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氏中喙鲸(学名:Mesoplodon densirostris)前额平坦。鳍肢可收入体壁的袋形浅凹中。尾叶后缘直,中央没有缺刻。雄成体体表有显著的疤和齿痕。雄性的柏氏中喙鲸是鲸豚类动物中长相极怪异者。
下颚隆起处长有两颗巨大的牙齿,好像一对角;牙齿上还可能覆有
藤壶,使其头顶看来仿佛长了两团暗色的绒线球。虽然这个特征平时并不明显,但在海上时,仍算是个容易辨识的特征。雌鲸的下颚虽然也同样有隆起(较不明显),但是没长外露的牙齿。该种与其他喙鲸属的喙鲸区分可能非常闲难。柏氏中喙鲸的种名densirostris意为“骨质致密的嘴喙”,因为最早是根据一小片沉重的下颚来描述这个品种;后来才发现柏氏中喙鲸的骨骼是动物界中密度最高者。
雄性和雌性的平均体长4.5~4.6米,平均重820~1,030公斤。头小,喙短,额隆低,喙与
额隆之间无摺痕分界。背鳍近三角形,梢端向后,位于距吻端约2/3体长处。鳍肢小而窄,可收入体壁的袋形浅凹中。尾叶大,后缘直,中央没有缺刻。
呼吸孔新月形,凹面向前。两下颌间有1对“V”形的喉沟。雄成体的背面和腹面均暗灰色,体表有圆形或椭圆形的白色的疤和齿痕。
幼体和雌成体背面中灰色,腹面白色。只在雄成体长出1对有功能的齿。雄成体吻突部有次生性骨化的吻中管。
上颌骨侧沟浅而不显著。在枕大孔腹缘中央有较小的第三
枕髁。
该种的下颌骨形成粗大的弓起。在成年雄性,1枚厚实侧扁的獠牙从此弓起的前部萌出,伸向前方,并伸出到上颌顶面之上。齿的位置远在下颌联合之后,形状侧扁,其顶端中央稍后处具1个尖的小齿。有些个体的獠牙被藤壶类的蔓状胸肢所覆盖。下颌齿的位置和形状是鉴别各种中喙鲸的关键特征之一。
椎式:C7,T10~11,L8~11,Ca17~21=45~47(枚)。注(C:
颈椎,T:
胸椎,L:
腰椎,Ca:
尾椎)
柏氏中喙鲸出现在所有海洋的温带和热带水域,主要栖息在海洋的深水区(超过2000米)或
大陆坡区(200~2000米),很少在大陆架海域。
单个或成对活动的最常见,也曾记录到3~7头的小群(偶尔多至12头)。一般执行浅层潜水,但深潜也能持续45分钟之久。在间隔约15至20秒的一连串浅潜后, 会再深潜20至45分钟。浮升海面时, 嘴喙先出现,且直指向天;在呼吸之后,有时会拍击海面,而且在隐没之前,缓缓翻滚一下。咸信其生性谨慎。喷气小而不明显,但在风平浪静的日子里或许看得见,气柱向前倾。疤痕显示竞争的雄鲸之间有打斗行为。
主要以
头足类的黵乌贼科、酸浆乌贼科和帆乌贼科动物为食。当然,它们也很可能大量捕食其他鱼类和无脊椎动物。
原产地(海域):安哥拉、澳大利亚、巴哈马群岛、伯利兹、巴西、喀麦隆、加拿大、佛得角、开曼群岛、智利、中国、哥伦比亚、科摩罗、哥斯达黎加、厄瓜多尔、斐济、关岛、危地马拉、圭亚那、洪都拉斯、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肯尼亚、科科斯群岛、基里巴斯、马达加斯加、马来西亚、马绍尔群岛、毛里塔尼亚、毛里求斯、马约特岛、密克罗尼西亚、摩洛哥、莫桑比克、缅甸、纳米比亚、瑙鲁、新喀里多尼亚、新西兰、尼加拉瓜、尼日利亚、北马里亚纳群岛、阿曼、巴基斯坦、帕劳、巴拿马、巴布亚新几内亚、秘鲁、菲律宾、葡萄牙、留尼汪、圣赫勒拿、阿森松岛、特里斯坦-达库尼亚群岛、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塞舌尔、所罗门群岛、索马里、南非、西班牙、斯里兰卡、坦桑尼亚、托克劳、汤加、英国、美国、乌拉圭、瓦努阿图、委内瑞拉、越南、
瓦利斯群岛和富图纳群岛、西撒哈拉、也门。
婚配为一夫多妻制。有关柏氏中喙鲸的繁殖资料非常有限。推测两性在9龄左右
性成熟。雌性每胎产一仔,初生仔鲸长1.9~2.6米,重约60公斤。
柏氏中喙鲸普遍分布于大多数
热带海洋,为喙鲸属中最常见的一种(Reeveset al. 2003)。夏威夷海域估计有2138(CV=77%)头(Barlow 2003)。
墨西哥湾北部有106头喙鲸出没(CV=41%),可能是柏氏中喙鲸和杰氏中喙鲸的混合(Mullin & Fulling 2004)。弗格森和巴洛(1999)估计有32678头喙鲸活动于东太平洋,其中主要是
秘鲁中喙鲸和柏氏中喙鲸(Pitman & Lynn 2001)。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The IUCN Red List):资料不足(DD),2008年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