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口客家山歌主要分布于以
松口镇为中心及其周边的松南、松东、隆文、桃尧、松源等乡镇,即今
梅县辖区梅江下游的东部一带。松口客家山歌是我国著名民歌之一的
客家山歌的典型代表,粤东山区关于歌仙
刘三妹的民间传说中,就有“自古山歌松口出,那有山歌船载来”的赞誉。松口客家山歌的歌词,不仅继承了我国古代
民歌的文学特色,尤其兼有“国风”和“
吴歌”的余韵。
梅县松口山歌,历史悠久,具有广泛的人民性,是中国著名民歌客家山歌中的典型代表,已列为广东省第二批、梅州市第一批、梅县第一批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民间世代相传“自古山歌松(“松”在客家方言中与“从”同音)口出,那有山歌船载来”,富有传奇色彩的民间歌手“
刘三妹”的美丽传说,堪与广西“刘三姐”的故事媲美。从而也说明松口山歌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和具有根深蒂固而又广泛的群众基础。
松口山歌,伴随着客家人的南迁而产生、发展、传播。是中国著名民歌客家山歌中的一朵奇葩。松口山歌原生态区域,在梅县以松口镇为中心及其周边的松南、松东、隆文、桃尧、松源等乡镇,即今梅县辖区梅江下游的东部地区。此外,旅居国内各地和侨居他国的松口人,在居住所在地(国)传播松口山歌。松口山歌作为劳动人民的一种口头文学,内容丰富多彩,语言质朴浅白,意境含蓄优美,唱腔多种多样,具有浓郁的客家文化和鲜明的地方特色,为海内外客家人所喜欢,是极为宝贵的民间文化艺术遗产。毛泽东主席说:“我很爱听”,叶剑英元帅说:“不仅要继承传统,也要努力创新。”郭沫若先生有诗颂曰:“山歌入夜唱丰收”。
经过长期的演变、发展,在当代不但仍然相当完整地继承和保存了它的民间文学传统,而且在20世纪50年代孕育形成了山歌剧这一新的剧种,被人们誉为“山茶花”。山歌剧作为新兴剧种,其创作演出的音乐、唱腔,多采用松口山歌作为素材,其代表作《挽水西流》长演不衰,并被移植到印尼华侨侨民中演出。1996年,国家文化部命名梅县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山歌艺术)”,就是因为与松口山歌的传承与传播有着密切的关系。2006年1月,梅县“千人山歌大对唱”——《
客家山歌特出名》,参加2006年梅州国际山歌节,被载入上海大世界
吉尼斯世界纪录。
原汁原味的松口山歌,歌词以江南吴音山歌的“四句七言”格式,艺术上保留了中国古代《诗经》十五国风的“赋”、“比”、“兴”等特色;唱腔则以“四句八节板”又称“四句落板”而独具艺术特色,分快板、中板、慢板等。松口山歌柔润婉转,旋律悠扬,情意绵绵。引号山歌(山歌号子)高亢悠扬,唱腔优美,长于叙事,内容上大都包含爱情、婚姻、家庭、劝善、盼望、安慰、生活、戏谑等,又以恋歌(情歌)为主。
近年来,老一辈歌手年事已高,有的已逝世,而青年人大多告别古镇外出打工,致使传承出现断层,松口客家山歌正与原生态地域渐行渐远,如不加大抢救、保护和传承力度,濒危状况则难于改变。
卢月英,女,1934年生。有演唱客家山歌30余年的丰富经验,熟练掌握松口山歌的韵脚、语调和韵律,尤为擅长即兴编词,出口成歌,能连续数小时对歌。虽已年逾古稀,仍积极开办山歌培训班,并辅导中小学生唱山歌,对客家山歌的传承有所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