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盛河,长江口通江排灌河道,位于上海市
宝山区东部。为1977年至1978年间人工新挖河道。以杨行、盛桥为起讫点而得名。北起西
随塘河(新川沙),往南经盛桥、月浦、杨行,南迄
蕰藻浜。长约19公里。枯水期水深2.2~2.7米,可通行20~60吨级船舶,受益农田约4000公顷。
干流概况
杨盛河,位于宝山区东部,南北走向。南起
蕴藻浜(季家桥铁路桥西),往北利巧拓宽
杨行镇邬泾、
月浦镇马泾和盛桥(属月浦镇,原为盛桥乡)的横沥、北横沥成为杨盛河身段,到李家宅西进入
随塘河(被改为杨盛河尾段),直至新川沙水闸,全长18.89公里(一说19公里)。
水文特征
宝山区水系以蕴藻浜分为南、北两片,南片多南北流向,北片多东西流向,分别泄入长江、蕴藻浜、苏州河和黄浦江。境内内河水位一般在2.5米左右。1977年8月22日大暴雨时,新川沙和西泗塘闸内水位曾达4.2米左右,东高泾间内水位4.05米,老石洞、新石洞均为4米,北泗塘3.95米,黄泥塘3.9米。
同时由于连通新川沙及蕴藻浜,杨盛河受长江口潮汐影响,属非正规半日浅海潮,每日有两次涨落,周期共约24时50分钟,其中涨潮约4小时33分,落潮约7小时52分。潮汐大小随月相而变化,大潮发生在农历初三、十八日前后,小潮发生在农历初八、二十三日前后,农历十三、二十七日为起汛,即大潮汛开始,初四、十九日为小潮汛开始。夏季日潮比夜潮小,冬季日潮比夜潮大。涨潮流速最快是在初涨1小时以后,落潮流速最快在平潮5小时以后。潮位受风力影响很大,东北、东、东南风都使水位增髙,台风期尤甚。
据《上海地名志》,杨盛河枯水期水深2.2~2.7米。
主要支流
新川沙,在罗泾乡境内,是1958年开挖的人工河,西起界径,向东穿沪太路通获径(罗川河)、小川沙、潘径、杨盛河(随塘河),出水闸汇入长江,全长5.59公里,底宽10米,底高0米,边坡1:3,配建木便桥5座、公路桥1座,受益3万亩。当时由跃进人民公社组织开挖,由于西边沪太路上需要建桥。东端出口处需要建造水闸,当年实开4.7公里,挖土39.6万立方米。1960年春水闸建成后,开挖水闸引河段0.64公里。1961年春,又挖通沪太路飞云桥至界泾段长0.25公里,成为嘉、宝两区重要排水孔道和航运干道。两年共挖土10.99万立方米,投资3.32万元。
沙浦,发源于嘉定区南横沥,东流张泾进入宝山区,经刘行乡、顾村乡、杨行镇进吴淞乡,汇入北泗塘,全长13.9公里。流经杨行镇的河段称为杨行市河。清咸丰四年(1854年)疏浚时,因杨行镇东至北泗塘一段淤浅几乎成了平地,遂改道向南开通接沈师浜,这一段称为新开河,原来向东至北泗塘的一段称为老沙浦。民国12年疏浚时又将老沙浦开通。1975年,在杨行镇南开通桃园江,代替1974年起断航的杨行镇市河(1984年被填平),遂形成现在的流向:在杨行镇西入杨盛河,转南通桃园江,北接沈师浜(上两河替代了沙浦),再接沙浦,往东流入北泗塘。自明万历三十七年到民国23年325年中,共疏浚过20次,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是民国12年,全长18.71公里。民国23年疏浚沈师浜东一段,长2.8公里,之后长期未予疏浚。1952年,宝山县主持与练祁、界泾、北随塘河同时疏浚,全长13.45公里,受益面积7万亩。1959年至1975年,河道流经的杨行、顾村、刘行、吴淞公社各自疏浚本公社境内的沙浦河段,共长14.07公里,宝山县补助经费14.86万元。1986年冬和1987年冬,主要由宝山县投资,分别疏浚刘行段中心河至杨泾1.6公里,底宽3米,底高0米,边坡1:1.5,挖土1.9万立方米;杨行段杨盛河至顾村跃进河2.18公里,底宽6米,底高0米,边坡1:2,挖土10.97万立方米。宝山县投资56.24万元,沿河有关单位负担21.74万元。顾村段跃进河至获径3.3公里;吴淞段沈师浜至陶家宅1.3公里,底宽4米,底高0~-0.5米,边坡1:1.75到1:2,分别挖土7.5万和3.67万立方米,投资25.10万元和13.83万元。
湄浦,东起北泗塘,向西过杨盛河、潘泾、获泾至刘行镇北,汇入老获泾(荻径1972年疏浚时在蔡家弄南裁弯取直后,约1公里多的原河道称为老荻泾),全长10.2公里,是刘行到宝山的主要河道。清康熙四年(1665年)至乾隆六年(1741年)77年中共疏浚过5次。以后直到光绪三十二年自北泗塘至获径全线大疏浚。民国19年曾疏浚过1次。1958年到1961年间曾疏浚1次。以后在1979年、1980年、1982年分段进行疏浚。1979年冬,西段自杨盛河至顾村公社花莲头村段1.76公里,原河道裁弯取直;1980年冬疏浚中段自潘径至老荻泾段2.29公里,1982年冬疏浚东段自杨盛河至北泗塘段4.51公里以及花莲头至潘泾0.93公里。西、中、东3段工程标准底宽分别为8米、6米、10米,底高分别为0.5米、0米、零下1米,边坡分别为1:2、1:2、1:2.5,挖土分别为26.1万、8.87万、53.46万立方米。3年中共投资127.59万元,配套建大拖拉机桥12座、小拖拉机桥8座。
练祁河,位于嘉定、宝山两区中部。西起顾浦,东经外冈、嘉定、罗店,至盛桥东南穿越宝山钢铁总厂厂区入长江。与吴塘、盐铁塘、横沥、杨盛河等相交。长36公里。江水澄澈如练,故名。曾名练祁塘、练川、祁江、练江、练渠等。从潘泾至长江口段为1977~1978年间人工开辟,河口有节制闸,可通行50~100吨级船舶,受益农田1.3万余公顷。
马路河,也称马路塘,西起罗店镇获泾(原接练祁、荻泾),向东流经马桥、束里桥、新镇,到月浦镇东会陈华浜后,转南至颜家宅,再折东会北泗塘,经新石洞出长江,会长13公里。其中北泗塘至长江一段原为采淘港,现混称作马路河,是宝山区境北部一条重要航道。自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到民国23年392年中共疏浚过31次。以民国9年的疏浚规模为最大,全线包括带浚城市河在内长21.19公里。1955年疏浚获径至陈华浜接界段10.06公里。1958年疏浚月浦至北泗塘段6公里。由于马路河两头来水,淤浅很快,1970年代初最浅处已达零上2米,一般地段在1.5米,5吨船只通航也要10人拉纤。经市批准,于1974年自获径至北泗塘全程疏浚,底宽8米,底高0米,边坡1:2,原河弯道93个裁减为15个,实地开河7公里,挖土70万立方米,拆迁房屋108间,附建公路桥1座、拖拉机桥7座,建护岸98米,投资72万元,受益面积5.5万亩。1979年开挖北泗塘至长江段,新挖地段位于原采淘港南,长1.54公里,底宽25米,底高零下1米,边坡1:2.5,拆迁房屋77间,新建3孔、中孔10米、边孔5米的节制闸1座,挖上19.77万立方米,投资23.85万元。此工程加快了马路河、湄浦两条干河的进、排水量。
顾泾,原为宝山区境河道汇入长江的要道之一。西起罗店镇荻泾,向东流经聚源桥,会合大川沙、五岳塘、黄白泾(称四江口),入盛桥乡界,穿过盛桥镇,出北石洞入长江,长8.68公里。1970年代末,逐段疏浚练祁河,扩大航运能力后,取代了顾泾河的通航地位。顾径河在宋宣和元年(1119年)至清光绪元年756年中共疏浚7次,其中4次在清康熙、乾隆年间。解放后,1964年冬至1965年春疏浚石洞口到聚源桥段,长5.1公里,底宽6 9米,底高吴淞零下0.5米,边坡1:2 1:2.5,挖土23.9万立方米,建人行桥7座、拖拉机桥1座、支河小桥3座,投资13.7万元。1967年冬疏浚聚源桥至罗店段5.7公里,其中罗店市河段改道到镇南,新开实地河1.5公里,底宽6米,底高0.5米,边坡1:2,挖土31.94万立方米,配建桥梁8座,投资25.42万元。1977年冬,罗店公社按照“公里方格”(每公里一条河或一条路)规划的河、路、村、桥、田网实施中,废弃了该公社范围内(聚源桥一罗店)的顾径原河道,在北面另行开挖新河,西起罗店北沪太路杨家宅西,东到毛家塘,1978年冬继续往东开挖到颜家宅,称为新顾泾,全长3.58公里,底宽4米,底高0米,边坡1:2,共挖土24.52万立方米,宝山县投资22.43万元。至此,顾径仅留盛桥乡境内一段河道。罗店乡境的新、老顾径相距约1.12公里。
蕰藻浜,位于嘉定、宝山两区中部偏南。西起吴淞江,东经陈行、塘桥,至吴淞入黄浦江,与吴塘、盐铁塘、中槎浦和杨盛河相交。长38公里。亦名蕰藻河。1949年前,与黄浦江、吴淞江并列为上海市三大干河。原西起中槎浦走马塘口,1959年向西疏凿到横沥,1980年再向西延伸至孟泾村附近,接通吴淞江上游。1982年加深、拓宽河道并在西端建 西水利枢纽工程,水深达3~4米,河道宽为60~100米,底宽30~60米,河底高程-2~-4米,塘桥以东能通行300~500吨级小轮。江浙两省船队可经三江口、蕰藻浜直航吴淞口,去宝山钢铁总厂不再绕道淀山湖、黄浦江,缩短航程45公里。受益农田约1.3万余公顷。
治理开发
杨盛河是宝山区北部地区于1977年12月至1978年2月新开挖的南北河道。根据通航20至50吨级船只要求,杨盛河分段设计为底宽6、8、10、12、14、20、60米,底高吴淞0米、-0.5米、-0.8米,边坡1:2,挖土184.18万立方米,挖废土地461.25亩,拆迁房屋101间、棚舍104间,配建公路桥4座、大拖拉机桥21座、小拖拉机桥24座,投资156万元(其中上海市100万、宝山县56万),受益面积6万亩,贯穿黄泥塘、桃园江、沙浦、湄浦、马路河、练祁、顾泾等东西河道。该河在北泗塘和获径间距9公里的中部,对解决杨行、月浦、吴淞3乡低洼地的排涝和盛桥乡高亢地的灌溉以及内河运输都起到很大作用。
杨盛河套闸,在
杨行镇周家宅与姜家宅之间新开的一段杨盛河河段通蕴藻浜河口,建10米孔径套间一座,套用
川沙县东沟套闸图纸,于1975年6月17日开工,1976年12月5日竣工,国家投资95万元,竣工后交由县海塘所管理
航道航运
杨盛河长约19公里。通蕴藻浜河口建有10米单孔套闸1座。根据通航20至50吨级船只要求,分段设计为底宽6、8、10、12、14、20、60米,枯水期水深2.2~2.7米,可通行20~60吨级船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