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嵩(848—946),唐朝诗人。字降臣,一字降神(《全唐诗》作字雄飞),长溪赤岸(今
霞浦县
松港街道赤岸村)人。自幼聪颖有大志。乾符二年(875)中进士,授官
秘书省正字。累官至金州刺史。任内勤政爱民,严于吏治,政声卓著。
人物生平
林嵩,约生于
唐宣宗(李忱大中二年(848年))。自幼天资聪颖,好学有大志,懿宗
李漼的
咸通(860—873年)中,在灵山(今福鼎市太姥山东脉,屯头村和斗门村境内,后名草堂山或草皇城)筑草堂(茅屋)刻苦自学。僖宗
李儇乾符二年(875年),历尽艰险赴
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以所作《王者之道如龙首赋》一举考中进士科,成为自唐神龙至后唐天成223年间,今
福州、
宁德两市仅中36名进士(见《三山志·科名》)之一,也是继“开闽进士第一人”的薛令之后最负盛名的及第者。
林嵩登第后,翌年便循例荣归故里。除叩拜高堂,欢会亲朋,还带头以赴考节余旅费为基金,率众兴建其读书时曾目睹“河流湍急,一雨成灾”的蓝溪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嗣经河南尹兼
福建道观察使李晦深入全面考核,以品学兼优“禀山川之秀气,闽中之全材”上报朝廷,奏请敕改乡、里旧名,以旌表贤良。
乾符五年(878年),
唐僖宗李儇即降旨:改赤岸故乡为“劝儒”,故里为“擢秀”,并敕令所属
长溪县给林嵩“蠲免一门征徭,历代子孙永传遗荫,在其宅侧竖立
华表,建亭立碑,刊载敕书及本人业绩的殊荣。”同时授林嵩以秘书省正字的官职。长溪县令随即遵旨派员组织工匠在林嵩宅东建两门,竖
华表,构碑亭;并在宅西二百步建造一亭,名“桂枝亭”,以登科取名如月中折桂为喻。其碑首刻林嵩业绩,配以元和进士郑纬所写《桂枝亭碑铭》及数方空白碑石,留待后中进士乾题名。
广明元年十二月(881年1月),黄巢为首的农民起义军攻入唐都
长安。任官不久,又家居农村深知农民疾苦的林嵩,不愿与起义军为敌,便弃官东返故乡,隐居灵山谷中。日以吟诗作赋自误,或以垂钓蓝溪,畅游
太姥山排遣愁怀。其所写“一任旁人谈好恶,此心愿不愧苍天”的诗句,充分表达其当时的心情:讲好讲坏由人讲去吧,反正我的心无愧于苍天。其所撰《
太姥山记》(明万历四十四年《福宁州志》、清乾隆《福宁府志》和民国《霞浦县志》《艺文》均有载),已成为现在研究摩尼教的重要文献。
中和四年(884年),曾任黄连镇(今属
福建省建宁县)镇将的陈岩,升任福建道
观察使。为稳定社会秩序,张榜广募人才。林嵩改文就武,被聘为团练巡检官。他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兢兢业业,履行职责。不久被转为度支使,掌管军队财权。在此期间,他虽在军队,仍十分关注地方文化教育事业。当时有个“生于钓台,而长于瓯闽”(林嵩《
周朴诗集序》)的著名诗人周朴(《唐才子传》说他是
长乐人;嘉定《赤城志》说他是泉州人),在黄巢起义军于乾符五年(878年)进驻
福州时被杀,身后留有百余篇(首)诗稿,林嵩获悉后,利用工余时间,亲自搜集整理,编成两卷,并自掏腰包将其刻印出版。《诗集》定稿后,除自己写序外,还请熟悉其人的寺僧栖浩也写一序刻在卷首。此后,
周朴被列入《唐才子传》流传至今。
黄巢起义军撤离
长安,局势稳定后,林嵩又被从今四川还都的僖宗
李儇召为《毛诗》博士。专为朝廷研究和讲解
毛公(相传为西汉时人
毛亨、毛苌)所传的《诗经》,后官至以产金得名的金州刺史(时辖境相当今陕西省石泉以东、旬阳以西的汉水流域。治所在西城——今安康市)。在职期间,勤于吏治,忠于职守,“政声感人”。但以当时已进入唐代晚期,国力衰退,宦官专权,军阀割据,内外交困,民不聊生。一向廉洁奉公、正直为民的林嵩,虽掌一州军政大权,终无法挽回社会腐败如江河日下的政治局面,只好急流勇退,借故奏请提前退休回乡过隐居生活。
林嵩回乡后,先在离家不远的岱村(在今霞浦县
水门畲族乡境内,久废),以整理旧籍为主。后迁梨溪畔(今霞浦县
牙城镇龙亭村麓的杨家溪风景区范围内),种梨树、筑草堂,取名“梨花草堂”。(至民国时,梨树虽已稀少,但民国《霞浦县志·名胜志》仍称其:“上有飞瀑,下有梨溪,风景甚佳”。)
晚年的林嵩,就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过着清淡与世无争的隐居生活。当时与其交往较频繁的当是“连家船始祖”,号“白水仙”的陈蓬(今
霞浦松港街道后歧村人)。一次,林嵩拟作《玄宗自民间召李白入翰林赋》,将腹稿告诉陈蓬,陈蓬听后即续一联,曰:“时时花落琐窗,犹操凤诏;往往烛残?殿,尚对龙颜。”林嵩对其敏捷的才情,极口赞佩。两人所撰著述也经常互相交流。据北宋绍圣(1094—1098年)间长溪知县熊浚明所编《县志》记载:嵩之孙仲荀藏有一部《地理志》,便是陈蓬所撰。
林嵩学识渊博,工诗善赋,才誉与咸通名进士公乘亿相埒。尤以所作《华清官》、《蓬莱山》、《九成宫避暑》诸赋,意境幽远,恬淡自然,备受当时文人的赞赏。
林嵩于五代后晋出帝
石重贵开运元年(944年)逝世,享年96岁。身后留有诗集,赋集各一卷,但经五代、元末(袁天禄屠林天成九族)及清初迫迁(“划界移民”)等变乱,大部分散佚。现在仅可从北宋
欧阳修等的《
新唐书·艺文志》看到所著词赋卷目;从清初
康熙御定《全唐诗》中,看到所撰《
赠天台王处士》诗(七律)一首;从清以后编的《全唐文》中,看到所撰《周朴诗集序》一文,并从明、清至民国的诸志书的《艺文志》中,看到其所撰《
太姥山记》一文。另有诗三首(七古、七律、五律各一首)被收入民国溪西(今
霞浦县溪西水库内)《
林氏宗谱》。
由于林嵩为今
霞浦县品学兼优、德高望重的第一位进士,从宋代开始,即被树为后学学习的典范,在历代学宫的乡贤祠中均首享祭祀,并在《大清一统志》及省、州、府、县等方志的《文苑》或《宦绩》、《宦哲》以及民国《文学家大辞典》中立有专传。先贤林嵩,2004年被评为“
霞浦县十大历史文化名人”。
相关作品
深隐天台不记秋,琴台长别一何愁。茶烟岩外云初起,新月潭心钓未收。
映宇异花丛发好,穿松孤鹤一声幽。赤城不掩高宗梦,宁久悬冠枕瀑流。
黄滔赠林嵩诗作《寄越从事林嵩侍御》
子虚词赋动君王,谁不期君入对扬。莫恋兔园留看雪,已乘骢马合凌霜。
路归天上行方别,道在人间久便香。应念都城旧吟客,十年踪迹委沧浪。
注:
黄滔(840~911年),字文江,
莆田城内前埭(今荔城区东里巷)人,晚唐五代著名的文学家,被誉为“闽中文章初祖”。详见百度百科“
黄滔”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