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门女将》是秦腔新编历史剧,20世纪60年代
京剧电影版本《
杨门女将》公映之后由
西安秦腔剧院青年团进行移植改编而成,陈尚华、刘养民等进行剧本了改编工作。
发展历史
20世纪60年代,京剧电影版本《
杨门女将》公映,之后由
西安秦腔剧院青年团进行移植改编而成,陈尚华、刘养民等进行剧本了改编工作。秦腔版《杨门女将》首演阵容由西安秦腔剧院三团担任,演员有
王玉琴、
肖若兰、李毓琳、
刘茹慧等,唱腔设计由陈尚华和
张森龄等担任。
六十年间,经过历代艺术家精心打磨,
秦腔《杨门女将》已经成为光耀三秦剧坛的剧目之一。
1979年,
三意社、
西安市秦腔一团都曾复排《杨门女将》,眉县剧团也曾在西安连演该剧目一月之余。
20世纪90年代,西安市举办传统剧目调演。三意社、五一剧团同步排练《杨门女将》。三意社主要阵容周晓丽的佘太君、刘宇的穆桂英让当时的很多观众所乐道。五一剧团则是一出戏推出了一批人,
齐爱云、
梁玉等演员也得到了各界的认可。
1999年,西安市秦腔二团(
三意社)改组成立西安市青年秦腔艺术团,排演了《杨门女将》等剧目,演员阵容强大、青春气息逼人。
2000年5月,第17届
中国戏剧梅花奖在西安举行颁奖演出,当时莅临西安的专家和学者应邀观看《杨门女将》后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演得出情,打得火爆,既有继承又有创新,是继承创新的榜样,比京剧的《杨门女将》好。”省、市剧协还联合召开了“《杨门女将》现象研讨会”。
2000年下半年,《杨门女将》亮相首届
中国秦腔艺术节,周晓莉、刘宇获优秀表演奖,
巨敏、桑良获表演奖。
2005年西安四家秦腔院团易俗社、三意社、五一剧团、秦腔一团合团之后组建
西安秦腔剧院,率先推出了三部大戏——《
火焰驹》《
三滴血》和《杨门女将》。《杨门女将》由
齐爱云、
梁玉、张涛、
侯红琴、
张武宏、王战毅、韩磊、
李东峰等联袂合作。再到后来,秦腔舞台上还出现了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小梅花团的青春版《杨门女将》。
2013年,陕西周至秦腔剧社参加央视《
一鸣惊人》,精心对《杨门女将》中的“出征”等片断进行重新编排,既充分体现爱国情怀和民族大义,又全方位展示秦腔慷慨激越、大气恢宏的演唱特点。
剧情简介
年满百岁的佘太君正在为镇守边关的孙儿杨宗保举办五十寿辰,忽传噩耗,宗保不幸阵亡。这时朝廷畏惧强敌,意欲求和,佘太君力抑悲痛,率领居孀的儿媳、孙媳和重孙杨文广等,慷慨激昂地驳斥了主和派的谬见,凛然挂帅,全家出征,穆桂英继承亡夫遗志,勇当先锋,一群女将冲锋陷阵,里应外合,一举歼灭了西夏入侵之敌。
衍生形象
2022年7月22日,西安开展新一轮核酸检测,发放卡通贴纸“
秦腔《杨门女将》
穆桂英”。
作品选段
戏曲表现
剧本创作
秦腔《杨门女将》剧本中有诗云:“壮歌堪颂杨家将,满门忠烈保家邦。百岁犹有荡寇志,不尽秦声世代扬。”这首诗歌颂杨家将的同时,着重赞美了佘太君老而弥坚的爱国主义精神。这类咏剧诗对于未曾观看某剧演出的人来说,具有导赏作用,特别是那些出自名人之手者,还会产生出一种广告效应。
唱腔设计
为了给剧中佘太君设计唱腔,陈尚华在下乡演出之余,坐在卡车里苦思冥想,力图突破秦腔老旦传统的表演和唱法,别出心裁地设计了既符合佘太君人物特点、又完全遵循传统的唱腔。“为孙儿庆生辰心中欢畅”、“一句话恼得我火燃双鬓”等唱段广为传唱。
唱腔表现
在《杨门女将》中,王玉琴充分运用秦腔唱念、表演等艺术手段,特别是发挥其感情色彩强烈的大段唱腔,使佘太君这个以国家大局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有胆有识、德高望重的古代女英雄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在“寿堂”一场,王玉琴紧紧抓住余太君在宴会上感情的变化,把她由欢快到焦急到悲痛的心理活动,有层次地表现出来。开始上场时,余太君走着稳健的台步,通过“为孙儿庆生辰心中欢畅”四句花音二六板,把这个百岁老人的喜悦心情表达无遗,唱腔欢快、流畅,行云流水,出之自然。
但当杨文广给焦、孟二将敬酒之后,整个气氛逐渐起了变化。王玉琴通过眼神四下观察,焦、孟二将推推诿诿,柴郡主从中阻拦,穆桂英一杯即醉,引起她满脸疑虑。背躬唱的“桂英儿平日里颇有酒量”六句二六板,既非欢音,也非苦音,而介乎二者之间,表现她对众人态度反常的疑虑和思索。紧接着三次逼问焦廷贵“回来做甚”,一步紧似一步,声音越来越大、越重、越急促,直到焦廷贵脱口说出“临终之时”,她一切都明白了,喊住了企图遮掩的孟怀远,战战兢兢地催逼焦廷贵:“你、你、你……快讲!”
焦急之状,几乎失去常态,整个舞台似乎也失去平衡。当完全证实宗保为国捐躯之后,她不胜悲痛,但王玉琴的表演没有陷入悲痛之中不能自拔,而是极力表现在众人面前的勉强镇定,将满腔苦水寄于大杯酒中,来祭奠亡魂。剧本在这里专门安排了一大段唱腔,尽情抒发佘太君悲愤激越的感情,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
到了“灵堂”一场,王玉琴着重表现佘太君急国家之急,力主与辽邦血战到底的决心。在这里,佘太君面对面地与主和派王大人论战的大段唱腔,向来脍炙人口,体现了王玉琴唱腔的特色。
这段由尖板、慢板、二六、双锤等板路组成的成套唱腔,刚柔相济,表现力很强。王大人以小人之腹度君子之量,猜疑佘太君主战是为了报私仇,一下子惹恼了一心为公的佘太君。
开始一句尖板“一句话恼得我火燃双鬓”,高亢激昂,表现出了满腹的义愤。接着一句慢板“且慎言莫乱测我忠良之心”,用的是传统的老旦唱腔,既是正面奉告,也含有讥讽之意。
下面连续五句苦音慢板,述说杨家将东荡西杀,忠烈一门,用的虽是苦音,但悲而壮,并不使人感到悲伤,特别是“杨家将请长缨慷慨出征,众儿郎齐奋勇冲锋陷阵”二句,多用剁板,不拖长腔,很有一番慷慨激昂、英勇杀敌的气概。
自“令公他提金刀勇冠三军”以下连续七句唱苦音二六板,怀念杨家将战死疆场,为国捐躯,直至“李陵碑碰死了我的夫君”一句,“李”字提得很高,唱腔拉得较长,吐字用力很重,表现了对丈夫为国牺牲的悲痛和怀念。
下面连续十六句,以不可辩驳的事实驳斥王大人,唱“双锤板”,速度由慢转快,一句紧逼一句,犹如长江大河,波涛滚滚,将佘太君的满腹悲愤倾注而出。
如唱到“哪一阵不伤我杨家将,哪一阵不死我父子兵”,饱含热泪,令人痛心不已,而至“杨家报仇报不尽”突然刹住,“哪一阵不为江山与黎民”升高激荡,唱出杨家将的坦荡胸怀,令人肃然起敬。这一大段唱,把佘太君的公而忘私、肝胆照人的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
剧目赏析
百岁
佘太君凛然挂帅,穆桂英继承亡夫遗志,勇当先锋,一群女将冲锋陷阵,里应外合,一举歼灭了西夏入侵之敌。舞台上的《杨门女将》,从头至尾都凝聚着民族精神、洋溢着英雄气概。
熟悉的旋律响起,让我们一次次重温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振奋抗敌保国的雄心壮志。《杨门女将》里面蕴含的民族魂,滋养了世世代代的中国人,剧中所传送出的浩然正气,深深打动了一代代观众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