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窳山位于
中阳县城东五公里处,峰峦秀丽、叠嶂巍然,山中常年满目苍翠,山头四季白云缭绕,稀有树种“白皮松”和中国特产珍禽“褐马鸡”也是柏窳山独具的自然景观。柏窳山中还有许多古松柏,诸如龙爪松、凤尾松、迎客松、望客松、镇山柏、千岁柏、万寿槐,以及更多的无名古松柏,千姿百态。有的笔直挺拔、雄伟矫健;有的虬于扭曲,古朴苍劲;有的形如猛兽;有的状似珍禽,可谓惟妙惟肖,天然自成。这些大自然的杰作,自古以来流传着许多神奇美妙的传说,引发了无数游人的浮想遐思。
简介
柏窳山位于中阳县,据康熙四十八年(1709)《宁乡县志》记载,中阳县古八景之中的“林泉昏雾”,就在此山之中。
山腰有金代创建的道教庙宇——
龙泉观。庙堂依山而筑,布局严谨,结构精巧。庙中有清冽甘醇的“龙泉水”。相传农历三月十七为
圣母生日,这里届时举办
庙会,游人香客云集山巅,汲取龙泉圣水,观赏柏窳胜景。另有傅山隐居此地的“方石山房”,其间留有题词真迹。
龙泉观
窳内松环柏抱之中有一处依山而筑的
古建筑——龙泉观,创建年代不详,据观内石碑记载,重建于金大定十年(1170),距今至少已有八百余年的
历史。后经元、明、清相继重修与扩建,逐步形成今天巍峨雄宏、鳞次栉比的道观建筑群,可分为昭济圣母庙建筑群和真武庙两组,共有殿堂楼阁60余间,占地
面积达3000余平方米。
昭济圣母庙
昭济圣母庙建筑群以依山势而筑的三层楼阁和戏台为主体,
中轴线上自南而北依次为傅山
纪念室、戏台、寝宫、昭济圣母庙、扶桑大帝庙,轴线东有土地庙,西有老君庙、三官庙,山神庙、傅山真迹碑亭,每个建筑互相联系,又自成院落,独具风格。昭济圣母殿前有“
八角琉璃井”,造型玲珑别致,
泉水甘冽清醇,且旱不减、涝不增,终年潺潺长流。游人至此,争相畅饮龙泉圣水,传说饮此水可消灾免难、医治百病。1995年经取样化验,此水为含锶优质矿泉水。今圣母殿西墙有诗刻赞龙泉水“灵岩石髓喷寒泓,一水潆洄涧底生。玉瓷引来仙液满,金波通去
小溪明。但逢盛世宜为醴,不出名山总是清。玩到中流恬淡处,升沉无事问君平”。
楼东侧有“介石山房”,因山房由巨石
自然支立呈“介”字状而得名。今“介石山房”石匾额为宣统元年(1909)宁乡知县祝家瑞所题。另有诗刻一块,为道光元年(1821)清代
书法家永宁知州王继贤手迹。诗为“几度来游此柏窳,每因公事返行车,今朝得遂林泉兴,坐看青云拂紫霞”。描绘了柏窳山特有的“林泉昏雾”景观。明亡后,本县处士王捂,不堪动乱世态,隐居于此石室,研读道家学说,他还精通医理,曾妙解傅山医方,治愈一商人疑难病症,傅山闻知,深感王捂才智非凡,于康熙十三年(167)八月访王捂于“介石山房”,与王捂结为密友,朝夕相处,研讨医术,共议国事,切磋诗文,历时一年,与王捂同行出山。山房内原留有傅山手笔诗石一块,今已遗失。
乾隆二十四年(1759)在圣母庙西侧建碑亭一座,亭内碑刻系傅山访王捂题字真迹,字迹章法浪漫,笔力遒劲。碑的另一面为南极老人所题七言绝句,字迹龙飞凤舞,运笔如流,似文章一气呵成。碑呈不规则三角形,富有自然之美,为中阳县文物珍品。 戏台西侧巨大岩石有一株同根双枝古柏破石而出,柏根如蚊龙盘地,树干似
蟠龙腾空,千百年来不减其势,傲然挺立。巨石上所题“双柏台”至今清晰可辨。
真武庙在圣母庙东南200米,建于清康熙六年(1667),为民居四合院形式,殿内有真武大帝及青龙、白虎5尊高大泥塑彩像,工艺精湛、栩栩如生,为中国民间泥塑精品。院内月台前有两棵浓荫蔽日、高大参天的古松“盘龙松”与“栖凤松”。“盘龙松”从树根起有一道10公分宽、2公分深的自然沟痕,呈螺旋状一直旋转到顶,传说是很久以前有条龙在上面缠绕留下的痕迹,故得此名。而“栖凤松”至今仍筑有鸟巢,有飞鸟栖息。
自然景观
柏窳山中还有许多古松柏,诸如龙爪松、凤尾松、迎客松、望客松、镇山柏、千岁柏、万寿槐,以及更多的无名古松柏,千姿百态。
有的笔直挺拔、雄伟矫健;有的虬于扭曲,古朴苍劲;有的形如猛兽;有的状似珍禽,可谓惟妙惟肖,天然自成。这些大自然的杰作,自古以来流传着许多神奇美妙的传说,引发了无数游人的浮想遐思。
珍稀动物
中文正名:褐马鸡---珍禽国宝
拉丁学名:Crossoptilonmantchuricum
命名:Swinhoe,1862
英文名:Brown=caredPheasant
地理分布:濒危种。仅见于山西
吕梁山附近、河北西北部。总数约5000只。
保护等级:国家重点保护Ⅰ级山西省已将褐马鸡定为省鸟。褐马鸡在中国,除
山西省吕梁山的关帝、
管涔山林区少有分布外,河北省西北部小五台山林区360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1987年调查仅有数百只,现约计有2000只左右。
人文特色
相传农历五月十七日为昭济圣母生日,自清
康熙四十六年(1706)建成戏台之后,届时举行
传统庙会三日,每年庙会期间,附近城乡
百姓成千上万纷纷来此游览观光,求嗣祈安,人们能在劳作之余,登临柏窳山领略家乡
自然风光之美,确也是一件美事。 龙泉观逐步受到
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重视,在多方面的努力下,对柏宽山古建筑进行了全面维修保护,终使荒妃年久的柏窳山古迹又重现了昔日的光彩。
历史人物
傅山字青竹,后改青主,别号颇多,诸如公它、公之它、朱衣道人、石道人、啬庐、侨黄、侨松等等,不一而足。阳曲人。六岁,啖黄精,不谷食,强之,乃饭。
读书过目成诵。明季天下将乱,诸号为搢绅先生者,多迂腐不足道,愤之,乃坚苦持气节,不少媕冘。提学袁继咸为巡按张孙振所诬,孙振,阉党也。山约同学曹良直等诣通政使,三上书讼之,巡抚吴甡亦直袁,遂得雪。山以此名闻一下,甲申后,山改黄冠装,衣朱衣,居土穴,以养母。继咸自九江执归燕邸,以难中诗遗山,且曰:“不敢媿友生也!”山省书,恸哭,曰:“呜呼!吾亦安敢负公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