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散之草书,被称为“
林体”,与
李志敏称“
南林北李”。如果说在当代
草书实践中,林散之为飘逸之美,那李志敏则为苍茫之美,两者风格迥异、刚柔互补,凸显“南林北李”的双峰对弈。林散之草书是主要指“草圣”
林散之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八十年代早期和中期的草书作品。相比之下,七十年代的草书最好。“草圣”林散之草书的特点是
瘦劲飘逸。具体四个特征:有瘦劲圆涩,璀璨华滋,偏正相依,飘逸天成。
主要说的是“草圣”林散之先生的用笔,笔笔中锋,线条瘦劲,圆中有方,方中见圆,
柔中有刚,遒健雄浑,
力透纸背,牵丝引带,字字相连,以及
生宣纸和长锋羊毫笔的选用所表现出来的审美效果。
主要指“草圣”林散之草书的
墨法。包括墨破水、水破墨后形成枯湿浓淡的墨像,还涵盖宿墨、渴墨、飞白等。
主要讲“草圣”林散之草书结体布白的变化,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指“草圣”林散之先生盛年大草的体态有正有偏,偏正相辅。二是指七十年代作品中有的字是以偏为正,八十年代作品中的字是以正为主。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合在一起就是“偏正相依”。
主要从气息上分析,指“草圣”林散之先生的人品、
学问、才情、思想的总和,尤指林散之先生书艺高超,人书合一,自然所为。
如果对“草圣”林散之草书再作进一步概括可能就是4个字:瘦劲飘逸。瘦劲主要指线条等方面,飘逸大体指墨色、结体,还包括林散之的人文思想和人品等。如“草圣”林散之的“第一草书”,创作于1975年3月。这幅作品反映了中国近三百年来草书艺术的最高成就,见证了中日两国书法交往的重大事件,捍卫了中国书法在国际上的中心地位。专家鉴定是“神品”、“
林散之第一草书”、“林散之王”,是国宝。中国书协名誉主席沈鹏、
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会长
苏士澍、中国国家文物局原局长
孙轶青等60多位专家名家评价解析,中央电视台等80多家媒体报道,《江苏艺术网》开辟专题《国宝林散之手卷》。2010年,文物出版社将手卷出版成书《
林散之中日友谊诗书法手卷》。估价这类顶级艺术品,应该超越种族、超越国界,应该站在人类艺术的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