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城县林坊乡林氏家族游大龙习俗,发轫于明朝初。清朝年间,四房桐德在湖南洪江县做工时,潜心学到了扎龙和制作技术。后经过几代先辈对龙制作技术改进,林坊大龙别具一格,彰显特色。整条龙的组成代表九种动物特征:“牛头、驴嘴、虎鼻、鹰爪、鹿角、猫耳、虾眼、蛇身、金鱼尾”。龙头高2.7米,长4.9米;龙尾高2.3米,长4米;龙腰直径0.58米,每节长3米,连板4米。每年游龙活动从正月十三至十六四个晚上,正月十四晚游到县城。林坊大龙遐迩名扬。龙游所处,家家户户点烛焚香,堆火摆品,热闹非凡。游龙队伍浩浩荡荡,场面壮观。大龙腾挪起伏,人群奔路欢呼,鞭炮震耳欲聋,焰火映红夜空,令人叹为观止。1962年,四门四条大龙共有465节,长达1860米,为历史之最。1999年林坊三次出龙,其中正月林坊大龙109节游于本乡;9月县举办“九九金秋节”,林坊出大龙99节,在开幕式上表演;12月,龙岩市在古田举办纪念“古田会议”70周年大会,中央“
心连心艺术团”慰问演出,林坊出大龙90节,应邀现场表演,受到中央领导和明星歌唱家的连连称赞。
来历与内涵
林家垣林瑞纪/文 林绍辉/图
龙是吉祥如意,和谐欢乐的象征。有史以来,中华民族的子孙号称是龙的传人。游大龙活动是林坊林氏家族传统文化艺术活动的遗产,至今已有5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明初年间,随着生产发展,人们文化娱乐活动需求随之提高,先辈们为喜庆丰收,迎新春,纷纷议论如何开展庆典活动,六世祖满全公倡导游龙庆丰收迎新春活动,用稻草扎成象征性的龙,在龙身上插满香火,俗称“香龙”,后称是林坊林氏家族的“正龙”。行游时间选择始祖伯八公之子六十郎公和其管家林章伯因避宋末战乱于元泰甲子年(公元1324年)正月十三日逃难入迁连城南顺里水西半径堡(即林坊)定居之日。自此之后,每年正月十三日至元宵节定为游龙庆丰收迎新春的庆典日,晚上由少年儿童三五成群地组成香龙队,敲锣打鼓深入挨家挨户,唱着“香龙入屋,买田做屋,养猪较大水牛牯,养鸡较大鹅童牯,妈祖保佑禾苗大熟,人口平安,六畜兴旺,万事顺遂。”清末弘治年间,外出在湖南洪江定居的大梨门十四世祖林雨泽返乡谒祖带回一具小龙模样,并传授洪江游龙抗旱保丰收的做法。尔后,族亲每逢林坊久旱成灾便纷纷扎制小龙行游并到妈祖庙祁求妈祖保丰收,求平安。从此游龙活动开了新纪典,游龙活动成了人们竭望丰收、平安的夙愿。历经几十代先辈对游龙的艺术改进,现在林坊大龙别具一格,彰显特色。龙头高大威武,雄壮秀丽,色调和谐富有浓厚的文化内涵。龙头口中含着红彤彤的龙珠,头上虎鼻、鹿角、腰间鹰爪拔出,身披龙须,龙更显龙蟠虎踞,生龙活虎,气势凌人。(附图)龙头扎制成长一丈二尺象征“四季平安”高八尺表示,“八仙过海”出游时,八个青壮年轮换抬,龙身五彩缤纷,灯火闪烁,龙腰身长4米,龙身两头标有“国泰民安,风调雨顺”表达人们竭望团结安定,五谷丰登,百业兴旺的夙愿。坚着色彩鲜艳、光彩夺目的莲花盏,挂着五颜六色的绣球或多姿多彩的蝴蝶;龙尾似鱼尾,两个青壮年轮换抬游。(附图)组合的龙队多达400余节,短则百节以上,远处,眺望龙队行游,似蛇在蠕动,灯光灿烂,十分壮丽,更令人惊喜的是,每年正月十二日龙头、龙尾抬到妈祖庙祭拜后,妇女们争抢龙须孵小鸡,比谁抢得龙须多孵小鸡,谁家的家畜就无瘟疫,六畜兴旺,吉祥如意,好运发财,幸福安康,这不愧为客家文化的一朵葩。每年正月十三日至元宵节晚上,栩栩如生,雄壮魁梧,气势磅礴的龙队在锣鼓彩旗的引领下,伴随妈祖、行祠公王等神灵和“游古事”(附图)或蜿蜒于乡间村野田间或穿行于“四门”(即四大房)大街小巷,腾挪起伏,活灵活现,一路男女老少趋之若鹜,相随游行队伍浩浩荡荡达一公里之长,真是热闹非常,所到之处家家户户燃松火,摆果、茶点、烛焚香、鞭炮连天迎大龙、妈祖的到来。正月十五晚上,龙队、妈祖绕樟山,更是令人欢呼,龙队、妈祖先绕乡间村野田间“四大房”老屋巡游一趟后,回游“公王亭”叩拜“行祠公王”,再上游对面小山丘——樟山,环绕“行祠公王”碑坐转三圈,表示缅怀敬仰“行祠公王”——林章伯 但林坊游龙活动也经历一番波折,1948——1961年停游,1962年百花齐放复游,而
文化大革命又被打入冷宫停游。在改革开放的富民政策指引下,文化艺术活动复活1981年至今为集中精力,搞好游龙活动,每年由“四大房”轮流牵头组建龙队开展游龙活动,新组建的龙队更显活力和风采,融入政策宣传,在当地政府的指引下,人们自发地在龙身上加上计生国策和奔小康的宣传标语,起到“宣传与文艺”双赢的作用。1997年1月龙队出游参加冠豸山首届文化艺术节活动;1999年7月纪念古田会议七十周年盛会,上级宣传部门邀请林坊龙队出游参加盛事活动。200多人组成的龙队,人人穿戴着特制的节日盛装,人人精神充沛,抬着100多节的大龙参加纪念古田会议七十周年盛事活动,中央领导目睹了大龙的雄姿,还受到中央“心连心”慰问团明星歌唱家的盛赞,人们则赞称为“
天下第一龙”。近几年,县组织重大的文化艺术活动,林坊大龙队皆被邀请参加庆典活动,每年元宵节期间,龙队还下城参加闹元宵活动,烟花爆竹响彻云宵,弥漫全城,增添县城闹元宵的热闹气氛。瑞龙佑您福财旺,龙腾盛世贺新春,深得县直各单位和居民的欢迎和赞誉。
白天龙似乘云而飞腾;入夜龙灯明灭绰约,腾跃如翔海底,极其壮观。在当地亦有“龙游大地,喜到人间”之说。表达百姓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工艺考究
每年正月游大龙是连城特有的客家民俗文艺活动,意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可现在能扎龙头的能工巧匠已经非常稀少。
一条大龙有龙头、龙腰、龙尾、龙珠,尤其是龙头做工最为精细、工序复杂,技术性强 。
扎龙头有备料、扎骨架、糊裱、画彩、装灯等十五道工序。首先要把毛竹按龙身、龙眼、龙舌、龙鼻、龙嘴、龙须、龙角、龙腿、龙爪的规格剖成宽度、厚度不一的竹篾。 其次,扎骨架时,各部位要使用硬度和弹性不同的竹篾搭配绑扎,有的还要用木炭火烘烤进行定型。过去用茹丝绑扎,现在主要用细铁丝,既牢固又耐折腾。
扎龙骨是整个龙头的技艺核心,不同尺寸的竹篾搭配还决定龙的种类和神态,如笑口大开、腾云而上的望天龙。骨架定形后,除了龙须、龙眼、龙爪用金箔纸,以及龙舌和龙珠用红纸外,大部分都要用上好的姑田宣纸裁剪成大小不一、形状不同的方块来裱糊,接缝处要做到缝骨合一、无纸边重叠。
画彩时,以红色为主画好龙头各个部位轮廓,再衬以黄、蓝、绿,在龙头上大手笔地描绘出唇边、上下颚、鳍背、鳞片和云彩,做到形神合一、威武雄壮。
最后,龙头内要按不同的部位安装19根蜡烛,现在的龙眼还可以装上小电灯,使之晚上看起来炯炯有神。龙头最大的长7米,高2.4米,要消耗9根成年的大毛竹、150张姑田宣纸,单龙头重达200多公斤,接到龙身后重达300多公斤,需要5个壮汉才能扛起。而扎龙尾比较简单,主要扎好后爪和鲤鱼式尾巴就行! “现在会扎龙头的人越来越少,何况没有什么经济效益!我现在考虑的是这个手艺怎样才能传下去,传给谁!”林师傅感叹地说。龙身是有一节一节的龙板组成的。龙板由一块四米长宽十五厘米的坚实的木板作底,然后用竹篾编成龙的基本骨架。而后将纸糊上去,再用毛笔画出一片一片的龙鳞,加上颜料和一些装饰的花,那就显得很漂亮了。龙身还有三个小“莲花灯”插在上面,“莲花灯”中心可以放蜡烛以便照明。因为一般是在晚上游龙的。
龙身里面也放蜡烛,在其底部有两个“小门”,方便可以换蜡烛用。不过随着技术的进步,许多龙身已经用小电灯泡照明。在龙身的前面和后面都写着一些吉利的话语,如“国泰民安”。
游龙技术
游龙可是一项技术和体力并重的活动。虽说一板龙不是很重,但要用手提或肩膀扛着走很远的路,那就很累人。一般乡里要游三圈,且道路比较难走;县城里游有许多的街道,距离也远。更重要的是要掌握游龙的“拐弯技术”。由于道路有许多的拐弯处,游龙时没有拐好的话,龙身就会被挤烂掉。人是站在龙的右边,当龙往右拐的时候,人就要把龙向人的方向用力拉;当龙望左拐的时候,就要把龙往没有人的方向推。简单说游龙的技术就是“推拉”技术。
游龙流程
1.大年30先催龙(锣鼓声:“咚咚-哐,咚嗒-哐,嗒咚咚-哐”) 2.正月12天后宫祭龙(斯须九重真龙出) 3.正月13到16巡游 (龙游大地,喜到人间) 4.正月20(20天川)天后宫谢龙(神龙化雨润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