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茂生
台湾第一位哲学博士
林茂生(1887.10.30.-1947.3.11.失踪),字维屏,号耕南,台湾省屏东东港人,生于府城(今台南市),台湾第一位哲学博士,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
简介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1929年),也是台湾历史上的第一个哲学博士,于1947年的二二八事件中遇害。曾为哥伦比亚大学的河边教堂(Riverside Church)於彩色玻璃窗题写「上帝是爱」的汉文。其妻王采蘩,毕业于日本冈山县津山高等女学校,为王钟麟之妹,系中国清朝闽浙水陆提督太子太保王德禄将军之後代(今嘉义县太保市之地名由来)。
其父林宴臣(1859年-1944年)(後称林燕臣),为中国清朝光绪年间之秀才。与举人之女郭宽结为连理,即林茂生之母。林宴臣因受基督长老教会聘请教习汉文(闽南语)而得以接触基督教,後由巴克礼牧师施洗入教;曾任台南长老中学教务长、太平境教会长老、高雄州东港教会牧师、基督长老教会台湾大会议员、书记及议长,以及台南神学院教授。
人物生平
1908年,赴日留学,先後就读京都同志社中学及京都第三高等学校。
1915年,於大学期间担任台湾留学生团体「高砂青年会」首任会长(後更名为「东京台湾青年会」)。
1916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文学部哲学科,他主修东方哲学,专攻“阳明学说”。
1916年,学成归国,任长荣中学教务主任,并教授英文。
1917年,与王采蘩女士结婚。
1920年,任教於台南商业专门学校。
1927年,台湾总督府派其赴欧美深造。
1928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文学硕士学位。
1929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成为台湾在美国荣获哲学博士之第一人。博士论文题目为《日本统治下台湾的学校教育:其发展及有关文化之历史分析与探讨》,研究台湾自荷据时期至日据时期教育制度与教育理念的发展过程。
1930年,归国任台北高等商业学校教授。
1931年,任台南高等工业学校德文教授。
1945年,在台北的中山堂,为台湾光复发表庆祝演说。
1945年,任台湾大学预科主任,後出国立台湾大学文学院院长。任台湾行政长官公署教育处教员甄选委员会委员。
1946年,创办《民报》,自任社长。
1947年,辞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一职。
1947年3月11日,“二·二八”事件发生,林茂生受到牵连,被国民党军队带走,从此下落不明。
相关书目
曹永洋,2002,林茂生与台南府城。台南文化:86-92。
公共电视制作,2004,台湾百年人物志,21:林茂生VCD。台北:公共电视。
黄彰健,2004,林茂生之死考。历史月刊:135-46。
李筱峰,1996,林茂生‧陈炘:和他们的时代。台北:玉山社。
林淑芬编著,2003,桃源在何许:林茂生诗墨展导览手册。台北:台北市文化局。
罗福全著,2003,台湾近代百年之探索与林茂生,张良泽译。台湾文学评论 3:146-57。
杨正堂,2004,林茂生文化理念与教育实践。台湾东华大学教育研究所硕士论文。
张妙娟,2004,「台湾教会公报」:林茂生作品介绍。台湾风物 54:45-69。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5-09 22:25
目录
概述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