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辰夫(1924-2006),男,山东省烟台市人,1942年2月参加革命工作,1947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87版《
红楼梦》顾问之一。
人物生平
三起三落的林辰夫
林辰夫,1924年出生于
烟台,1942年参加革命,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是个典型的胶东汉子,性格耿直,敢想敢说,敢作敢为,又天生一副菩萨相,耳大面方,慈眉善目,高挺的鼻梁上架一副金丝边眼镜,儒雅中透出胶东人特有的憨实。在正确路线下他还比较顺利,南下时就已是团职干部,但兴“左”倾路线可就惨了!从“反胡风”开始,直到文化大革命,凡运动他总脱不了干系。
1954年“反胡风”前夕,他的一位部下写了部农村体裁的长篇小说《这里没有冬天》。林辰夫很欣赏,也很欣赏作者的为人,打算吸收他入党。不料,小说出版后立即遭到上海一位文艺评论家的点名批判,对小说全盘否定。林辰夫十分不满,戏称这位评论家是“帽子公司经理”。不巧,这时在北京的胡风也看了这部小说,并给小说作者写了一封信,言词与林辰夫如出一辙。殊不知那篇批判文章正是一场大风暴的前奏。“反胡风”运动掀起后,小说作者即被定为“胡风骨干分子”而含冤入狱,林辰夫也因包庇罪被停职检查,批斗半年多,幸亏他跟胡风没晤过面,也没有书信往来,才免遭一劫。
1957年“反右”,他又因不赞成给一位省文联副主席、党员老作家等人戴“右派分子”帽子而被取消浙江文艺界“反右”领导小组成员的资格,下放到农村任公社党委书记。有人开他玩笑:资格越来越老,官越做越小。
谁知反“右倾”,他又摊上了。原来他任公社党委书记期间,认为办大食堂不便民,不节约,不卫生,劳民伤财,一夜之间,他把全公社的大食堂统统给解散了。在那个年代,这是全国罕见的离经叛道行为,幸而事隔不久,毛泽东发表纠“左”讲话,说大食堂可以不办,林辰夫才又躲过一劫。可是到了反“右倾”时,有人又翻出他的陈年老账,他当然不认这份醋钱,写了篇《我为什么要解散食堂》的文章,登在省委办的党刊上。不久,他又被下放到农村改造了。
“文革”开始后,有“前科”的他顺理成章地成了批判对象,这一次他被扣上了“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走资派”、“漏网大右派”、“反动学术权威”、“剥削阶级孝子贤孙”等五顶帽子。他最想不通的是“反动学术权威”这顶帽子。他辩解说:“我没上过大学,也不是学者教授,怎么会是学术权威,而且还反动?”回答说:“你著书立说,在党内是专家,在党外是领导,你是双料货,比反动学术权威还要反动!”把知识和反动划上等号,弄得他啼笑皆非。“文革”中,他先蹲了一年“牛棚”,又到农场种了一年半棉花,后来又贬到杭州钢铁厂锻炼了五年之久。
敢为天下先的林辰夫
1977年云开日出,林辰夫出任
浙江电视台台长。他把“争做第一和永不言败”作为信条。具有独到思辩意识的他,独辟蹊径锐意开拓,倾尽毕生创“视”业,创出无数个电视界的“中国第一”。他的思维和创新,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来看,已是人所共识,但在当年确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浙江电视台在林辰夫接任台长之前,是一个很不起眼的小台,人员数十、房子狭小,只是中央电视台的转播台。他上任不久,中央广播局(广电部前身)在浙江台召开了一次“改造利用黑白电视设备现场会”。作为东道主,他参加这次会议,心情倍感沉重,他戏言这像是一次农村“改造落后生产队”的现场会,他发誓要把浙江台来个翻天覆地的变化。那段时间,他吃睡在台里,靠着拼命三郎的精神和严谨务实的作风,没用多久便从原来一个台,发展为四个台六个频道。能收看到几十套电视节目,完全可以跟发达国家的一些大城市相媲美。
1994年浙江电视台在全国率先上了卫星,不仅覆盖全省,还突破省界,冲出国界,一举跨入全国先进行列。而这些成就对林辰夫而言,仅仅是冰山一角,他干啥都能干出一流来。
1978年,他主持录制了第一部电视剧《约会》,浙江电视台成为全国最早录制电视剧的单位;同年,他还主持创办了浙江第一家,也是全国最早几家介绍电视节目的报刊——《广播电视周刊》。
1979年,他发起并主持了全国第一次电视节目交流会,在全国最早创办了电视广告节目。同年,他还主持录制了我国第一部戏曲电视剧《桃子风波》,并搬上电视屏幕,荣获首届“飞天奖”。
1980年,他未花国家一分钱,亲手创办了我国第一个电视艺术刊物《大众电视》,并兼任主编。“大众电视”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就是出自他的手笔,刊物首期发行便超过30万份,第三期就突破100万份。
1981年,他主持并参与创作、录制电视剧《鲁迅》,第一次将己故伟人鲁迅搬上屏幕,也使浙江电视台成为全国最早录制传记片的电视台。
1982年,他再次主持并参与创作、录制电视剧《华罗庚》,这是第一次把健在的名人搬上银屏。
1983年,他首创电视剧“金鹰奖”,立刻在全国引起极大反响。现该奖项成为中国两大电视艺术奖项之一(另一奖项为“飞天奖”)。
1985年,他倡导筹建“中国电视戏曲艺术研究会”,经过三年酝酿筹备,于1988年正式成立,他被大家一致推选为会长。
上世纪八十、九十年代,他主持并参与创作录制了《洞房》、《西施》、《神秘的国画》、《女记者的话外音》等二十余部电视剧,并担任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的艺术顾问,同期,他当之无愧地被评聘为国家一级编剧。
此外,他在电视理论研究方面也颇有建树。先后出版了《编剧常识讲话》、《电视艺术纵论》等多部专著;发表和出版了《荣誉》、《
两家人》等七部剧作,电视艺术论文上百篇。
2000年,,他被评为“中国百佳老电视艺术工作者”。颁奖典礼上,他代表获奖者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获奖感言。
2003年11月13日,中国“金鹰奖”二十周年颁奖典礼上,一项特别的奖项——“中国电视‘金鹰奖’特别贡献奖”,由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丁关根同志颁发到他的手中,而获此殊荣的仅林辰夫一人。颁奖词这样说:
他是一位资深电视人,参加过抗日战争,长期从事文艺工作和艺术教育。他是《大众电视》杂志的创始人,金鹰奖正是在他的倡议下创办起来的,应该说,没有他,就没有金鹰展翅二十年的辉煌。
说到拍摄电视剧《鲁迅》的过程,他对别人说:“用电视连续剧的形式把伟人鲁迅的一生搬上荧屏,实在是个新题目、大题目、难题目。可以说我国至今连一篇全面评价鲁迅的论文还没拿出来,何况我们一个地方台要完成这样一个庞大工程,谈何容易。但是,谁让我们生活在鲁迅的故乡呢?于是,办好这件事,便成了我们义不容辞责无旁贷的事了。我们就是要下决心啃这块硬骨头。动手之前,我们给自己提出了‘不吃人家嚼过的馍,不走人家走过的路’的要求,终于取得从创意、选材、取景、拍摄、制作都具有手法新颖、寓意深刻、不落俗套的一举数得之功。曹禺、金山、赵寻这些大家都直叫好,连中央文化部的顾问荷兰摄影大师伊思都向电视界极力称赞和推荐呢!”
当谈及电视剧《华罗庚》的有关问题时,他说:“创作电视剧《华罗庚》我们是冒着风险干的。当时,尽管‘四人帮’被粉碎了,但‘左倾’文艺指导思想仍没有完全肃清,‘盖棺’的人尚且不能‘论定’,无人敢写,更何况健在的人呢?可我们就是不信这个邪,硬顶着巨大压力完成了。”我问他:“你对这部电视连续剧感到满意吗?”他立刻兴奋起来:“不仅我满意,胡乔木同志,曹禺先生,看后也都给了很高的评价,尤其是华老本人,当时他因病住进了北京医院,看了电视剧的样片,在病榻上给我写了充满激情的信和赠诗,这不正是对我们的最大鼓舞和肯定吗?”
离休后的林老,一直在从事电视艺术教育工作,全国第一所电视艺术学校——“浙江电视大学电视艺术分校”就是由他一手创办的,并亲自担任校长。这所高校极富特色,远近闻名,几乎涵盖了所有艺术教育门类:广电编播、节目制作、电视摄像、广电音乐、表演和综艺节目主持等等。从学校走出去的学生遍布祖国的四面八方,从中央台到地方台,几乎全有该校的学生,学生就业率高达94%,这在一般高等院校也实属罕见。真可谓桃李满天下,高弟遍神州啊!
有人跟他开玩笑,说他在西方国家,肯定是个大资本家了。他却说:“我就爱做中国第一的事。如果老跟在别人后面混,那活着还有什么意思?我这叫‘敢为天下先’嘛!”
一个纯粹的林辰夫
“豪情常被俗情误”,这是林老五十寿辰时,他的一位挚友贺诗中的一句。也许是性格使然,他平时说话写文章,生动通俗,很少豪言壮语,而做事总是豪情满怀,充满理想。
林辰夫更是一个纯粹的人。凡是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在日常生活中,他非常讲究整洁,注重仪表,有条不紊,而在待人接物、交流感情中又信守道义、豁达大度。
“反右”期间,林辰夫被贬到公社当党委书记。他已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了,却想方设法把一位一撸到底的老作家、老部长调到他身边,名为便于“监督改造”,实际是保护了起来。一次公社三级干部会上,有人提议要开这位老作家、老部长的斗争会,林辰夫当即出面挡驾,并私下给这位老作家、老部长支招,教他如何应对这种局面。
当年省文联一位干部,在极不正常的政治气候下,背地里召集部分人整林老的黑材料,并组织对他的围攻。可在“反右”运动中,这人也受到处分,下放农村。临行前,林辰夫专程去探望他,并且为他提出申诉的意见。直至晚年这位干部还说:“我对任何人都不欠人情,只欠林辰夫一个人。我过去粗心浮气,对他粗暴,不仁义,可他对我从不计较!”
林辰夫在省文联和省委宣传部工作的那些年,遭遇以德报怨的事不少。可他的名言是:“是非曲直总是可以分清的,同志感情却不能因为事过境迁而忘却。”他认为,有的同志一时糊涂,已经遭到不幸了,不能再让他们伤心。后来他奉命创建浙江电视台,从各方面引进各类人才,其中不乏曾经反对和整过他的人。有人说他不辨是非善恶,他却认为,如果你不给人以改正的机会,使固执者偏激到底,狂妄者肆意妄为,未必是忠恕之道。
1980年前后,主持中宣部工作的一位老领导,通过一定的渠道要浙江文化界整理
周扬、
阳翰笙和
夏衍在“文革”后的思想“回潮”和“否定阶级斗争为纲倾向”的材料,并且让林辰夫提供这方面信息。对方的压力和声势着实不小,他思考再三,硬是顶住了这股不小的逆风。
林辰夫又是一个极富爱心的人。李明云是上海音乐学院很有才华的学生,不幸被打成“右派”,—直无法从事专业工作。当有人向林辰夫举荐将其调到省电视台搞电视音乐创作时,他非常痛快地答应了。李明云进台后激动万分,全力投入了电视剧《盈盈一水间》的创作,他作曲的《忆江南》经著名歌唱家朱逢博演唱,一度成了上海电台音乐节目的主打歌曲。一年后,李明云出了车祸,失去三根手指。医院打电话到台里,林辰夫正在开会,他没有丝毫犹豫,当即让前去探视的同事立刻转告医院,马上让李明云乘飞机去上海,无论如何要把手指给接上,所有费用台里解决。病床上的李明云得知这一消息,眼泪刷地流了下来。但不幸的是因断指早已被汽车拖拉撕裂,残缺不全又严重污染,终究没能再植。但林辰夫对职工的关爱却感动着周围的每一个人。李明云为全国获大奖的《鲁迅》谱曲再次彰显了他的才华,这也是他对组织、领导关爱的最好回报。
林辰夫还是一个助人为乐,推己及人的人。他善于发现和培养人才,留下许多佳话,至今仍在流传。
《大众电视》创办伊始,一位街道办事处的小伙子有意调到《大众电视》杂志社,便在他人的引荐下忐忑不安地与林辰夫见面。林辰夫跟小伙子交谈了一阵,又看了他兼职主编区文化馆的一份文学刊物,认准这小伙子是个人才,便当场拍板:“好吧!你明天就来,手续我叫人去办!”这小伙子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人事调动这么大的事,况且是两个不同系统不同行业间的跨越,那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啊!这小伙子后来担当了《大众电视》编辑部主任。
当年北京电影学院有位高才生,在校时就崭露头角,被林辰夫相中,可这学生毕业时与校方闹矛盾,偏偏分配到某劳教局教犯人文化课。林辰夫绞尽脑汁,直至找到省委书记,硬是把这学生挖到省电视台。两年后,他和其他同志一道创作出了《女记者的话外音》和《新闻启示录》两部令人耳目一新的优秀电视剧,不但在全国获得大奖,而且在中国电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这人就是两度获得中国电视“飞天奖”一等奖的张光照。.
现任浙江广电集团总编辑程蔚东,也是林辰夫当年从青年作家堆里发现的,一纸调令将其从县城调至省电视台。
类似事例举不胜举。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林辰夫还是一个相当幽默的人。他的业绩被编入《国际名人录》、《中国专家大辞典》、《中国广播电视人物辞典》等书籍。电视人都说:“林辰夫是名人啦!”他笑笑:“有名不出名。”有人要为他写书立传,他笑笑:“我才过古稀,写传还早呢!”
贤妻眼中的林辰夫
可以说,林辰夫和夫人王月君堪称恩爱夫妻的典范。夫妻恩爱连互相称呼都很特别。林辰夫称夫人“王先生”,夫人则称他“老兄”。俩人常在一起逗乐,“老兄”耳垂肥大,“王先生”常揪着他的耳垂说:“我那点福气,都到你那里了。”还说“老兄”“古稀之年似顽童”、“拿着生命当儿戏。”“王先生”还给“老兄”写过两首诗:
《心曲·表扬篇》
你那双菩萨耳朵生得真好,
我由衷地羡慕倾倒。
你那白里透红的脸如此年少,
几十载风风雨雨青春永葆。
你那聪慧过人的大脑,
才思敏捷想法独到。
你的歌声那么圆润美好,
时隔三日还会耳边萦绕。
你的眼睛虽然有点小,
但它时刻在对人微笑。
你的身材不算太高。
却有一副男子汉的作风仪表。
你那诙谐幽默的谈笑,
听起来比相声还有味道。
你那能言善辩的高招,
更使人难以应付招架不了。
你的俭朴生活常被人当作笑料,
其实那不是小气而是崇高。
你像是不知疲倦的狂风,
白手起家把一项项事业创造。
《心曲·批评篇》
你的优点很多,缺点也不少,
所以我常与你打情骂俏。
爱吃通便的香蕉,
别人花一元你只花八毛。
你有霉点的大衣老伴拿去洗了,
你不但不感谢反而说水洗的好。
是快到八十高龄的人了,
却很少学着养生之道。
人家说劳逸结合是个宝,
你却白黑工作两班倒。
你听不进老伴的劝告,
总觉得她的智慧没有你高。
你说你的养生之道就是不服老,
要勤运动勤工作勤用脑。
你是既有名又不缺钱的大佬,
可以在国内旅游也可以在国外跑跑。
过得轻松一点有多么逍遥,
你却坚决不改工作狂的癖好。
如果你扬长避短把缺点改掉,
我会把你当成偶像爱你到老。
人物逝世
2006年11月26日,中国电视艺术的先驱林辰夫先生因病不幸逝世,享年82岁。
林辰夫曾有遗言,在他遗体告别仪式上不放哀乐,要放他最喜欢听的《夕阳红》,子女还为他选了一首《冬天来了》:
树叶黄了就要掉了,被风吹了找不到了。
太阳累了就要睡了,留下月亮等着天亮。
冬天来了觉得凉了,水不流了你也走了。
音乐响了让我哭了,心亦丢了还会痛吗?
“王先生”先他的“老兄”去世,他们夫妇的墓前设计了一本翻开的书,“王先生”“表扬篇”与“批评篇”分别镌刻在两张书页上,作为他们爱情的永久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