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同春
神户华侨总会名誉会长
生于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县东瀚村一户世代贫穷的农家。他5岁时,父亲毅然别妻离子,东渡日本寻求脱贫之道。父亲一走就是5年,留给全家的只是美好的希望和加倍的艰辛,林同春的一个弟弟也在那时被饥饿和病魔夺去了生命。2009年11月19日,日本著名侨领、神户华侨总会名誉会长林同春辞别人世,享年84岁。林同春在日本主要经营服装面料和不动产,拥有中央实业株式会社、中央建筑株式会社、神户中国百货公司和主要经营纤维贸易的“林商店”。他是一位成功的商人,更是一位杰出的侨领。
人物生平
早年生活
林同春的早年生活不堪回首。1925年他生于福建省福清县东瀚村一户世代贫穷的农家。他5岁时,父亲毅然别妻离子,东渡日本寻求脱贫之道。父亲一走就是5年,留给全家的只是美好的希望和加倍的艰辛,林同春的一个弟弟也在那时被饥饿和病魔夺去了生命。
林同春9岁那年,父亲将他和母亲接到了日本。新生活开始于京都府一个面向日本海的小山村。生活条件极其恶劣,他们的新家是一所破旧不堪的木板房。林同春穿着根本不能御寒的胶鞋,背着沉重的布料,踏着厚厚的积雪,跟着父亲到山村里挨家挨户卖布。在学校里,他常被日本老师和同学欺侮,因为,他是“支那人”。
少年立志
中日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把所有旅日华侨抛进了苦难的深渊。多数华侨遭到了驱逐,少数没有被驱赶回国的华侨则几乎都在鬼门关前徘徊过。林同春一家也被强制从舞鹤军港附近迁出,并由于是“敌国人”而饱受凌辱。他曾被毫无缘由地拷打过几次,并被关押过半个月。战争的残酷和恐怖,使刚成年的林同春内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他企盼着中国赶快强大起来,暗暗发誓要努力进取,挺直腰板,成为一个有力量、有尊严的中国人,为消除战争和野蛮、为维护和平尽一份力。
青年机遇
二战结束时,日本已是一片废墟,百姓极度贫困。这是苦难,也是机遇。1949年,林同春只身闯神户,在“三宫国铁高架”下面的简陋店铺里苦心经营了三年服装面料,有了一些积蓄,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此后,他将目光瞄准了不动产行业。他认为,在世界上无论新旧都能高价出售的商品只有一个,那就是不动产。他凭着不凡的眼光,努力开拓,渐渐拥有了自己的土地、自己的高楼公寓、自己的商店商场,拥有了海外贸易网络和资金。林同春在经商中始终奉行的原则是“信誉”和“厚道”,他从不把损失和危险转嫁给别人,相反,却经常为朋友和员工分担困难。日本经济衰退期间,他的几个保龄球馆被迫关闭,面对巨额债务,他本可以将160名职员辞退,但他没有这样做。他把大部分职员留下来,尽量安排在刚开业的“中国百货公司”里,实在安排不下的,他便亲自为他们找到新工作,然后才辞退。在1995年的神户大地震中,他遭到了很大损失,有人劝他提高房价以弥补损失,他没有同意,认为不能给灾民雪上加霜。他在总结自己50多年的商海生涯时说:“做生意的诀窍就在于不要加害于人。人格本身就是一种最重要的资本。如果你做坑人的生意,你的资本就会丧失殆尽。” 他在华侨商界树起的是一面人格的旗帜。
主要作为
爱心报国
饱尝艰辛之时,林同春思念祖国,功成名就以后,亦不忘回报祖国。他曾捐资2亿多日元,重建可容纳1200名学生的东瀚小学,新建可招收1500名学生的东瀚中学,资助厦门集美学校;1985年,他给天津市残疾人协会捐赠了一个集装箱的新服装;1994年,他为福建华侨农场捐款,帮助回国的印支难民;在1988年的黑龙江森林大火、1991年的安徽江苏水灾、1992年的华东地区水灾、1993年的江南地区水灾和1998年的河北省张家口地区大地震等自然灾害之后,他每次都大量捐款用以救灾,有时还亲赴现场视察,帮助研究救灾对策。他说:“有能力的人尽力帮助有困难的人,这就是人类的爱心,把爱给予人类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中日友好
为加强旅日华胞与祖国的联系,林同春不遗余力。早在50年代,他就与一些福建同胞创立了“福建同乡恳亲会”。他也一直想把“恳亲会”办到家乡去,把华侨与家乡的关系拉得更紧密些,为建设家乡出把力。经过不懈的努力,1984年10月,“恳亲会”终于在福州成功开幕,《人民日报》也为此刊发了消息。
为了促进中日友好、增强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和维护和平环境,林同春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他认为,“友好”并不是一味地俯就对方,而是建立在正视历史的基础上。1985年是“国际青年年”,他策划并组织了规模很大的“中日青年友好汽车驰走活动”访华团,把中日友好推向了又一个高潮。参加访华团的日本青年们不仅对中国和中国人民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被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展出的史实深深触动;1991年,在神户日华实业协会的集会上,林同春为50年前在“花冈事件”中被残酷迫害致死的 418名中国劳工向日本某些大企业发出声讨,并协助有关方面进行事件调查,直到获得完满结果;1995年的金秋十月,时逢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纪念日,第35届“旅日福建同乡恳亲会”在北京隆重召开,参加“恳亲会”的旅日华胞们对战争灾难有着特殊的感受,他们在著名的芦沟桥修建了一座庄严的纪念碑,以纪念中国人民对日本侵略者的历史性胜利,彰表旅日华侨的正气。首倡修建纪念碑的人就是“恳亲会”的名誉委员长林同春。
所获荣誉
荣誉
从1995年至2009年,他在日本一直担任“外国人学校协议会”会长,为旅日外国人争取权益和福利,伸张正义。
代言人
成为旅日中国人无可争议的代言人。
追授称号
“鉴于林同春为日中友好尽心尽力,为阪神大地震后的复兴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神户市政府20日决定追授林同春“市政功劳者”荣誉称号,他成为该荣誉称号的第六名获得者。
林同春的葬礼于22日中午11点半在神户市中央区的关帝庙举行。当日约有一千人前往吊唁,吊唁者中既有来自日本各地的华人侨团代表也有地方政治家及企业界人士。
人物评价
兵库县知事井户敏三在悼词中赞扬林同春:“一生为日中友好鞠躬尽瘁,是一名真正的‘世界人’。”
神户市市长矢田立郎宣布追授林同春“市政功劳者”荣誉称号。
神户华侨总会会长鲍悦初说:“无论在台湾出身的华侨中还是在大陆出身的华侨中,他都德高望重,是我们敬爱的长者。他经常教导我们‘为地域的发展与和平做出贡献,能促进华侨的发展与和平’。”
林同春在战后出资重建的神户中华同文学校的校长爱新翼亲自担任了葬仪委员长,他说:“关于学校的发展,还有很多事想和他谈。他的辞世如同一颗巨星消逝。”
福建同乡会理事长石雅之说:“他为家乡福建省建设学校,可以用‘伟大’来形容他的功绩。”
林同春的长子林伯正(41岁)说:“父亲热爱和平,是了不起的父亲。”
其他介绍
林同春去世
2009年11月19日下午2时10分,著名旅日侨领林同春先生因病逝世,享年84岁。
11月22日,林同春先生追悼会在神户关帝庙礼堂举行。正在日本关西地区访问的外交部长杨洁篪听到林先生逝世的消息后,立即委托郑祥林总领事送去花圈,并代向神户华侨总会及林先生遗属转达慰问。
追悼会
追悼会场被簇簇百合和菊花装点得格外凝重,郑总领事、兵库县知事井户敏三、神户市长矢田立郎、各侨团及留学生组织、社会各界人士、林先生的亲属、生前友好近千人前来为林先生送行。驻日本特命全权大使崔天凯、原台联主席林丽韫、我历任驻大阪总领事及国务院侨办、福建省政府、外交部领事司等部门、有关领导、日本各界人士发来了唁电。
郑首先发表讲话,对林先生逝世表示震惊和悲痛,称林先生作为旅日华侨领袖,一生爱国爱乡,为推动祖国发展和统一大业、维护华侨权益、发展海外华文教育和中日友好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林先生的离世,对于祖国和侨社乃至当地社会都是巨大损失。郑呼吁广大侨胞继承发扬林先生的高尚品德,继续为祖国和同胞,为中日友好事业贡献力量。
井户知事和矢田市长分别致辞,深情回顾了林先生的生平,积极评价他对当地社会做出的贡献,特别感谢林先生在阪神大地震及灾后重建过程、第九届世界华商大会中作出的卓越贡献。矢田市长还在追悼会上颁发了林先生“神户市功劳者奖”奖状。
林先生长子林伯正向前来参加追悼会的人士表示衷心感谢,他深情回顾了父亲信奉和平理念、追求中日友好以及谋划华侨华人事业的一生,表示将继承父亲遗愿,并代表全家继续支持民族教育,将此次葬礼所收款项悉数转赠神户中华同文学校。
朝日新闻、每日新闻等日本各大报纸报道了林先生逝世和追悼会情况,当地很多市民团体也对林先生的逝世表示惋惜。
总体评价
说明
林先生是福建人,9岁离开故乡来到日本,多年经营百货公司、房地产等实业,颇有建树。
优秀评价
他为人正直诚恳,睿智谦和,一生爱国爱乡,热心华侨华人事业,是一位德高望重、有口皆碑的华侨领袖。自上世纪50年代起,先后担任神户福建同乡会会长、神户中华总商会会长、神户华侨总会会长、名誉会长等侨团领导职务,为旅日华侨华人的生存发展,多方奔走、义无反顾。几十年来,受过林先生指导和帮助的人不计其数,在追悼会上回忆起他的往事,很多侨胞泪眼模糊、话语哽咽。他多年担任神户中华同文学校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为筹措经费和学校的运营发展,付出了大半生的心血。他为支援国内经济建设、教育发展、沙漠绿化事业,捐赠巨资,不图回报。林先生被誉为日本关西侨界的一面旗帜。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6-14 23:26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