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栋朝
明朝官员
杨栋朝,字梦苍,白族,剑川县城旧寨巷人,明万历癸丑(1613)进士,入仕至礼部给事中,天启年间(约1621-1627),魏忠贤与明熹宗乳母客氏“奉圣夫人”相互勾结,擅权植党,熹宗昏庸无能,以致魏忠贤专横之至。
天启四年(1624),左都御史杨涟上疏熹宗皇帝,历数魏忠贤二十四大罪状,请熹宗正国法,消隐患。不料,熹宗一味听信客氏谗言,以魏忠贤为“憨直”者辈论之,不但不治罪,反加重用。魏忠贤“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于天启五年(1625),兴大狱杀害杨涟等东林党人。此后,凡得罪魏忠贤者,少则丢官削职,甚则性命难保,朝廷内外,人心惶惶。唯有小人得志,弹冠相庆,尽与魏忠贤奏请阿谀奉承之词。天启六年(1626),巡抚浙江签都御史潘池祯,建议魏忠贤立生祠。不久,监生陆万龄请建魏忠贤生祠于太学旁,每年与孔子同时祭祀。魏忠贤恬不知耻,堂而皇之告准行事,从此,建祠之风几遍天下,民不聊生。
正当此时,杨栋朝直抒己见,冒死直言,上奏《首参魏珰疏》,谏劝熹宗皇帝。杨栋朝用事实向熹宗阐明:“杨涟事件”之后,朝中“趋膻赴臭者,邀非分之求;耿介忠直者,灰任事之念”,均因魏忠贤造成。杨栋朝奏道:魏忠贤只不过“一刑余小人”,“以服役之小节,效有微劳。”魏忠贤如“稍知进畏,邀雨露之涓滴,偷狗马之余年”,已是魏“不世之奇遇”。魏忠贤早应知足识相,苟且一生。然而魏忠贤“目不识丁,腹饶有剑,寝假而结客氏以固宠,寝假而布爪牙以姿焰”,以致朝廷内外,阉党为患,形成“阻褫老成,禁闭正直”,一班狐群狗党,只知讨魏忠贤一人欢心,“而不知有主上之天下与祖宗法制”。
栋朝列举事实,揭露魏忠贤“藉旨以恣盗行,假传造以撄公帑”,至留都(南京)“挟要银伍陆拾万,夤缘之奸党,仗如冰山,钜万之钱金,尽人私囊”。严厉指责魏忠贤使用阴谋诡计,欺瞒熹宗,得到皇上“憨直”的虎皮作大旗,压制忠良,为所欲为。杨栋朝谏言:魏忠贤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有了权还会要钱,其真正目的即夺取皇位。
栋朝藉希望于熹宗,务必对魏忠贤各类罪行“逐一省览,刺下法司,严加堪问”。并奏明:“如果情理未真,则诸臣当服妄言之罪。”表明自己耿耿忠心和敢作敢为的决心。
然而熹宗已无力驾驭朝政。杨栋朝奏疏一到北京,即被魏忠贤截扣。魏忠贤又恨又怕,欲置栋朝于死地,后经何可及等竭力周旋,方免死罪。栋朝削职为民,藉归故里。对此,杨栋朝早有思想准备,回到剑川之日,布衣草履,手牵一只山羊,山羊角上挂一束茴香,从东门傲然而人,寓意“老杨回乡”。栋朝回乡后,潜心学问,为乡亲排忧解难,深受乡亲父老敬重。一介清官,面对清贫生活,却甘之如饴,无一怨言。
明思宗朱由检即位后,魏党事发,魏忠贤贬至凤阳,中途畏罪自杀。毅宗重新启用杨栋朝,升迁光禄寺卿,补吏科给事,掌太计,巡视九库,管理天下黄册。任职经年,忠于职事,廉洁白重,直至病逝。
栋朝过世后,乡人于县城南门外立一石碑,镌刻:“明忠臣梦苍公之故里一文武官员到此,一切下轿马。”以表对杨栋朝之崇敬与爱戴。《康熙志滇南之略·杨栋朝传》赞扬栋朝曰:“义胆忠肝,秋霜比烈,削籍归里,甘之如饴。与杨(涟)、左(光斗)并传千古,谁曰不宜?!”。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2-12 01:32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