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溪河,
海河流域
子牙河水系
滹沱河支流
冶河支流
甘陶河上游。位于山西省
晋中市,因河源段有松岭,故古有松水之称,后改称松溪。发源于
和顺县李阳镇窑尚村,流经和顺县、
昔阳县,入河北省
井陉县境内后称
甘陶河。主流河长98公里,流域面积2352平方公里,河道纵坡为6.5‰。省界以上流域面积1685平方公里。
干流概况
河道走向
松溪河,发源于和顺县窑上村,向南流经和顺穿过松岭流入昔阳县境内,故名松溪河。松溪河是昔阳县的最大河流,在昔阳县境内沿途汇入了洪水河、巴洲河、安坪河、赵壁河、杨照河、刀把口河等六条主要支流后,在王寨村流入河北井陉县,入河北省境内后称甘陶河,与绵河汇合以后称
冶河,至
平山县注入滹沱河。松溪河主流河长98公里,流域面积2352平方公里。但根据《和顺县志》和顺境内流域面积251平方公里,全长35公里;《昔阳县志》昔阳境内长73.25公里,总流域面积1473.2平方公里,计算合计松溪河河长应为108.25公里,流域面积应为1724.2平方公里。
松溪河上游,在和顺县内称青龙河,主源石勒河,发源于和顺县李阳镇窑尚村南山。另有毛支两条:一条发源于北李阳村神掌洼,由北西向南东再转北西,经南李阳、三奇与主源汇合,一条发源于菜地沟,由北西向南流经回黄,凤凰庙村东北与主源汇合,流入昔阳。青龙河全长13公里,流域面积110平方公里。青龙河年平均径流量1060万立方米,其中洪水流量895万立方米。松溪河主要流域区为李阳镇大部村庄、牛川乡全境、及青城镇部分村庄。流域面积251平方公里,全长35公里,总体流向由南向北流入昔阳县。
松溪河,由松岭进入昔阳县径向北流,经昔阳县落雁头村前与洪水河汇合改向东流,在县城东汇聚鸣水、沾水,先后在南界都、东固壁、东冶头、水磨头、丁峪口、王寨与赵壁河、桃水、掌峪河、杨赵河、王寨河相携,出王寨口,下太行山。至测鱼镇神河庄入井陉县境内始称
甘陶河。松溪河在县境内流长73.25公里,流经三都、大寨、乐平、界都、东冶头、孔氏6个乡镇,总流域面积1473.2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75.4%。
河道特征
松溪河昔阳境内段,杜庄至县城河段是河道最宽阔处,1969年前原宽500米~800米;其次是东冶头段,原宽700米。在水磨头村前掉头北流,进入东部石山区,河道狭于两岸石山之间,宽度限于150米左右。20世纪70年代打坝造地,河道自上而下被圄于河坝以内,宽度降为40米~150米。主干河道上急下缓。郭庄水库上游段纵坡13.6‰,水库至县城段为11.6‰,县城以下至南界都段为5.29‰,南界都以下段为6.15‰~6.17‰。
水文特征
松溪河上游青龙河年平均径流量1060万立方米,其中洪水流量895万立方米。昔阳县测值:年平均径流量约0.69亿立方米。20世纪80年代昔阳县杨家坡水库上游测点,平均水面宽2.60米,平均水深0.13米,平均流速0.34米/秒,清水流量0.092立方/秒,水流断面0.27平方米。水泥厂旁河道测点,平均水面宽10.00米,平均水深0.01米,平均流速0.09米/秒,清水流量0.146立方/秒,水流断面1.48平方米。
1996年7月27日~8月5日昔阳降雨量269.4毫米,约占通常全年降雨量的一半,其中8月4日降雨168.9毫米。1996年8月2~4日,松溪河发生了一次特大暴雨洪水过程(简称9.68洪水),范围内洪水遭遇严重。8月4日,松溪河出现4100立方米/秒的洪峰。
主要支流
青龙河,主源石勒河,发源于和顺县窑尚村南山。另有毛支两条:一条发源于北李阳村神掌洼,由北西向南东再转北西,经南李阳、三奇与主源汇合,一条发源于菜地沟,由北西向南流经回黄,凤凰庙村东北与主源汇合,流入昔阳。全长13公里,流域面积110平方公里。年平均径流量1060万立方米,其中洪水流量895万立方米。
阳崖河,发源于和顺县牛川乡上松沟村和尚垴,流经高邱、黄岭、下黄岩进入昔阳县。全长12公里,基底灰岩下漏,无清水,年平均地表径流218万立方米。
石家庄河,发源于和顺县青城镇羊圈套,由北西向南东,至柳科村转向北东,经石家庄流入昔阳县。全长9.5公里。流域面积43平方公里,为季节性河流,年径流量212万立方米。
安坪河,昔称鸣水,发源于昔阳县崇家岭奶头山,径向东流直抵县城,于东门底与沾水合流注入松溪。流长14.5公里,流域面积77.2平方公里,河道上陡下缓,上游纵坡为36.9‰,杏庄以下为11.14‰,北关至入松口为3.56‰。
巴州河,昔称沾水,《水经》有注。源出沾岭东麓昔阳县掌城村附近,山清水碧,古有“沾水拖蓝”的佳誉。上游支流汇聚,向东流淌,在瑶弯村掉头北向直奔县城西门,环旧城垣转东与鸣水(安坪河)合流,全长25公里,流域面积96.3平方公里。小杏庄以下河道纵坡为46.6‰,以下至秦山为21.2‰,秦山以下为8.71‰。
洪水河,亦名石马河,源出昔阳县石马山,经洪水于落雁头汇入松溪,全长14公里,流域面积56.2平方公里。学堂沟以上河道纵坡为40‰,下至赵秦宫为22.2‰,赵秦宫以下为5‰。
牛角沟河,源于东浮山东侧,在平定县境内的河道长3.5公里,流域面积23.5平方公里。年总径流量44.7万立方米。出境后入昔阳县界都乡前安阳沟口入松溪河。
赵壁河,又名水峪河,发源于和顺县杨坡庄附近,进入阳泉后经水深、水峪至柏岩山时有部分径流潜入地下。留于地表的径流经北石龛、赵壁、川口先后与楼坪河、东寨河会流。沿黄岩山穿行,北出南界都汇入松溪。潜流在地下伏行40公里,至东固壁村东,受到东西向构造的岩层阻截,形成泉水出露,称为桃水,注入松溪干道。赵壁河全长35.4公里,流域面积492平方公里。河道坡度平缓,水峪至石龛段稍陡,为16.6‰,石龛至赵壁段为8.7‰。赵壁至风居段为6.45‰,以下为9.67‰。
杨赵河,源出皋落南庄。经车寺与石龛水合流,又于河下、茶叶洼先后与民安河、黑龙江河会合,至葱窝附近注人松溪。杨赵是自古名河。金天会年间(1135~1137),杨云翼、赵秉文在河畔窑洞内肄业修学,终成大器。后人为彰扬他们苦学成才的精神,以其姓为河名。杨赵河流长38公里,流域面积260平方公里。车寺以上河道纵坡为7.23‰,以下至范家窑增大为21.5‰,范家窑以下回缓为13‰~10.6‰。
刀把口河,也称三教河、丁峪河。源出昔阳县长条堰村附近,流长25.8公里,流域面积115平方公里。沿河村落有三教河、丁峪等10余个,故该河也称三教河、丁峪河。三教河以上河道纵坡为34.3‰,以下为17.6‰~11.4‰。
王寨河,亦名黄沙河。源头在昔阳县王寨乡黄安村。出山后经郝家、务种,于王寨口汇入松溪。
治理开发
河道治理
民国十年(1921)知事梁寿国征用30多民工,历时3个多月在松溪河城南落雁头段筑成一条石坝;坝体单薄,当年即被洪水冲垮。50年代在松溪河城南段构筑顺水河坝和丁字坝。河坝结构分为以木为桩、钢筋搭架的填石坝和以铅丝结网的填石坝。后被洪水冲毁。
1968年彻底治理松溪河的工程在干流各段按照统一规划,相继动工。9月全县调集民工1500人组成专业队在界都河段首先开工,随后柏叶底段、西固壁段、静阳至东冶头段、南营段、孔氏至王寨段、杨家坡至县城段的治理工程分别由县专业队和所在社队专业队进行治理。界都河段工程历时17个月,共挖河卵石35.64万方,凿石10.58万方,砌石4.5万方,筑成石坝3500米,疏流改道1500米,造地千余商。柏叶底河段筑坝3条,总长600米,造地150亩。西固壁河段由西固壁大队承办治理,主体工程历时19个月,续建1年完工。工程分改道疏流、筑坝、造地三部分组成。改道工程劈山挖沟420米,凿岩洞80米,筑坝1000米,垫地600亩。东冶头至静阳段由东冶头公社承包治理,共筑坝11条,总长1900米,造地800亩。
南营河段由南营大队承办治理,1970年开工,在岳水蛉下凿洞300米,洞上方河道中筑一条100米石坝,将河水引入隧洞,然后将坝下的旧河道修造为400亩滩地。主体工程历时18个月完工。孔氏至王寨河段由所在社队治理,筑坝4条,造地400亩。
松溪河上游上起杜庄公社杨家坡村,下迄县城,治理工程分防护坝和城南改道两部分。1969年11月开工,历时1年,投工27万个,动运土石92万立方,筑坝2770米。坝体以浆砌石坝为主,兼有局部铅丝笼坝和卵石堆坝,高4~7米。在城南故道东1000米外的大王庙地段开挖新河道1740米。主体工程竣工后,沿河造地1300亩。
水库建设
郭庄水库,位于昔阳县松溪河上游的郭庄段,按20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100年一遇洪水校核。1958年8月动工,1960年7月基本完成,主体工程包括大坝、溢洪道、输水洞和排沙洞。大坝为沙土卵石混合体结构,截水槽采用粘土回填。坝底宽125米,最宽处179米,高3144米,相应高程936.02米。坝顶长452米,宽4.8米。总库容2165万立方米,有效库容1350万立方米。经30年运行。淤塞严重。1990年对水库进行大规模改造,防洪标准按百年一遇洪水设计,相应洪峰1060立方米/秒;千年洪水校核,相应洪峰1720立方米彤,洪量3734万立方米/秒。溢洪道改为侧槽式,最大排泄量增加至1405立方米/秒。输水道由进水竖井、启闭室、阀门廊道构成,竖井底部高于河床2.1米,最大泄量为3.32立方米/秒。水库控制流域面积173平方公里,总库容1852万立方米,有效库容600万立方米。
秦山水库,位于昔阳县巴州河中游秦山村西,1973年11月动工兴建,1977年11月竣工。1981年增筑高1.5米的防浪墙。总库容750..5万立方米,有效库容440.7万立方米。
杨家坡水库,位于昔阳县松溪河上游杜庄乡杨家坡村东。1958年第一次修建,采用白灰浆砌石重力坝,未成即被洪水冲垮。1960年再修,改用白灰浆砌石溢流坝。1963年大雨后水库被泥沙填平,大坝下游坡中部损坏。1972年12月修复时改用土石混合坝,1974年5。月竣工。总库容362万立方米,有效容量262万立方米。
南都峪水库,位于昔阳县洪水河南郝峪河段,1972年12月动工,1974年10月建成,采取跨流域引水设计。在清漳河红迪河段筑截流坝1条,将河水逼进截面3×3.5×273米的人工隧洞,导入水库。总库容159万立方米,有效库容92万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积6.65平方公里。
关山水库,位于昔阳县安坪上游杏庄村西河段,是本县西水东调的配套工程。1977年12’月经省计划委员会批准开工建筑。1980年9月因西水东调工程停建而停工。1986年8月经晋中地区批准续建遗留工程,1年后完工。水库总库容916万立方米,有效库容400万立方米。配有输水管道。
河上水库,位于昔阳县杨赵河上游河上村东南河段。1972年由阎庄公社组织施工,1977年、11月建成。水库总库容178万立方米。有效库容11.7万立方米。因泄洪洞竖井二期混凝土未浇铸,闸门启闭机未安装,溢洪道未砌护,坝基未落在基岩上,水库蓄水后漏水严重,水头升到17米时漏水尤为明显,3昼夜即漏尽全部蓄水。1978年秋在坝顶进行无压水泥灌浆处理。
水峪水库,位于昔阳县赵壁乡水峪村附近松溪河支流赵壁河(水峪河)上游,控制流域面积82.5平方公里。工程于1974年11月建成,原总库容1207万立方米,复核总库容1037.25万立方米,坝高25米,坝型为碾压均质土坝,是一座防洪为主兼顾灌溉的中型水库。2001年9月,水库大坝安全鉴定为三类坝。因水库防洪标准低,坝基渗漏严重等原因,2003年3月27日进行了除险加固。2004年底一标段主体工程全部完工,2007年1月进行了主体工程验收。
口上水库,松溪供水工程的水源工程。位于晋中市昔阳县东冶头镇口上村附近松溪河下游河道上,距昔阳县城约30公里。水库拦河大坝采用堆石混凝土重力坝,坝顶长120.7米,坝轴线为曲线。坝顶高程647.9米,最大坝高58.4米,分6个坝段,坝顶宽6米,大坝中部布置溢流表孔泄洪,堰顶高程637.0米,共5孔,每孔宽8米,设平板检修门和弧形工作门。溢流表孔下部坝体内布置泄流冲砂底孔,进口底高程610.0米,进口设平板检修门,孔口尺寸8.0米x5.5米(宽×高)。
水力发电
1970年代后,相继建起王寨泉口、丁峪南营、郭庄水库、孔氏小水电站4座,但由于水资源日益枯竭,发电时断时续,发电量均不达设计要求。1972年1月王寨公社开始在泉口动工修建小水电站,当年第一台125千瓦机组并网发电。1974年7月发电站竣工,装机总容量为125千瓦发电机2台,设计年发电量132万千瓦小时。实际年平均发电量仅为51.67万千瓦小时。1975年10月丁峪公社在南营动工建设水电站。1977年竣工。共装有125千瓦发电机2台,设计年发电量132万千瓦小时。由于拦河坝漏水及干旱少雨,年平均发电量仅43.55万千瓦小时。郭庄水库装有40千瓦发电机2台(其中;1台在毕家岭),利用灌溉放水发电,在1978年至1980年运行期间,共发电5.5l万千瓦小时。1980年代丁峪、王寨两乡在孔氏建设小水电站一座,未投入运行。
引水工程
松溪供水工程,是山西大水网规划中“第三横”——晋中北线供水工程之一,属山西省海河流域小型水库更新建设项目。工程位于昔阳县以东,途经乐平镇、界都乡、赵壁乡和东冶头镇,坝址距昔阳县城35公里;工程由枢纽工程和供水工程两部分组成,口上水库设计总库容为495万立方米,输水工程线路全长29.8公里;工程主要以农村供水、农业灌溉为主,兼顾工业和城镇生活用水。一期工程位于库区取水泵站至界都事故备用水池段,全长15.58公里。2015年通水,每年可为昔阳县供水840万立方米,将有效缓解昔阳和周边区域水资源供需矛盾,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水资源保障。
旅游开发
郭庄省级水利风景区,位于昔阳县大寨镇郭庄村,依靠郭庄水库的自然优势,布局环水经济,盘活闲置水库,打造精品民宿“坝上淼芦”,搭建露营地,发展露营经济,由于依山傍水,风景优美,备受本地和周边县市游客的青睐。
桥梁涵洞
松溪河上桥梁众多,昔阳县境内主要有大寨大桥(亦名留庄桥、大寨桥)、迎宾桥、孔氏1#大桥、孔氏2#大桥、南营大桥、松溪河大桥、克老会桥、南界都二桥、松溪桥、青岩头桥、前龙凤垴桥、南垴桥等。
2016年,昔阳县政府在大寨桥与迎宾桥之间实施了松溪河人行桥项目建设,为市民出行提供便利。作为昔阳县首座跨河人行天桥,松溪河跨河人行天桥主桥全长95.1米,总宽3.5米,桥面净宽3米,计划总投资800万元。该桥为钢结构箱形上承式拱桥,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桥梁两端除各设置一条人行梯道和推车坡道外,在西侧桥头河松溪河一级护坝之间还将加设桥面连接坡道。2017年6月22日上午,昔阳县松溪河人行桥桥梁上部钢箱梁完成吊装合拢,主体工程基本完工。
大寨大桥,始建于1967年。当时桥长154米,净宽5米,高5米;为9孔空腹双曲拱结构,孔径15米(一说跨径14米),高3.45米,宽7米;允许汽车通过的载荷标准为15吨,荷载汽车—20,挂车—100;建设工期14个月,动用钢材150吨,水泥900吨。2018年,在保留已有大寨桥基础上向南加宽23米,改为双向四车道,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分离。工程全长240米,其中桥长146米,引线94米,桥宽31米,其中机动车道15米,两侧各4.5米的非机动车道,3.5米的人行横道。2018年12月29日竣工。
流域地貌
松溪河流域东西宽,南北窄,地势为西高东低,地貌为山多川少,崎岖不平为中低山区,海拔一般在800m~1300m之间。东部沟谷深,山石矗立,
基岩裸露,呈高差极度悬殊的低中山石山区地貌,区内北部松溪河出山西省境处海拔仅560米;中部切割较浅,山势缓和,支沟发育,呈现为黄土覆盖丘陵地貌;西部切割轻微,丘多坡缓开阔,呈现为山垄地形。
参考资料
县城美景.昔阳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2020-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