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菊秋
中国戏曲女演员、京剧教师
杨菊秋(1904年—1987年),字傲霜,中国戏曲女演员、京剧教师。杨菊秋与杨菊芬姐妹二人,以其色艺双全而驰聘于京、津、沪、汉各地舞台,享名30余载。
人物经历
杨菊秋,是杨菊芬的二姐,工青衣,京剧教师。杨菊秋原习河北梆子,蒙师杨翠喜。她16岁改习京剧,从王瑶卿、李宝琴习艺,她身材窈窕,扮相妩媚,不仅擅长青衣,而且精通花旦,其唱功、身段、跷工、眼神,在同时代演员中亦为佼佼者。杨菊秋天资聪慧又勤奋好学,能戏甚多。其表演风格亦有独到之处,且嗓音圆润,唱腔委婉流畅。其青衣戏端庄温雅、花旦戏艳丽活泼、刀马戏武功娴熟,且跷功极佳。每有义务演出,都积极参演,而且格外卖力,深为同仁所敬重。尤其难能可贵的是,杨菊秋作为梨园界娉婷玉立之妙龄女子,能自爱其身,不为风气所移。她除搭长班频繁演出外,每得闲暇则勤习艺事。对于牌局、饭局等应酬事宜极少参与。这在旧日坤伶中,可谓风毛麟角。由于她业余常习绘画,一次在义演中曾当场画扇数柄,并题云:“陕西饥民,待赈孔殷。欲尽绵薄,力又不逮。乃拨冗画笔数叶,所售之价,全数助赈。明知杯水车薪,不过聊尽微意耳”。
杨菊芬与杨菊秋,早年曾被称为“艺苑双菊”或“菊国双姝”。因她们技艺精湛而被社会各界名士誉为“并美兼优”与“并蒂秋华”。1935年前后,杨菊芬、杨菊秋姐妹在东安市场吉祥戏院组班演出。二姐杨菊秋当时二十七、八岁,唱花旦,学筱翠花(于连泉),为其妹当配角。杨菊芬是妹妹,当时二十岁上下,唱老生,艺宗言菊朋,兼取余叔岩之长,挂头牌。杨家姐妹同台演出,很有叫座力。杨家姐妹自幼丧父, 随母亲牟氏过活,因家境困难,乃延师学戏。技艺学成,在京津一带登台演出, 颇受欢迎。杨菊秋也能唱青衣,她们还有位大姐杨菊茶,自幼习河北梆子旦角,但英年早逝。
1951年7月26日,在京城曲界女演员五十余位,为艺培戏校募集基金义演,前场全部《玉堂春》,杨菊秋与刘玉秋、美素秋、李倩影、傅任秋分别反串前后王金龙。大轴《八蜡庙》,又与徐东明、于秀兰三人分别反串前后褚彪,此次义演轰动京城。上世纪50年代末, 她们两姐妹同到北京市戏曲学校任教,为培养京剧艺术接班人,辛勤地耕耘。还曾应邀为煤炭部业余京剧团进行辅导传授技艺。
演出风格
 《桑园会》《四郎探母》《凤还巢》《思凡》等,皆是杨菊秋的拿手好戏。对于剧中人之身份,刻画极为清晰。杨菊秋的花旦戏,媚而不荡,情趣含蓄。杨菊秋的跷工,尤有独到之处。她在《翠屏山》中所饰的潘巧云,裙下微露三寸金莲,体态袅娜,行、坐、立之姿势,均能恰到好处。杨菊秋与妹杨菊芬合演《武家坡》饰王宝钏、《乌龙院》 饰阎惜姣、《捧雪》饰雪艳、《三娘教子》饰王春娥、《南天门》饰曹玉莲、《庆顶珠》 饰萧桂英等,姐妹配合默契,可称珠联壁合。她曾与侯喜瑞合演《战宛城》,所饰邹氏,颇得侯老赞许。擅演剧目有《棋盘山》《翠屏山》《小上坟》《小放牛》《祭江》《祭塔》《乌龙院》《五花洞》《十三妹》《王宝钏》《浣花溪》等。后又与妹妹合演《乌龙院(坐楼杀惜)》《打渔杀家》《游龙戏凤》《四郎探母》《翠屏山》《法门寺》等,都很精彩,每贴必满座。杨菊秋也能唱青衣,所以有时也和杨菊芬合演《桑园会》《武家坡》《汾河湾》 以及《二进宫》一类的戏。姐妹俩有时还串演《小放牛》《十八扯》一类的小戏,戏路广,声名益著。
参考资料
艺苑双菊谈往.中国新闻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4 20:29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