用菌63 种,药用菌46种,毒菌12 种。
此外,保护区内鸟类、爬行类等动物也异常丰富。记录夏季鸟类112种,隶属12目36科,优势种为
红嘴相思鸟(Leiothrixe lutea)、强脚树莺(Celtia fortipes)、绿翅短脚鸭(Hypsipeles mcclellandi)、黄臀鸭(Prenonolus xcanthorrhous)领雀嘴鸭(Spizixos semilorques)、黑头奇鹛(Heterophasia melanoeuca);保护区动物地理区划处于东洋界华中区西部山地高原亚区,夏季鸟类区系以东洋界占明显优势,种类达83种,古物种数74.11%,古北界15种次之,广布种14种;属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7种,分别为褐冠鹃隼(Arieeda jerdoni)、蛇雕(Spilomis chela)凤头鹰(Accipiterriuirgaltus)、红单(Patco tinnumeulus)、红角鸭( Olus sunian)、 白冠长尾雉(Syrmatieusreevesit)、
红腹锦鸡(Corslophus pictus) ;属“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的67种,占物种数的59.82%;
白冠长尾雉被“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列为濒危等级,10种被列为近危等级,7种被列入CITES附录Ⅱ中,6种中国特有种。
柏菁保护区共分布有
两栖爬行动物37种和亚种。 其中两栖动物13种,隶属10属7科1目。在
柏芷山有分布的12种,箐坝山有分布的9种,两个地点共有种8种,稀有的种类有小角蟾Megophrysminor和红点齿儋Oreolalaxrhodostigmatus。本区共分布有爬行动物24 种和亚种,隶属16属5科2日。毒蛇有白头蝰、短尾蝮、原矛头蝮等3种。其中柏芷山有爬行动物16 种,箐坝山有20种。分布范围小,数量少的稀有种类有黑脊蛇、
紫灰锦蛇黑线亚种、
黑背白环蛇、颈槽游蛇、
黑线乌梢蛇、白头蝰等 。除此之外,还有属于国家一类保护珍稀动物
华南虎、
金钱豹、
长尾鸡等动物。
金佛山方竹笋
保护区地处中亚热带,其森林主体是喀斯特台原上发育的中亚热带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生态系统。
金佛山方竹 ( Chimonobambusa utilis) 是该生态系统的重要层片,生长极为繁茂,并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其数量之多,面积之广、分布之集中均属世界罕见。因此,
狮溪镇被称为中国方竹第一大镇,有原生方竹林5万亩,年生产笋干30万公斤。
据调查资料分析,其气候受湿润季风控制,为中亚热带气候,并处在逆温锋面之上;年日照时数1094.4小时,年辐射总量3364MJ·Mˉ2年ˉ1;年 平均气温 6.4~10.3℃,一月平均温度-0.4~4.2℃,七月平均温度16.0~ 20.l℃;年降雨量1300~1400mm,年平均相对湿度90%,雾日特多,与
金佛山方竹喜温凉、潮 湿多雾的生态习性相适应。柏箐自然保护区2000米左右的海拔,正是方竹生长的最好环境。
方竹形呈四方,有棱有角,其笋不发于春而茂于秋,是吸大自然之灵气生长而成的稀有之物。方竹以笋用为主,因其生于高山丛林,品质纯净,形态方正,肉厚鲜美,营养丰富,
方竹笋被已故林学家陈嵘教授誉为“竹笋之冠”,加之中秋后出笋,形成竹笋上市季节反差,深受国内外市场欢迎。
经济资源
箐坝出产的大白豆,1957年参加全国农业展览,并作国宴上的珍肴,销售海内外,年产量3500公斤。箐坝还是大量生漆产地。
保护区内还有大量中药材,仅柏芷坝(
柏芷山)即年产干天麻200余公斤。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植物资源可以入药,如:中华栝楼根和果均作天花粉和栝楼入药;路边青全草入药,有祛风、除湿、止痛、镇痉之效;露珠草全草可清热解毒、生肌;野芝麻全草治跌打损伤,花治妇科及
泌尿系统疾病;地梗鼠尾全草治肺病;白接骨叶和根状茎入药,可止血:油点草根有补虚止咳功能;藜芦根状茎和根有毒,有涌吐风痰、杀虫疗疟的功能;小花八角根、树皮、叶、果入药,煮水可作杀虫农药,树皮外用可治
风湿骨痛、
跌打损伤,内服可治风湿骨痛、感冒风寒、呕吐腹泻、胸腹气痛,有毒,不宜多服(但柏箐山上常以“八角茴”作调料使用);千金藤根含多种生物碱,为民间常用草药,味苦性寒,可祛风活络、利尿消肿;艾麻根可祛风湿,解毒消肿;雀舌草全株入药,强筋骨,治刀伤:酸模全草药用,治皮肤病(柏箐区内称“
牛耳大黄”);金丝桃根及果药用,果可代连翘,祛风湿、止咳、下乳、调经补血,治跌打损伤;
密腺小连翘全草药用,可调经活血,解毒消肿;筒鞘蛇菰全株入药,有止血、镇痛和消炎等功效,民间用以治痔疮和胃病;大戟根入药,通便、消肿散结,主治水肿,有毒,宜慎用;野胡萝卜果药用,可驱虫;灯笼草全草治感冒、疗疮、蛇及狂犬咬伤;拉拉藤全草药用,清热解毒,消肿山止痛,利尿;卷丹药用可
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狭叶重楼根状茎有小毒,有清热解毒、杀虫、消肿止痛、解酒毒功能;又蕊薯预的根状茎有祛风、利湿功能;薯蓣的块茎可补脾胃、益肺肾。
主要景点
在保护区内有危岩、奇穴、瀑泉、珍树、奇花、异草、珍禽、异兽、禅院、溶洞供游人观赏。“燕子洞”是保护区内最佳游览胜景,须经“爬天梯”、“过栈道”而后至。洞内建有万民寺、石塔。进洞探源,曲径通幽,可见石柱擎天,石幔铺地,有“天似穹庐”之奇,“火箭腾空”之妙。更加钟乳石千姿百态,燕子成群,朝飞暮宿,还有瀑布三跌,令人流连忘返。柏箐自然保护区,是夏天避暑纳凉,森林旅游观光的好去处。
2013年,桐梓县人民政府与重庆中冶建工集团签订柏芷山国际旅游度假区投资合作协议。该旅游度假区项目规划总投资40亿元,拟用8年时间打造柏芷山为集旅游观光、度假休闲、避暑养生为一体的国际旅游度假区,重点打造燕子洞、大小月宫门、美女树、牛角寨、倒流水、一线天、展望石、飞天龟、破路缸等人文特色景观。重庆中冶建工集团的加入,在桐梓最北端的狮溪镇,拉开了5A级国际
旅游景区建设序幕。
中冶·柏芷山国际度假公园位总占地约2300亩,包含酒店式公寓、花园洋房、MINI别墅、联排别墅、定制别墅等多种物业形态, 配有原生态精品酒店、风情商业小镇、会所、生态农贸市场等,集旅游、养生、娱乐休闲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