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霖
美国华人经济学家
林霖(1905~1970), 1905年生于梅县。1926年毕业于大夏大学商学系,1930年考取公费中山奖学金留学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次年6月获该校经济学硕士,续于1934年12月获经济学博士。1935年至1937年间在华府著名智库布鲁金斯研究院担任研究员。抗战爆发后,1938年在纽约任中国国民党中宣部国际宣传处驻北美办事处研究组专员、主任(Research Directorof Chinese News Service)。1944~1947年转墨西哥任该地办事处专员。1947年回国,任中国国民党宣传部秘书,次年在中央大学兼课;1949年1月应聘为台湾大学经济系教授并移居台湾,后出任经济系主任及研究所所长,台大夜间部主任,1967年8月任法学院院长。1970年2 月在任内过世。
人物生平
林霖(1905—1970),广东梅县人,1926年毕业于大夏大学商学院,1930年留学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1931年6月获该校经济学硕士学位,1934年12月获该校经济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题为《联邦储备货币》(FederalReserveCurrency)。1935—1937年,他担任布鲁金斯研究院研究员,1938年赴纽约就任纽约中国经济社会咨询委员会研究员,次年转任中国国民党宣传部国际宣传处驻北美办事处研究组专员,不久调升主任。1947年6月他奉召返国,担任中国国民党宣传部秘书。1949年1月,林霖应聘为台湾大学经济系教授,直到1970年在任内逝世。
林霖早期的学术研究杰出。他的《定期存款是货币吗?》(AreTimesDepositsMoney?)一文发表在《美国经济评论》第27卷第1期(1937年3月)上。此文对货币理论贡献较大。该刊同期还刊登了林霖撰写的仅有两页的短文 《格雷厄姆教授关于储备货币及百分百货币的提议》(ProfessorGraham onReserveMoneyandTheOneHundredPercentProposal)。
1929—1933年经济大萧条,引起美国银行体系、货币体系以及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权力的变革。LauchlinCurries便是其中积极为改革建言献策的专家之一。他是一名货币交换媒介论者,认为只有那些作为商品交换媒介的替代物才是货币。他在《货币供给与调控》一文中,将货币直接等价于“支付手段”,认为货币只包括现金和经过调整后的活期存款。在此基础上,他采用1929—1933年的一系列数据,得出了货币供给与货币借贷之间没有关系的结论,并提出了一个改革措施——取消所有定期存款准备金。
林霖在 《定期存款是货币吗?》一文中,对 LauchlinCurries的货币定义及其改革措施提出了质疑。他从现代银行和金融体系的角度,通过理论证明和数据列举,重新定义货币,将定期存款纳入货币供给体系之中。他认为,截至1932年,部分定期存款是可以随时支取的,应该如同活期存款一样,属于货币。而且,定期存款是银行间及银行内存款的复制品或互补品。他构建了一个简易模型进行推理、论证,通过比较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政府债券的异同,明确了定期存款应包含在货币供给之中,并且提出了定期存款准备金应与活期存款准备金要求相同的建议。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28 22:25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