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分离派(Berlin Sezession)是19世纪末由德国柏林官方艺术组织中分离出来的美术家联盟。一批青年艺术家在法国艺术改革浪潮的鼓励下,重新拾起反主流的旗帜,坚决抵制古典主义学院派,反对德国政府狭隘专断的民族文化政策,推崇现实主义和印象派绘画,提倡艺术探索自由精神,形成这一时期特有的艺术现象—分离派运动。
概念简介
19世纪末,一批德国青年艺术家对保守的学院派极为不满,强烈抗议政府所采取的狭隘专断的民族文化政策,他们纷纷退出官方正式的艺术家组织,这一行为被称为分离派运动。最早的分离派运动出现在慕尼黑,1898年,柏林美术学院以利贝曼为首的十一人社也与1893年成立的自由艺术家联盟中的主要成员共同组成柏林分离派。他们极力推崇法国现实主义和印象主义绘画,以新的艺术目标与学院派及官方艺术相抗衡。其创作活动一直延续到1914年,成为当时德国影响最大的分离派组织,也推动了其他地区分离派组织的形成。
历史背景
19世纪末,受法国美术思潮的影响,一批富有改革精神的青年画家要求脱离学院派因袭守旧的清规戒律,探讨新的艺术风格。他们勇敢地退出了官方支持的艺术家联盟,自由结社、自办展览,形成了“分离派”及其运动。分离派运动是德国的美术革新运动,与印象主义和象征主义有密切联系,是德国20世纪初现代主义运动的先驱,对表现主义有直接的影响。
发展沿革
1892年,慕尼黑地区的艺术家特吕布纳、乌德和施图克等人率先成立了一个小规模的独立艺术家团体,这是慕尼黑分离派的前身。法国的艺术运动很大程度地影响到了这些画家的思维方式,这种与时尚潮流相契合的行动受到了许多同行业者的赞赏,该团体的影响力在德国不断扩大。
慕尼黑分离派的成功兴起间接帮助了柏林分离派的建立,后者具备更大影响力和历史意义。
19世纪末,作为分离派运动在德国最大的一个代表性团体,柏林分离派成立,其正式成立的时间是1898年。他们的活动一直延续到1914年,运动过程跨越了一战前完整的西欧美术改革时期。
在1910年,柏林分离派中有一批成员脱离了团体形成了新分离派,其中一部分画家后来经过风格演变逐渐投向表现主义。随着艺术改革进入后期,第一批新生的艺术流派逐渐被第二批诞生的衍生流派所替代。1914年,柏林分离派剩余的成员有近一半的人员退出,形成了又一个名为“自由分离派”的团体。至此,柏林分离派名存实亡。
柏林分离派主要画家为利贝曼、施图克、史雷佛格特以及路易斯柯林特。
代表人物
弗朗茨·冯·施图克
代表作品:《斯芬克斯之吻》、《The sin》、《Wounded Amazon》
施图克是德国分离派运动的代表,他崇拜瑞士画家阿诺德·
勃克林,深受其影响,他的作品具有明显的象征主义特色和主题性寓意。
以莎乐美和斯芬克斯为题材的一系列作品是他的代表作,通过画面中各式女性人体,表现“性”和“美色”的““恶之华”。施图克的才能在雕刻、建筑和版画领域也有颇有成就。
马克思·利贝曼
代表作:《牵山羊的妇女》、《慕尼黑的啤酒花园》。
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重要画家。曾在巴黎生活6年,结识了
约翰·埃弗里特·米莱斯、
柯罗并深受影响,90年代之前是重要的批判现实主义画家。
利贝曼自1884年定居柏林之后,大多描绘孤儿院和养老院及社会底层劳动者们的形象。1933年德国法西斯政变以前他担任柏林美术学院院长。利贝曼的作品善于描绘对大自然及社会的直接印象,不强调对象形体的轮廓线,在表现手法上融入了印象派的艺术方法,同时还注意突出描绘对象的一些细节。90年代开始明显吸收印象派技法,并转向单纯地表现外光与运动感,组织十一人社,成为反学院派的领袖。1899年,利贝曼被推选为柏林分离派的主席。
画派评价
柏林分离派曾对德国其他地区产生过巨大的影响。继柏林分离派之后,德累斯顿分离派、巴登分离派、达姆斯塔特分离派纷纷宣告成立,加速了德国美术发展的进程。柏林分离派极力推崇法国现实主义和印象主义绘画,以新的艺术目标与学院派和官方艺术相抗衡。各派的成立,标志着德国艺术进入了繁荣发展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