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鹤图
清代郎世宁、唐岱创作绘画
《松鹤图》是清代郎世宁、唐岱创作绘画,现藏于沈阳故宫博物院
画作内容
此图为绢本设色,郎世宁画松鹤,唐岱补巨石。巨石挺立于苍松之后,画家参照西洋绘法,皴擦不明显,但有较好的立体感。一对羽毛绚丽丰润的仙鹤绕松而追逐,神态生动逼真。地面的芳草香花,各展异态,向背分明。古松苍劲挺健,干枝弯曲,松根裸露而且盘根错节。全图洋溢着祥和气氛,这与作者是西洋人有密切关系。画面左上钤“乾隆御览之宝”方印,右下署款“臣唐岱恭画石”,“臣郎世宁恭画松鹤”。钤“臣岱”、“臣世宁”朱文方印。
创作背景
郎世宁是意大利传教士画家,历任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宫廷画师。唐岱是中国画家,为王原祁的入室弟子。他身体瘦弱,不善言谈,但是作画时却“泼墨淋漓,气韵生动”,康熙时赐“画状元’’的称号,雍正时正式进入宫廷供职,乾隆朝在官中继续受到重用.
郎世宁以画马匹动物闻名,而唐岱从其师承中可以知道他擅长画山水画,所以两位画家合作时就各自以其所长.展示才华。很显然.图中的两只仙鹤是由郎世宁完成的,而背景中的巨石则源于唐岱的手笔。
至于画中的坡石和灵芝、松树等,无论从造型和用笔来看,都与唐岱的画法有所区别,反而处处与郎世宁的画法相合,看来虽然这幅作品是由两位画家联合署款,其实主要的执笔者还应当是郎世宁。这类中国画家与欧洲画家合作的画幅,在清朝宫廷中数量颇多,其实这都是中国皇帝艺术趣味和审美标准的反映。这幅作品有可能画于乾隆(1736—1795年在位)初期,所以更具体说来,这类合作画的出现,就是乾隆皇帝指示和要求的结果.
艺术鉴赏
两只仙鹤互相追逐嬉戏,反映了和谐美好的自然界,充满了平和的情趣;画家运用细琐的短线,将这对禽鸟羽毛的质感和立体的效果,表达得十分到位,显示了画家郎世宁扎实的欧洲写实绘画的基础.仙鹤背后的巨石,唐岱采用典型的中国传统绘画的皴法。两种绘画方法同处一个宅问中,还能基本做到画面融洽,没有太大不和谐的地方。
此图工笔设色绘松石双鹤,由郎世宁画松鹤,唐岱补巨石。画幅下端为高低不平的土坡,地面上长满了芳草香花,各展异态,向背分明。坡地上一巨石挺立,有一卜;松苍劲挺健,枝干粗大,干枝弯曲伸展至画面顶端,枝叶茂密,松根裸露且盘根错节,树十和树的根部长有不少灵芝,寓意松鹤延年、吉祥如意。
此图画家参照西洋绘法,皴擦不明显,但明暗显示有较好的立体感。一对羽毛绚丽丰润的仙鹤绕松而追逐,雌鹤在前,扭首回顾,双日注视着雄鹤,神态温驯,雄鹤则自松后绕出,双翅振起,短尾下垂,网首眺望着雌鹤,含情脉脉,追踪而至:这幅《松鹤图》不同于一般的花鸟画,它所描绘的对象丹顶鹤乃是特定的,或御苑中新进的,或是特别受帝王青睐的,等等,于是指点画家把它画下来专供御览。鹤的画法渲染精微,立体感强,双鹤形象逼真,牛动毕肖,栩栩如生。前鹤的后足踮起,着地处还画出了阴影,可见写实逼真到如此地步:松树、坡地、花草的描绘,同样也是如此,讲究透视关系,注重光线明暗,给人以标本模型之感。整幅画不以工丽浓艳为尚,双鹤造型准确,形态生动,双鹤洁白的毛羽和丹顶的鲜红,形成强烈对比,体现了画家精湛的写生功力:一片片洁白羽毛,勾勒精细,疏渲精到,喙的质感,足和趾的动感,绝无板滞之弊:松石和坡地相对较为粗放,连勾带皴,连皴带染。画家还特别注意景物安排的疏密关系,构图疏密相间,虚实相牛,阴阳分明,显示出松秀灵动?全图洋溢着祥和气氛。
作者简介
郎世宁(1688—1766),清代意大利画家:意大利米兰人,原名Giuseppe,Casliglione。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年轻时在欧洲学画,曾为教堂绘制圣像,康熙五十四年(1715)来华,约于雍正元年(1723)进入如意馆,历任康熙、雍正、乾隆”二朝宫廷画师,精通建筑学,能建筑设计,曾参与圆明园建筑的增修工程,郎世宁长于肖像画,及花鸟、走睥,翎毛,尤擅画马:其特点以西洋画法为主,略参中国技法,重视透视和明暗,以中国画的工具、颜料绘于绢素上,中西合壁,刻画细致,晕染匀称,写实逼真而止于形似:当时宫廷中除郎世宁外,另有王致诚、艾启蒙、安德义等外国画家供奉,合称“四洋画师”?虽然当时他的创作,仅局限于朝廷的各种政治和节庆活动,具有“新闻照相”的纪实意义,一般文人士大夫则斥之为“虽工亦匠,不入画品”,但肘巾两义化艺术的交流,所作出的贡献是无可非议的。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06 11:24
目录
概述
画作内容
创作背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