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君,
北京人,原
中国女排副攻手,1983年调入国家队。她同队友一起参加了1984年
奥运会、1985年世界杯赛和1986年世界锦标赛,三获冠军。她在1986年世界锦标赛上获大会颁发的最佳一传奖。
早年经历
1976年入
北京工人体育场业余体校进行排球训练。1978年入
北京市排球队,
生涯数据
1982年 在第9届太平洋地区青年排球锦标赛上获亚军
1983年 在第3届亚洲女子排球锦标赛上获亚军
1983年 在世界超级女排赛上获冠军
1984年 在中国、日本、美利坚合众国、苏联四国女子排球邀请赛上获冠军
1984年 在第23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女排比赛中获金牌
1985年 在第4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上获冠军
1985年 击败世界明星联队
1986年 在第10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上获冠军,个人获“最佳接球奖”
1986年 在第10届亚洲运动会女排比赛中获金牌
1987年 在第4届亚洲女排锦标赛上获冠军
1988年 在第24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女排比赛中获铜牌
最好成绩:第23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女子排球金牌得主
获奖记录
1984年 获运动健将称号1985年 获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
1984、1985、1986年三次获得国家体委颁发的体育运动荣誉奖章
1984年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相关信息
场外生活
1988年退役后,她先是参加了世界明星队,而后在1990年加盟德国的伏尔巴赫队,三次夺得全国冠军,并被评为德国联赛最优秀的运动员。后留在该队任教练,一干就是3年。其后她进大学研读贸易管理,毕业之后接受到目前这家公司所赞助的球队邀请,
兼职做了
教练,而后为照顾女儿,而暂时放弃了教练之职并正式进入公司。
为奥运出力
杨晓君回来了,作为德国EBM派特公司亚洲区进出口贸易的主管人之一,回到北京参加本月15日至17日开办的北京国际体育休闲用品及场馆设施展览会。杨晓君,熟悉老女排的球迷应该都记得当年那个留着短发、活跃在副攻位置的北京姑娘。在老女排赢得两连冠后,杨晓君加入其中,以主力身份经历了洛杉矶奥运会、1985年女排世界杯赛以及1986年女排世锦赛三连冠的辉煌。汉城奥运会后杨晓君宣告退役,1990年她离开中国加盟德国甲级女子排球俱乐部队,从此一头扎进了一个全新的天地———在德国打球、执教、上学、成家立业。刚到德国,杨晓君一边打球一边在语言学校攻读了两年的德语,之后又到德国某大学主修经济贸易管理专业,此间她完成了从职业运动员向俱乐部教练员的角色转化。1998年她应邀执教由EBM公司赞助的一家德甲女排俱乐部,白天到公司上班,晚上到俱乐部教学,直到有了女儿后才终止了教练工作,由此也步步高升为公司亚洲区进出口贸易的主要负责人,她的客户源主要来自中国、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因此她不仅要说中文,还要说好英文。现在杨晓君与9岁的女儿住在德国一个人口只有2000多人的小城里,距离威尔斯堡30多公里,她很喜欢那里环境的安静、舒适。杨晓君说,上班之余的重心就是宝贝女儿塔比亚·晨杨,她经常带着女儿打网球、排球或者爬山、游泳,教女儿说中文,她希望女儿长大后再多学几门外语。10多年的国外生活使得杨晓君“洋化”了,回答记者提问第一句话前也习惯说“well”、“yeah”。现在的生活很安逸、富足,但是杨晓君说她不会就此停滞不前,她说:“中国有句俗话,‘活到老,学到老’,现在我仍在充电、学习,了解公司研发的新产品的性能等等,更好的完成我的工作。”
奥运冠军
“你在他乡还好吗?”为制作《奥运冠军特辑》节目,至今我们已经采访了87个奥运冠军的绝大部分。在国内,他们中有的已经是大领导、大老板,可谓是名声显赫。在国外,我们也看到了这些老冠军们,既有至今仍红透意大利的郎平,也结识了如吴小旋、杨晓君、姜英、杨锡兰、陆莉等等在国外过着不愿人知晓,也不为人所知晓的普通人生活。他们不仅远离了往日的辉煌、荣耀,也抛弃了他们本可以在国内得到的舒适待遇和地位。在海外,他们从底层、从头做起,同当地人一样,享受着普通人的苦与乐。杨晓君:北京生人,原北京队队员,国家队副攻手。以比赛作风顽强,拦网、快攻、一传出色。是84年奥运会、85年世界杯(世界杯新闻,世界杯说吧)和86年世界锦标赛女排冠军成员。杨晓君89年退役后,来到德国。最早曾在德国排球(排球新闻,排球说吧)甲级队伏尔巴赫队打球,当时的杨晓君膝盖有伤,凭借过硬的基本功,仍然被评为整个德国女排联赛中五项技术指标最优秀的运动员。她所在的伏尔巴赫队三次获得德国甲级联赛冠军,1991年与德国男排队员结婚。2003年,我们来到德国寻访她时,方知她刚刚在两个星期前搬到了斯图加特以北100公里,一个地图上都找不到名字的小镇沃尔斯根。在这个不到4000居民小镇上,我们见到仅有的两个中国人,前女排队员杨晓君和她的女儿杨晨。沃尔斯根小镇很是宁静,风光优美,绿树成林。这里与杨晓君上班的公司很近,映入我们眼帘的是杨晓君的居室,到处都还堆积着很多杂物和箱子,房间里显得凌乱。杨晓君和她的女儿杨晨正在想办法把冰柜挪到厨房,我们的到来竟成了她们的得力帮手。女儿指着冰柜底部支撑说是爪,妈妈说是轱辘。这究竟是轱辘,还是爪。女儿和妈妈一会中文一会德文争执着,结果是谁也说服不了谁。杨晨的德文名字叫塔比娅,今年刚上小学二年级,但身材格外高挑、活泼好动。考虑到她爸爸是意大利男排运动员,妈妈是中国女排(中国女排新闻,中国女排说吧)运动员。笔者不是伯乐,但根据遗传规律,小塔比娅应该是潜力极大的体育苗子,寄希望有朝一日,能回到姥姥家为中国女排争光。小塔比娅对我们的到来很是高兴,在摄像机前转来转去。但直到我们离开,她也没有明白这些人打老远来,拿着电视摄像机为什么拍摄自己的妈妈。
在杨晓君新家的柜子上,我们看到了有从北京带来的恰恰瓜子,书架上有德语语法,商务课程教材,还有让我们眼睛一亮的几本版本很老的关于女排的书。杨晓君很高兴的拿起《走向世界》说:这是介绍中国女子排球队故事的书。《我的执教之路》是袁指导送给我们老女排的,每人一本。我们看到在书的封里清晰写着,杨晓君同志存,袁伟民1987年11月15日。杨晓君工作的公司与她的家只有五分钟车程,门口的雕塑告诉我们这家公司的产品是风扇、鼓风机。
由于我们中国记者的到来,这里挂上了中国国旗,会客厅的电子墙上打上了欢迎我们记者的名字。按中国的说法杨晓君在这里的职务是销售经理,她的顶头上司迈克保尔先生热情的接待了我们,言语之中他盛赞杨晓君的工作能力和为人,但从未把她与奥运会牵扯上。只是谈到在公司的沙滩排球比赛上,说她干的很棒。2004年初,杨晓君带女儿杨晨回到北京,在北京后海的一家茶楼里,她和当年女排的老队友陈昭弟、候玉珠见了面。老朋友见面好是兴奋,现在的杨晓君是一位地道的商人,丈夫几年前也与她分了手。她说:“现在我已经完全离开排球了,融进了德国生活圈。我现在有一个可爱的小女儿,生活也很好,我要做的就是走出自己的一片天空,遇到再大的困难也有信心克服,因为排球教会了我顽强地生活。”苏惠娟:河北省石家庄生人,原河北队队员,1982至1992年任国家队二传手,在国家队风风雨雨整十年。是所有女排国手当中,唯一参加过三届奥运会的人。在与德国接壤的瑞士沙夫豪森市,我们寻访到了苏惠娟。沙夫豪森在德语中的意思就是小船之城,的确,由于莱茵河穿过这座城市,所以水是这座城市的象征,而莱茵河瀑布更是沙夫豪森市的一大景观,它是欧洲最壮观的瀑布,也是莱茵河最浪漫的景致之一。苏惠娟一家就生活在这座城市。我们来到这里的最大发现就是今年已经39岁苏惠娟,现在仍然是沙夫豪森市的一家排球俱乐部的二传手,仍旧作为队员在球场上拼搏。这也是她成为乃至女排奥运冠军中唯一还在打球的人。苏惠娟的家在沙夫豪森在的布什沙特南路3号,我们来到苏惠娟家的时候,她正准备去接要放学女儿青青。苏惠娟第一年来到瑞士打球时,一家瑞士报纸的标题是《一个世界冠军来了》,这件事在当地引起了轰动,而苏惠娟第一年就为球队拿了瑞士杯的冠军,并获得最佳二传,最佳运动员称号。 苏惠娟的家中,客厅中还摆满了大大小小的纪念品,其中最让苏惠娟感动的是一个木刻的龙。是苏惠娟来瑞士打球时一个瑞士球迷送的。龙是中国的象征,龙也是苏惠娟的属相,而那一年正好也是龙年。到现在苏惠娟都不知道,这个球迷是怎么知道这个中国人的秘密的。或许是遗传基因,在瑞士长大的女儿,吃意大利面条时却喜欢用中国的筷子吃,这让苏惠娟也搞不明白。随着年龄的增长,苏惠娟在瑞士的训练,是根据身体状况自我调节训练内容,主要是练体能。这样才能不断地提高身体各部位的能力,才可以减少伤病的出现,延长运动寿命。作为洛杉矶奥运会女排冠军队中唯一还在打球的苏惠娟,既见证了在洛杉矶夺冠的历史时刻,也有在汉城奥运会被前苏联队打了个15比零的惨痛经历,最终是在巴塞罗那,那一连串的尴尬失败之后,以奥运第七名的身份退出国家队。如今,排球对于苏惠娟来说,和当年已经完全不同了。当年是为国出力,如今是一份职业,为了生活,简单但很充实。其实,苏惠娟来瑞士打球可以算是一桩意外,当年是瑞士俱乐部向中国排协要求派一名二传手加盟,中国排协先是推荐了一名北京籍的选手,打过几场球后,俱乐部不是很满意,再次向中国排协要人。中国排协这才想到正准备退役,但经验丰富的苏惠娟。苏惠娟的到来使俱乐部非常高兴,他们知道苏惠娟是一名奥运金牌获得者,而苏惠娟也用成绩回报了俱乐部。苏惠娟说:是排球改变了我的生活,改变了我人生的道路。如果没排球,我不知道我现在是个什么样子?因为从打了排球,以后这一步步的,先到了国家队,打了世界冠军,我觉得这个过程对我来说也是挺幸运的。我付出了,我也得到了。我希望通过咱们这个节目,向以前老女排的大姐们,教练包括周围熟悉我们这批的老姐妹们,道一声你们好。希望她们生活的幸福快乐。
姜英:辽宁生人,辽宁省队队员。81年选入国家队,是老女排四连冠的成员,1988年退役。1989年与丈夫赵旭一同来到澳大利亚的海滨城市阿德莱德。我们的记者来到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市,已经在那里生活了10多年的姜英,给我们第一个印象是发福了,从她的衣着肤色言谈举止上,完全是一个已经融入当地社会的人。姜英向我们介绍,当年她刚到这里,应南澳大利亚体育学院的邀请,担任这里的女排主教练,在这里一干就是13年。这期间,她率领这里的女排连续六年获得澳大利亚女排联赛的第一名。经同意,我们来到这所学校,在美丽的校园里,我们看到姜英的办公室挂满了照片和奖杯,姜英一一给我们指点由她所培养出来的优秀运动员照片和她所率队获得的联赛冠军奖杯。在阿德莱德市银行的保险柜里,我们看到姜英当年随中国女排获得的奥运会、世界锦标赛、世界杯的四块金牌,为了安全,姜英把金牌全部存放在了银行,领着我们姜英来看金牌的姜英说:我也是很多年没有见到他们了。这四面金牌是姜英的无价之宝。2003年9月姜英因各种原因从学校辞职,专门在家相夫教子。丈夫赵旭在阿德莱德大学获得了工商管理硕士,工作稳定,有一份不错的收入,是他们家庭现在的主要经济支柱。这个情形与当年恰恰相反,是靠姜英的收入支撑全家的生活。几天的澳大利亚生活,让我们的记者感受到了姜英夫妇的爱情甜蜜,眼睛里放射出的是嫉妒。姜英说:因为每个人有不同的幸福,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因为我的家庭很美满,我有两个孩子,非常可爱、天真活泼、而且健康的孩子,再加上一个好老公。随同姜英夫妇出海钓鱼,是我们行程中最爽意的安排。姜英说:我们的钓鱼兴趣,还是邓若增指导培养起来的。我们乘着姜英他们自己购买的游艇,在海上游弋。晚上,海滩、晚霞和堆积在游艇里的收获品都映照在所有人的脸上。姜英还喜欢做饭,还在当地的电视台客串过中文节目的主持人,这个节目是向小孩子介绍简单的电脑动画知识,我们不知道多少年后,姜英会以什么样的面目出现在我们面前。老女排的新故事就都说完了。因种种原因,留下遗憾的是,女排主力二传杨锡兰大家只能听到录音采访,而主力副攻手周晓兰直到现在仍然没有联系上。
回归奥运
24年前,杨晓君作为主力队员在洛杉矶奥运会赛场上拼搏。明年的北京奥运会上,杨晓君将以什么身份出现,她自己目前也还没有最后拿定主意。据悉,德国奥委会目前正在与杨晓君联系,不排除明年的北京奥运会上,杨晓君将作为德国体育代表团一员回到北京的可能。“我现在还不知道明年会以什么身份回北京,德国奥委会正在跟我联系,德国排协也在跟我谈这件事。另外,中央电视台也跟我谈了一些想法。最后选择哪种方式出现在北京我还不知道,但是,我想我肯定会回北京的,我不能错过这个机会。”17日,杨晓君向记者详细透露了最新的进展,“当然,作为我们这些身在海外的老女排队员,最希望得到的还是一份来自北京奥组委或者中国奥委会发出的邀请信。”杨晓君目前就职的物流公司老板,对于杨晓君参与北京奥运会的心情也极为理解。而对杨晓君来说,她最期待的当然还是老女排能够再次聚首,北京奥运会无疑是最好的机会。圣诞即将到来,目前定居于瑞士的杨锡兰邀请杨晓君和郑美珠一起共度假日,由于杨晓君要赶回北京看望病重的母亲,郑美珠也有其他安排,老女排欧洲这三姐妹的聚会不得不被推迟。“我们当年分手后,就再也没有一块聚过。虽然在北京我也跟张蓉芳和孙晋芳,以及在福建也跟侯玉珠聚过,但12个队员一起团聚还从没有过。大家都有这个心愿,不知道能否如愿。”已经融入德国社会的杨晓君在生活和工作上都有清晰的目标,工作上的目标就是为公司业务再上一层楼努力,而生活上的一个目标就是能在北京跟当年的老队友重逢叙旧。
排球缘
近日,在德国生活工作十余年的杨晓君回来了,与以往回家探亲不同的是,她这一次是作为德国依必安特风机亚洲销售部经理来京参加体育场馆设施展的。排球牵缘成就事业:杨晓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其实自己这么多年始终没有和排球分开过!如其所言,1988年退役后,她先是参加了世界明星队,而后在1990年加盟德国的伏尔巴赫队,三次夺得全国冠军,并被评为德国联赛最优秀的运动员。后留在该队任教练,一干就是3年。其后她进大学研读贸易管理,毕业之后接受到目前这家公司所赞助的球队邀请,兼职做了教练,而后为照顾女儿,而暂时放弃了教练之职并正式进入公司。她笑着说:“通过打排球,我在德国有了不小的名气,连德国国家队都曾邀请我出任主教练。同样也是通过排球这个跳板,我才进入公司的,而且一干就是7年!”对于杨晓君的工作能力和为人,她的上司麦柯·鲍尔称,她是我们了解中国的一个纽带。尽己所能做点贡献:虽然目前从事的事业与排球相去甚远,但杨晓君依然关注中国女排的动向,在谈到中国女排近来接连输球的情况时,她表示,目前这支中国女排在身高、力量等方面条件非常出色,潜力很大,虽然现在输了几场球,但没什么,相信她们在北京奥运会上会有出色的表现。对于这一次回国参加展览,杨晓君表示,就是想把德国最好的产品带到中国。“作为北京人,我想尽己所能,为北京奥运做点贡献。”杨晓君笑着说。杨晓君目前和女儿住在距离斯图加特100多公里的小镇上,这个小镇只有2000多人口。杨晓君笑称,在这个镇上只有一个半中国人———我和我女儿!
球探
杨晓君从德国赶到瑞士观看女排精英赛,除了看望中国女排及与杨锡相聚外,还有一个使命就是观察球员,目前在工作业余兼任一家德国俱乐部主教练的杨晓君,希望能通过这个小世界杯找到几个合适的球员。杨晓君到德国后,最初几年在俱乐部打球,完全退役后,杨晓君去一家学院攻读了经济学文凭,最近几年,杨晓君就职于法兰克福一家物流公司,虽然手里握有一张A级教练执照,但是基本上放在抽屉里,还没有使用过。去年底,威斯巴登的排球俱乐部主动上门邀请杨晓君出山担任主教练,经过再三的犹豫,杨晓君还是未能放弃自己对排球的热爱,答应了俱乐部的请求,出任该俱乐部主教练,但是杨晓君并不想放弃自己的工作,因此,她白天在公司上班,晚上去俱乐部带队训练,周末去各地比赛。一个人干两份工作,而且是主教练,对杨晓君来说是一份挑战,但是凭借自己对排球的执着感情,杨晓君并不畏缩。 由于刚刚接手这份工作,如果想取得好成绩,必须要有一些好球员。因此,瑞士精英赛是一个很好的挑选球员的机会,俱乐部
杨晓君
主席亲自开车带着杨晓君来到了蒙特勒。“我现在真的有点忙了,这次带着主席来看比赛,希望能找到几个好球员,当然,我们也付不起太高的转会费,所以,太好的球员我们也买不起,最好是一些有潜力的年轻球员。”每天三场比赛,杨晓君都拿着笔记本坐在看台上认真地记录着,当问她是否挖掘到合适的对象时,杨晓君表示已有几个不错的候选球员。“我们看上了塞尔维亚的两个年轻球员,但是能否把她们挖过来现在还不知道,还要进行下一步的接触。塞尔维亚的年轻球员比较合适,她们也想出来。如果顺利的话,也许能成功。”除了看上塞尔维亚队的几位队员之外,杨晓君与古巴教练安东尼奥聊天时,也跟这位老朋友开起了玩笑,希望能从古巴球队里得到一名球员,古巴队教练笑了笑答道,“也许吧,如果我能帮忙的话,我很乐意。”作为主教练的杨晓君现在扮演了一个球探的角色,之后再正式执教威斯巴登队。对于这样一份全新的工作,杨晓君自己充满了自信。“打了这么多年排球,以我对排球的认识,我还是有信心当好一名教练。而且这个工作还是非常有意思。”瑞士女排精英赛结束后,重操旧业的杨晓君将和俱乐部主席一起前往奥地利考察训练基地和合作伙伴。