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汉语二级字,读作枇(pí),〔枇杷〕a.常绿乔木,叶大,长椭圆形,果实球形,黄色,味甜,叶和核可入药;b.这种植物的果实。
现代释义
基本字义
枇pí
⒈ 〔枇杷〕a.常绿乔木,叶大,长椭圆形,果实球形,黄色,味甜,叶和核可入药;b.这种植物的果实。
基本词义
◎ 枇 pí
〈名〉
〈动〉
(1) 通“匕”。食器 [ancient laddle for rice]
杵以梧,枇以桑,长三尺。——《礼记·杂记让》
(2) 通“篦”。用篦子梳发 [comb with fine-toothed comb]
头不枇沐,体生疮肿。——《后汉书·济北惠王寿传》
常用词组
枇杷
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
《唐韵》房脂切《集韵》《韵会》频脂切,𠀤音皮。详杷字注。
又《白居易·山枇杷诗》深山老去惜年华,况对东溪野枇杷。作入声读,薄密切,音弼。
又《广韵》𤰞履切,音匕。与朼同。所以载牲体也。《孔颖达·杂记疏》从鑊以枇升入於鼎,从鼎以枇载之於俎也。
又《广韵》毗至切,音俾。细栉。《释名》枇,言细相比也。
又《集韵》次也。
又《集韵》骈迷切,音鼙。楖木。
又《集韵》篇迷切,音批。义同。 或作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