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锡璋上世纪50年代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系。1958年,22岁的杨锡璋进入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这是中国最有实力的考古机构,在全国重要的考古现场建有工作站。参加工作4年后,杨锡璋被从北京派往安阳考古工作站,参与殷墟的发掘与研究工作。
如果说,杨锡璋最初对考古工作多少怀有些神秘和猎奇的想法,那么在殷墟的40余年里,他的工作在许多人看来都是枯燥乏味的。每天的大部分
时间,面对的都是平淡无奇的土坑,然而发掘起来却丝毫不能马虎,因为不经意间就可能发现一枚甲骨、一枚陶片,而这也可能是惊人发现的先兆。1990年,杨锡璋就碰到了这样的机会。
1990年,杨锡璋主持发掘郭家庄160墓。出乎他的预料,这是一座贵族墓葬,而且保存完整。这次发掘共出土各类文物349件,是当年
中国的“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同事们都恭喜杨锡璋“运气好”,但在杨锡璋看来,一位考古学家一生能主持发掘一座贵族大墓,固然是非常幸运的事,但是平民小墓也包含了丰富的文明信息。他说:
“小墓也有收获,比如安阳挖了一大批小墓,上千个小墓,挖出来以后我们就根据它的墓葬排列,能够研究当时的家族组织。过去没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用了几年
功夫,把那些墓挖出来以后,这在殷墟考古上也是个重大发现。中国历史上也记载中国古代的家族组织,但从考古上证明就是这次发掘。”
除了现场发掘,整理发掘报告是一项非常重要和必不可少的工作,只有当考古发掘形成科学的书面报告时,才能被别的学者所引用。到目前为止,杨锡璋主持的每一项发掘都有高质量的考古报告公开发表,在此基础上,他发表了许多学术著作,像《1980年以来殷墟发掘的主要收获》、《商代的墓地制度》、《殷代青铜礼器的分期与组合》等等,都非常有影响,特别是由他撰写的《中国考古学夏商卷》曾荣获中国考古学界最具学术权威的“夏鼐奖”一等奖。对此,杨锡璋说:
“我这一辈子就贡献给殷墟了,主要是对发掘殷墟、了解殷墟、研究殷墟,我算贡献了一部分力量。在前人基础上做了这份工作,后人在我们基础上很快进一步地发展。对我来说收获还是很大的。从我来说,(以前)对殷墟了解是什么,现在对殷墟了解是什么,变化就大了。应该说,要说人生价值、理想,应该是实现了。”
杨锡璋说,在殷墟发掘百余年来,共出土了约15万片甲骨文、上万件青铜器和种类丰富的玉石器、陶器、骨器等,有关殷墟的研究已经形成一门专门的学问“殷墟学”,内容包括考古学、人类学、历史学、古文字学等学科。在一代又一代的殷墟考古工作者中,他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殷墟新近被列为
世界文化遗产,作为一名学者,看到它的文化价值不断地被世界了解和认可,深感欣慰。
2018年10月13日,殷墟科学发掘90周年纪念大会向为殷墟考古做出过突出贡献的考古工作者代表——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员杨锡璋颁发了殷墟考古发掘“功勋人物”纪念章和纪念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