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通八
中国男音乐理论家、作曲家
杨通八,男,1943年11月生,四川重庆人。音乐理论家,作曲家,中国音乐学院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北京市朝阳区第十一届人大代表。幼年随父母辗转于北培、南充、绵阳、成都等地就学,受其史长影响。酷爱音乐。
人物生平
1959年起后就读于央音乐学院附中、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师从作曲家罗忠镕、赵行道、张肖虎等学习作曲。1973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歌舞团从事音乐创作。1979年入天津音乐学院师从许通三教教授研究现代音乐,发表《巴托克八首钢琴即兴曲之和声研究》等文章始受学术界注目,81年获硕士学位。1982年回母校中国音乐学院任教,历任作曲系和声复调教研室主任、音乐教育系主任、作曲系主任、中国音乐学院副院长等职。其间曾两次旅法考察,广泛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举办的“作曲家国际论坛”、国际教育研究中心,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巴黎高等音乐学院、音乐与舞蹈教育研究中心、巴蓬皮杜艺术中心、黎高等音乐学院、音乐与舞蹈教育研究所等单位的学术活动。理论著述多见于作曲理论领域,发表《论德彪西的印象主义和声》、《调式半音体系与和声现代民族风格》、《和声理论与实践的历史透视》等论文多篇,著有《和声学基础教程》,与恩师罗史镕合作主持编写《现代音乐欣赏辞典》。
1973-1979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歌舞团从事音乐创作,发表过艺术歌曲《怀念周总理》、民族器乐曲《春满漓江》、双人舞《深山问苦》、歌剧《红云岗》(与晓影合作)等作品。
1979年入天津音乐学院在许勇三教授指导下攻读硕士学位,发表《德彪西的艺术思想》等文章始受学术界注目,1981年以题为《论德彪西的印象主义和声》的论文通过答辩获硕士学位。
1982年回母校中国音乐学院任教,历任作曲系和声复调教研室主任、电子音乐工作室负责人、音乐教育系主任、成人教育部主任、作曲系主任、副院长等职。
1986-1988年曾公派赴法国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音乐与音响协调研究所”(IRCAM)研究现代音乐,同时在国立巴黎高等音乐学院进修学习。
1994年再次赴法考察音乐教育。
个人作品
主要著述:理论著述多见于作曲技术理论领域,发表有《巴托克“钢琴即兴曲”之和声研究》(1982)、《艺术探索家斯特拉文斯基》(1982)、《论德彪西的印象主义和声》(1982),《论和声的广义功能》(1985)、《调式半音体系与和声的现代民族风格》(1986)、《和声理论与实践的历史透视》(1995)、《实践中选择、实践中创新——中国新乐理的发展历程》(2003)等学术论文多篇,编著《初级和声教程》并主讲电视卫星《和声》课程(1991),主持编写《现代音乐欣赏辞典》(1997,副主编,主要撰稿人之一)。
出版图书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3-19 20:48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